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华
- 作品数:33 被引量:11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内皮素在阻塞性黄疸早期门静脉高压症中的作用
- 2005年
- 目的初步探讨阻塞性黄疸早期门静脉高压的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胆管结扎组(B)与假手术组(A),分别于术后3、7、14d比较两组的游离门静脉压力(FPP)、血浆和肝组织内皮素(ET)浓度。结果胆总管结扎7d后门静脉压力显著高于对照组;胆总管结扎后各时段E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门静脉压力与血浆ET、肝组织ET呈正相关。结论阻塞性黄疸早期即有门静脉压力的升高,它可能是体内ET水平升高致肝窦阻力增加的结果。
- 李可为张晞文王坚孙建华季福施维锦
- 关键词:阻塞性黄疸内皮素门静脉高压
- 舒胆合剂降低阻塞性黄疸血清内毒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观察中药舒胆合剂降低阻塞性黄疽时血清内毒素的作用。方法将胆总管结扎大鼠分为对照组和舒胆合剂治疗组,治疗后测定血清内毒素、总蛋白和免疫球蛋白IgG、IgM.结果舒胆合剂治疗组血清内毒素明显下降(P<0.01),而血清总蛋白和免疫球蛋白IgG、IgM明显升高(P<0.01)。结论舒胆合剂可以降低阻塞性黄疽时血清内毒素水平。
- 季福孙建华施维锦姜广杰
- 关键词:阻塞性黄疸内毒素血症免疫球蛋白
- 内皮素对阻塞性黄疸肾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研究内皮素与阻塞性黄疸肾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大鼠胆总管结扎后分为5天、10天、15天3组,同时建立相应的对照组。观察血和肾组织内皮素与肝肾功能的变化,并用原位杂交观察肾绢织 EF-1mRNA的表达。结果:随着胆管梗阻时间的延长,血和肾组织内皮素持续升高,与内生肌酐清除率、肾皮质血流量呈明显负相关。肾小球、肾小管、集合管、肾内小血管ET-1mRNA的表达持续增加。排纳分数埂阻5天时升高,15天时低于对照组。结论:内皮素是引起阻塞性黄疸肾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肾组织内ET水平升高是由于肾小管、集合管、肾内小血管ET-1 mRNA表达升高的缘故。在阻黄早期ET可促进利尿排钠,后期则可抑制水钠排泄。
- 王坚施维锦孙建华张唏文季福
- 关键词:内皮缩血管肽类肝外胆管阻塞肝功能试验原位杂交肾功能
- 阻塞性黄疸早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研究阻塞性黄疸早期全身和内脏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A组)和胆总管结扎组(B组),分别于术后3、7、14d,用同位素微球法比较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胆总管结扎7d后,门静脉压力与门静脉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心输出量、心脏指数、门静脉血流量及内脏血管阻力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平均动脉压和外周血管阻力在胆总管结扎14d时显著低于对照组。门静脉压力与门静脉阻力呈正相关,与平均动脉压、外周血管阻力、内脏血管阻力呈负相关。结论阻塞性黄疸早期,门静脉高压的原因主要是门静脉阻力的升高,而并非血流量的增加。
- 孙建华李可为张唏文王坚吴志勇施维锦
- 关键词:阻塞性黄疸血流动力学结扎胆总管血管阻力负相关
- 胆囊切除后胆液中胆汁酸组成改变的观察被引量:5
- 1994年
- 选择胆囊已切除病人20例,在行胆道再次手术探查时用细针穿刺胆,总管采集胆液标本,检测胆液中十种结合型胆汁酸含量。同时选择胆囊结石20例和无肝胆胰疾患的手术病人9例作对照。结果表明,牛磺能去氧胆酸(TUDCA)的含量,胆囊已切除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牛磺胆酸(TCA)和甘氨石胆酸(GLCA)、次级胆汁酸的含量,胆囊已切除组显著高于胆囊结石组和对照组。甘氨鹅去氧胆酸(GCDCA)含量胆囊切除组显著低于胆囊结石组。作者对胆囊切除与结肠癌发病的关系以及胆汁酸成分组成的改变作了讨论,认为胆囊切除后肠道中次级胆汁酸浓度增高与大肠癌发病率升高有关。
- 仇宗江季福孙建华刘京平姜广杰施维锦
- 关键词:胆囊切除胆汁酸胆结石
- 术中肝脾渗血的止血方法
- 2004年
- 王坚孙建华李可为吴志勇
- 关键词:损伤性出血止血方法
- 某些中药对胆石症病人胆汁中金属元素变化的观察被引量:3
- 1994年
- 随机选择胆总管T形管引流的病人36例,等分为3组,即对照组、舒胆合剂组和养肝利胆合剂组。各组病例均在术中、术后2周各抽取胆汁3ml。实验结果:对照组的6种金属元素无明显差异(P>0.05);而后二组的游离钙和钙的浓度在服药前后有显著差异,(分别为P<0.05和0.005),第二组的镁P<0.01,本实验证明:(1)胆石症病人胆汁中的金属元素游离钙和钙的浓度明显增高。(2)某些中药可调整人体胆汁中金属元素的含量,能使之间正常胆汁中的含量逆转,故有预防和治疗胆道结石的作用。
- 仇宗江季福孙建华宋甫春姜广杰施维锦
- 关键词:胆汁金属元素胆结石
- “不通则痛”和“通则不痛”在胰腺外科的应用
- 中医病机不通则痛和治则通则不痛在胆道外科中的体现已众所周知。不论胆道因炎症、结石或肿瘤造成梗阻,影响胆汁流通时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痛,而舒肝利胆促使胆汁流畅已是公认的有效疗法;胆管切开引流、Oddi括约肌切开及多种方...
- 施维锦季福孙建华姜皓王坚李可为
- 关键词:胰管梗阻胰腺外科不通则痛
- 文献传递
- 胆管囊肿手术治疗后症状复发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 1998年
- 目的 探讨胆管囊肿术后复发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我院1966年3月至1997年9月手术治疗76例胆管囊肿中症状复发的病例,探讨引起术后症状复发的可能原因及其防治方法。结果 不同年龄、性别以及囊肿类型症状复发的差异无显著性,但同手术时机、特别是手术方式密切相关(P<0.01)。结论 由于胆管囊肿术后复发同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密切相关,力争术前确诊、择期手术以及妥当地选择术式、仔细的手术操作是防治的主要方法。
- 施维锦季福孙建华张晞文姜广杰
- 关键词:胆管囊肿手术治疗复发影响因素
- 阿托品对胆囊切除术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 2004年
-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时心率变异性(HRV)变化及阿托品预防心动过缓时对HRV的影响。方法 21例胆囊切除术病人按术前心电图诊断分为心动过缓组和非心动过缓组,心动过缓病人麻醉诱导前加用阿托品0.5mg,术中监测HRV和心率。结果 两组病人胆囊切除中低频率/高频率(LF/HF)均显著低于术前基础值(P<0.05)。心动过缓组诱导后HF无明显变化,胆囊切除中显著降低(P<0.01);非心动过缓组则显著升高(P<0.01)。结论 胆囊切除术中,心动过缓者预防性使用阿托品可阻止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但并不能恢复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
- 孙建华季福张晞文王坚李可为
- 关键词:阿托品胆囊切除术心率变异性心动过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