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大飞

作品数:1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哲学宗教
  • 4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生产力
  • 5篇产力
  • 4篇主义
  • 4篇历史观
  • 4篇马克思历史观
  • 3篇哲学
  • 3篇社会主义
  • 3篇唯物
  • 3篇唯物史观
  • 2篇新中国
  • 2篇新中国成立
  • 2篇新中国成立以...
  • 2篇中国共产党
  • 2篇社会主义建设
  • 2篇生产力思想
  • 2篇视阈
  • 2篇误读
  • 2篇共产党
  • 2篇共同富裕
  • 2篇国共

机构

  • 10篇成都理工大学
  • 7篇西南交通大学

作者

  • 14篇孙大飞
  • 1篇徐婷
  • 1篇苏志宏

传媒

  • 2篇毛泽东思想研...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江汉论坛
  • 1篇学术交流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求实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理论与现代化
  • 1篇思想教育研究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邓小平科技生产力思想的人本向度被引量:1
2012年
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实现。邓小平对科技生产力的认识就是从人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出发的,强调科技生产力要为人民物质生活服务。邓小平科技生产力思想的人本向度为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的科技生产力思想人本意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发展科技生产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
孙大飞
关键词:邓小平科技生产力共同富裕
“文化”整合:马克思历史观的整体视野被引量:1
2015年
当前文化研究中存在着"人化"和"微观化"两种认识趋向。这种文化研究中的泛化现象,并没有完整反映出马克思文化理念的本意。从马克思历史观的角度看,马克思的文化概念只能从精神文化方面来理解。而只有整体理解马克思的历史观,改变以前对唯物史观的片面理解,即把马克思的历史观理解为关于历史的源起、本质、结构、发展动力、过程、必然趋势等问题为内容的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整体历史观,才能改变文化研究中的泛化现象,回归马克思历史观唯物主义意义上的文化本意,也才能够确立当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孙大飞谯东梅
关键词:精神文化
生态文明视阈的生产力论析
2012年
发展生产力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矛盾的根本途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目前在生态环境、社会问题凸显的情况下,如何认识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的提出,为认识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提供了方向、指导原则和目标。从生态文明的角度认识生产力,生产力既要体现理论上的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和生态关系,也要满足这两种关系在实际发生中展开的现实要求。它是理论规定与现实要求的统一。
孙大飞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产力生态和谐共同富裕
马克思的“大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被引量:1
2010年
马克思的"大唯物史观"是对人、自然、社会关系的正确阐释。科学发展观正是对马克思"大唯物史观"的具体理论展开。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大唯物史观"。正确理解马克思"大唯物史观"理论,对于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孙大飞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超越二元对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理视野下的知识建构
2014年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多侧重于其含义、思想实质、提出的历史过程等方面。如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思想文化背景出发,发掘其蕴含的知识建构的哲学立场和认知取向,对于当前不断实现理论、制度的创新与发展,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孙大飞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知识建构哲学立场
传统本体论误读:马克思历史观澄明的现代存在论理路
2015年
西方一些学者从柏拉图—黑格尔主义传统本体论的视角,把马克思的历史观指认为一种先验抽象概念运动的逻辑演绎体系。马克思的历史观不属于这种传统本体论,而属于一种现代存在论。从这种现代存在论来看,马克思历史观表现为以实践为主线的历史根据(规律)问题、历史意义(价值)、历史理论表达(逻辑)等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而根本不是一种先验抽象概念运动的逻辑演绎体系。这种误读的澄明,消除了对马克思历史观的错误指认,还原马克思历史观的本来面目,为完整地理解马克思的历史观扫清了障碍。这对于理论与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孙大飞
关键词:马克思历史观传统本体论
破除对马克思历史观的经济决定论的误读
2016年
马克思历史观被指认为,一种经济(或劳动、生产、生产力、科技)等因素依靠绝对自主性的力量支配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经济决定论,这种认识是由建立在超感性基础上的Being实体化的Ontology哲学思维方式所致的。要破除对马克思历史观经济决定论的这种指认,就要在分析原因产生的基础上,在对Ontology完整认识的引导下,确立起一种建立在感性世界基础上的,依靠人的实践活动力量运行历史规律,从而不断生成趋向人类社会历史价值目标的历史认识。
孙大飞
关键词:马克思历史观经济决定论ONTOLOGY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生产力思想发展研究
未来的共产主义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断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区别于其他理论认识的核心范畴。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性就是因为是建立在生产力理论...
孙大飞
关键词:生产力社会主义建设
文献传递
理论的前提反思:唯物史观生态视阈开启的哲学审视
2014年
唯物史观要想走出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挑战的认识困境,就要把基本规律的认识同理论前提反思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以追求普遍性规律和理论前提反思有机结合的一种哲学认识模式。这种哲学模式的实质,就是在保持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实践指导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反思其前提即客体制约性与主体能动性的关系(也包括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问题),来开启唯物史观的哲学视阈。唯物史观只有立足于这样的理论功能定位,才能开启出生态视阈,从而继续保持自身的现实解释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孙大飞
关键词:唯物史观生态视阈
文化生产力: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创新——兼论社会主义价值创造的特点及旨归
2012年
物质生产力能够创造价值,文化生产力也能创造价值。文化生产力的价值创造是基于人的需要的变化而显现出来的,也是物质生产力价值创造的发展和延续,因此具有双重性特点,这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创新。文化生产力价值创造地位的突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物质生产力的物质价值创造和文化生产力的精神文化价值创造具有了统一性,从而使人的需要、生产、创造的丰富性得到了真正展现,进而体现出社会主义价值创造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旨向。
孙大飞徐婷
关键词:文化生产力物质生产力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