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锋
-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肌电图、神经电图在格林—巴利综合征中的应用
- 1999年
- 目的:探讨肌电图(EMG)、神经电图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中的特点。方法:对31例GBS患者进行运动神经124条、感觉神经93条及128块肌肉进行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远端潜伏期;F波的出现率、潜伏期、波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一过性离散(TD)测定。结果:每例均有3条以上神经受累;远端潜伏期延长58%;MCV减慢70%;SCV减慢50%;F波异常率73%;TD异常55%。EMG出现自发电位占32%。结论:GBS为广泛的周围神经远端,近端损害,感觉运动均受累,存在以脱髓鞘为主伴有轴索变性的特点。EMG、神经电图的无创性,简便及可重复性使其成为GBS极为重要的诊断手段。
- 孙海锋刘南平周宜荣周黎明杨莉
- 关键词:EMG神经电图
- 脑电图和磁共振成像对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和预后的评价
- 目的:研究脑电图(EEG)和磁共振成像(MRI)在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52例病毒性脑炎的EEG和MRI表现进行观察。结果:一周内EEG异常率92.3%;双侧θ波节律者预后较好;电静息及...
- 范学文杨丽刘南平孙海锋周宜蓉
-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脑电图磁共振成像
- 文献传递
- 肌电图、神经电图在Guillain-Barre综合征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肌电图 (EMG)、神经电图在 Guillain- Barre综合征 (GBS)中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对 31例 GBS患者的 12 8块肌肉、12 4条运动神经及 93条感觉神经进行 EMG和神经电图检测。结果 EMG出现自发电位占 32 %。每例均有 3条以上神经受累。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CV)减慢占 70 % ;末端潜伏期 (ML)延长占 5 8% ;F波异常率 73%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CV)减慢占 5 0 % ;一过性离散 (TD)异常5 5 %。结论 EMG和神经电图的无创性、简便及可重复使其成为
- 孙海锋刘南平周宜荣周黎明杨莉马志荣
- 关键词:GBS肌电图神经电图预后
- 脑电图和磁共振成像对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和预后的评价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脑电图(EEG)和磁共振成像(MRI)在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52例病毒性脑炎的EEG和MRI表现进行观察。结果1周内EEG异常率92.3%;双侧θ波节律者预后较好;电静息及爆发棘慢波间断电静息者可能预示临床死亡;MRI1周内阳性率61.5%;MRI动态改变与临床表现不一致。结论MRI有助于病毒性脑炎的诊断;EEG对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优于MRI。
- 杨丽刘南平范学文孙海锋周宜蓉
-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脑电图磁共振成像
- 脑电图和磁共振成像对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和预后的评价
- 目的:病毒性脑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常见类型,起病急,症状重,临床表现不典型,其治疗的时机与预后密切相关。为了提高对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及预后的评价,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00-2004年9月本院资料较完整的 52例...
- 范学文杨丽刘南平孙海锋周宜蓉
- 文献传递
- 46例氟乙酰胺中毒患儿的临床与脑电图分析
- 2001年
- 为探讨 46例氟乙酰胺中毒患儿临床特点与脑电图改变特征 ,采用北京明思智能化脑电图仪进行常规描记。结果脑电图异常率为 97 82 % ,并以棘慢、尖慢爆发为主 ,说明脑电图对判定氟乙酰胺中毒患儿脑功能损害程度、病情变化。
- 孙海锋陈景云周黎明马志荣
- 关键词:儿童氟乙酰胺中毒脑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