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滨

作品数:88 被引量:363H指数:11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6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51篇哮喘
  • 36篇细胞
  • 21篇哮喘患者
  • 19篇肺损伤
  • 16篇淋巴
  • 15篇内毒
  • 15篇内毒素
  • 14篇嗜酸
  • 12篇白细胞
  • 11篇白细胞介素
  • 10篇活性
  • 9篇气道
  • 9篇淋巴细胞
  • 9篇急性肺损伤
  • 8篇支气管
  • 8篇皮质激素
  • 8篇激素
  • 7篇糖皮质
  • 7篇糖皮质激素
  • 6篇哮喘豚鼠

机构

  • 8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0篇第四军医大学
  • 8篇第三军医大学...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西京医院
  • 2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8篇孙滨
  • 15篇吴昌归
  • 13篇朱运奎
  • 12篇刘林英
  • 12篇陈景开
  • 10篇王钧
  • 9篇邓火金
  • 8篇毛宝龄
  • 7篇米建新
  • 7篇史皆然
  • 6篇王杭君
  • 5篇倪殿涛
  • 4篇吕宝璋
  • 4篇樊卫文
  • 4篇谢华
  • 3篇陈常庆
  • 3篇陈文娟
  • 3篇李润华
  • 3篇段蕴铀
  • 3篇方佳

传媒

  • 2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0篇中华结核和呼...
  • 10篇中国病理生理...
  • 8篇中华内科杂志
  • 6篇解放军医学杂...
  • 6篇陕西医学杂志
  • 4篇国外医学(呼...
  • 3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发光学报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国外医学(护...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年份

  • 1篇2002
  • 6篇2001
  • 2篇2000
  • 10篇1999
  • 11篇1998
  • 10篇1997
  • 7篇1996
  • 6篇1995
  • 7篇1994
  • 6篇1993
  • 10篇1992
  • 5篇1991
  • 2篇1990
  • 5篇1989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托品对等二氧化碳过度通气诱发支气管收缩的影响
1993年
作者对12名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自身对比研究,观察雾化吸入硫酸阿托品对等二氧化碳过度通气试验(IHV)诱发支气管收缩的影响.吸入阿托品后FEV_1基础值由吸药前的2.82±0.62 L增加到3.37±0.68 L(P<0.01);IHV试验△FEV_1%值,未吸阿托品时为31.0±14.6,吸阿托品后为8.7±8.9(P<0.01).为了排除吸入阿托品后基础FEV_1变化的影响,采用协方差分析法进行检验.排除阿托品吸入后支气管扩张作用的影响,其对IHV诱发的支气管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结果提示阿托品雾化吸入可使哮喘患者FEV_1改善;预先吸入阿托品对IHV引起的支气管收缩反应有保护作用,此保护作用与患者的气道反应性大小及阿托品的支气管扩张作用无关.
米建新孙滨
关键词:阿托品支气管
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痰液炎性标志物的变化被引量:9
1999年
目的探讨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痰液中细胞因子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浓度及糖皮质激素对其影响。方法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痰液中白细胞介素(IL)5、IL8、ECP浓度及嗜酸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哮喘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ECP浓度由(500.3±49.6)μg/L降至(59.8±10.9)μg/L,嗜酸细胞数由(11.6±1.7)×10-2降至(4.1±0.7)×10-2,IL5浓度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COPD患者IL5浓度下降不明显。结论哮喘气道炎症与嗜酸细胞激活、ECP和IL5释放增多有关。COPD气道炎症以嗜中性粒细胞数增高为主。哮喘病人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可调节炎性细胞数量和功能,抑制细胞因子生成,从而抑制气道炎症,治疗效果优于COPD患者。
马敏樊卫文孙滨李焕章
关键词:哮喘肺疾病阻塞性糖皮质激素痰液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转铁蛋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1996年
为探讨转铁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中的作用,采用免疫比浊法及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了COPD急性发作期、缓解期血清及痰中转铁蛋白和过氧化脂质(LPO)浓度。结果表明,COPD患者发作期转铁蛋白浓度下降,LPO浓度增高,痰中改变最为显著,转铁蛋白与LPO浓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提示COPD患者转铁蛋白合成减少,其体内免疫力及抗氧化能力下降,可能是其急性发作的一个因素。
王杭君孙滨邓火金战兴利
关键词:阻塞性肺疾病转铁蛋白COPD
细菌内毒素所致山羊急性肺损伤的电镜观察
1990年
应用电镜观察山羊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致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肺超微结构。选用陕西产健康雌山羊,共8只,体重30-45kg,每只羊做自身前后对照。按照Stothert和Winn法首先建立慢性肺淋巴瘘,待伤口疗合,淋巴液流量稳定,便进行内毒素肺损伤实验。从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剂量为2μg/kg体重,溶于100毫升生理盐水中,15~20分钟滴完。于内毒素注射前及注射开始后15、30、60、120、240分钟开胸取肺组织,常规制备超薄切片,JEM-2000EX型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注射内毒素后15分钟。
刘健黄梅孙滨朱建新朱运奎陈景开
关键词:山羊细菌内毒素肺损伤电镜观察
抗IL-5单克隆抗体对哮喘豚鼠嗜酸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1999年
采用自行制备的抗IL-5单克隆抗体(McAb)干预哮喘豚鼠模型,以初步了解该单抗在体内的功能。将鸡卵清蛋白致敏成功的豚鼠哮喘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McAb和生理盐水干预,比较致敏前、干预前和干预后外周血嗜酸细胞数(PBEC)变化及两组动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酸细胞差别。结果显示干预后单抗组PBEC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单抗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嗜酸细胞计数较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P<0.05)。说明所制备的抗IL-5单抗具有在体内中和IL-5的作用。
史皆然孙滨战兴利
关键词:哮喘IL-5单克隆抗体疾病模型嗜酸细胞
山羊及绵羊慢性肺淋巴瘘模型的制作
1992年
羊慢性肺淋巴瘘是用来研究肺内液体及溶质交换动态的实验模型,在肺水肿的研究中有重要意义。我们对Staub等[J Surg Res 1975;19(2):315]和Winn等[Am J Physiol 1980;48(2)
米建新孙滨朱运奎陈景开
关键词:淋巴造瘘肺水肿
大肠杆菌内毒素诱发绵羊肺水肿伴呼吸衰竭
1992年
作者通过制做绵羊慢性肺淋巴瘘,静脉输入较大剂量大肠杆菌内毒素(5μg/kg)复制伴有呼吸衰竭的急性肺损伤模型.并对其血液动力学、动脉血气、血细胞计数、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指标及血浆、肺淋巴液中TXB_2和6-keto-PGF_(1α)进行了动态观察测定.实验发现:该模型具有持续肺动脉高压(3.37±0.32至5.37±0.57kPa)、严重低氧血症(7.7±1.1至8.8±1.8kPa)及严重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等特点,非常接近人类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动脉压的升高与动脉血氧分压降低相关.TXB_2/6-keto-PGF_(1α)比值升高与肺动脉压升高一致.该模型是研究败血症型ARDS的理想模型.
王钧孙滨刘林英王佐忠
关键词:内毒素呼吸窘迫血栓烷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sICAM-1的水平与嗜酸性细胞的激活被引量:13
1998年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sICAM1的水平与嗜酸性细胞的激活谢华孙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科,西安710032)嗜酸性细胞在哮喘炎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募集到炎症部位前,须先和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其中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
谢华孙滨
关键词:哮喘外周血SICAM-1嗜酸性细胞
哮喘患者必可酮治疗前后引痰液中细胞因子水平及意义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发作期及激素治疗前后引痰液中炎症介质 IL- 8,TNF- α和 ECP(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含量对判定哮喘气道炎症及疗效的意义 .方法 用高渗盐水雾化引痰、荧光免疫法及酶联免疫法检测发作期哮喘患者以及吸入必可酮 (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 )治疗 4wk后引痰液中IL- 8,TNF- α和 ECP等水平 .结果 哮喘患者引痰液中 IL-8,TNF- α和 ECP等水平在必可酮治疗 4wk后较其发作期有显著下降 .结论 测定引痰液炎症介质 IL- 8,TNF-
樊卫文孙滨吴昌归米建新
关键词:哮喘气道炎症白细胞介素8必可酮
绵羊内毒素肺损伤时P物质和前列腺素含量变化
1993年
本实验利用较大剂量内毒素在带慢性肺淋巴瘘的清醒绵羊复制肺损伤模型。测定了动物血浆、肺淋巴液中P物质(SP)、血栓烷B_2(TXB_2)和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含量变化及肺组织中SP含量改变。结果显示,注入内毒素后120min,血浆和肺淋巴液SP含量明显高于注射内毒素前。在注入内毒素后360min,肺组织中SP含量则显著低于注射前。注入内毒素后30min,血浆TXB_2和6-keto-PGF_(1α)显著升高。肺淋巴液中TXB_2和6-keto-PGF_(1α)于注入内毒素后60min显著高于注射内毒素前,且TXB_2比6-keto-PGF_(1α)升高更明显。
王钧孙滨刘林英
关键词:P物质内毒素肺损伤前列腺素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