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季尚玮

作品数:59 被引量:248H指数:10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科研课题吉林省科技厅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8篇螺杆菌
  • 19篇慢性
  • 19篇肝炎
  • 18篇幽门螺
  • 18篇幽门螺杆菌
  • 15篇乙型
  • 14篇病毒
  • 13篇乙型肝炎
  • 12篇螺杆菌感染
  • 12篇杆菌感染
  • 10篇慢性乙型
  • 9篇糖尿
  • 9篇糖尿病
  • 9篇慢性乙型肝炎
  • 8篇幽门螺杆菌感...
  • 7篇杆菌
  • 7篇肝炎患者
  • 6篇抗体
  • 6篇肝炎病毒
  • 6篇丙型

机构

  • 55篇吉林大学中日...
  • 8篇吉林大学
  • 3篇吉林大学第二...
  • 3篇长春市人民医...
  • 2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吉林省疾病预...
  • 2篇延安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吉林省肿瘤医...

作者

  • 59篇季尚玮
  • 45篇王江滨
  • 32篇张永贵
  • 14篇徐严
  • 12篇周长玉
  • 11篇李岩
  • 10篇郭宏华
  • 10篇赵平
  • 9篇斯庆图娜拉
  • 8篇焦健
  • 7篇亓文骞
  • 6篇孙昱
  • 6篇李红艳
  • 5篇屈昊
  • 4篇秦少游
  • 4篇张千
  • 4篇王静
  • 3篇张曼华
  • 3篇李宏宇
  • 3篇柳林

传媒

  • 9篇中华消化杂志
  • 6篇中国老年学杂...
  • 5篇The 14...
  • 4篇中国实验诊断...
  • 3篇中华传染病杂...
  • 3篇肝脏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临床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Hp感染的根除率,探讨成功根除Hp对COPD患者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Hp感染的稳定期COPD患者89例并分为根除组和不根除组,其中根除组又分为克拉霉素组和莫西沙星组。三组皆接受常规COPD治疗。克拉霉素组联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次枸橼酸铋。莫西沙星组联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胶体次枸橼酸铋、莫西沙星。患者分别在入组时及随访12个月时接受肺功能检测、运动耐力评价、呼吸困难评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并统计1年内COPD急性发作的次数。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和t检验。结果克拉霉素组Hp根除率[48.4%(15/31)]低于莫西沙星组[87.1%(2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2,P=0.032)。27例不根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的下降程度与53例成功根除Hp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7,P=0.265)。入组时与随访12个月时比较,53例成功根除Hp者6min步行距离、Borg呼吸困难评分、圣乔治呼吸问题调查问卷总评分均获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善(t=1.884、1.877、1.773,P=0.032、0.025、0.034),27例不根除组患者则皆未获改善。53例成功根除Hp者1年内平均COPD急性发作次数(1.2次)与不根除组(1.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12,P=0.034)。结论COPD患者接受含莫西沙星的Hp根除方案或可获较高的Hp根除率。Hp感染的COPD患者根除Hp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运动耐力,减轻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王静季尚玮谭平李岩王江滨
关键词:螺杆菌感染随访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及肝组织中抗幽门螺杆菌抗体及特异性基因分析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血清抗幽门螺杆菌(Hp)IgG(抗HpIgG)阳性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对患者肝组织进行Hp特异性基因检测,探讨Hp在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病例对照研究中共纳入502例HBV感染患者和性别、年龄相匹配的429名健康对照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usA)法进行血清抗Hp—IgG检测。同时用针对螺杆菌菌属特异性16S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对其中56例肝穿刺活检组织进行基因扩增,并对该基因阳性者进一步应用HpcagA、vacA和glmM基因特异引物进行扩增。结果HBV感染患者血清抗HpqgG阳性率为63.9%,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43.4%,P〈0.05),其中肝癌组的阳性率最高(29/36,80.6%),其次为肝硬化组(64/83,77.1%),两组均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228/383,59.5%,P〈0.01)。56例行肝穿刺活检患者中,35例肝组织中发现螺杆菌菌属特异性16SrRNA基因,其中肝硬化组17例,肝癌组7例,慢性乙型肝炎组11例。进一步的扩增结果证实35例中21例为HpDNA。结论HBV感染患者血清抗Hp-IgG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HBV感染患者肝组织中除存在HpDNA外,可能还存在其他螺杆菌DNA。螺杆菌在慢性乙型肝炎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致病作用。
季尚玮王江滨张永贵
关键词:螺杆菌肝炎乙型
细胞致死性膨胀毒素在肝螺杆菌诱导慢性肝脏病理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探讨
背景与目的 肝螺杆菌(H.hepaticus)作为肠肝螺杆菌(Enterohepatic Helicobacter species,EHS)中的重要代表,可引起A/J Cr、C3H/HeN Cr、SJL/N Cr、BAL...
季尚玮李红艳王颂张永贵王江滨
糖尿病与胰腺癌的关系探讨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胰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将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00-01-01—2004-05-31期间收治的147例胰腺癌患者和同期住院的294例非肿瘤患者,按照美国糖尿病学会(ADA)1997年糖尿病诊断标准新建议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分析糖尿病对胰腺癌患病率的影响。结果合并糖尿病者患胰腺癌的OR值为27.26(P<0.05),其中男29.56,女25.29,性别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糖尿病病程<2年者患胰腺癌的OR值为23.98,病程2~5年者患胰腺癌的OR值为17.04,病程>5年者患胰腺癌的OR值为33.32(P均<0.05)。肿瘤发生部位与糖尿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中胰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2型糖尿病可能是胰腺癌的首发症状,对病程<2年的"糖尿病新患者",尤其是无糖尿病家族史者,应当注意排查胰腺癌。对病程>2年的糖尿病患者,随着糖尿病病程增加,患病危险性增加,而在不同性别糖尿病患者之间患胰腺癌的风险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季尚玮刘克辉王江滨
关键词:糖尿病胰腺癌
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原发性肝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HC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促进及早在HCV感染者中筛选出肝癌高危人群,提高HCV相关性肝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 随机选取66例HCV感染者(不合并原发性肝癌)作为对照组(以下简称非肝癌组),56例HCV感...
秦少游周长玉张永贵季尚玮王江滨
恩替卡韦对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长期抗病毒疗效及其与肝组织学改善的关系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长期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肝组织学的影响.方法 对未经过抗病毒治疗的103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1 13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给予恩替卡韦0.5 mg,日1次口服,比较代偿期和失...
徐严张永贵周长玉季尚玮赵平郭宏华焦健李岩王江滨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外疾病被引量:17
2011年
28年前Marshall和Warren首次提出细菌感染是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最重要病因。如今,人们已不仅从流行病学,且从病理、生理、免疫以及分子水平层面认识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确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的最重要环境致病因素。
王江滨亓文骞李冰秦少游于帆季尚玮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外疾病胃十二指肠疾病流行病学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伴肝损害1例报告被引量:2
2011年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低甲状腺激素血症或甲状腺激素抵抗而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常为多系统受损,现报告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伴肝损害的病例。
母凯萍王韶明季尚玮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肝损害
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被引量:7
2012年
HBV感染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发生的重要病因。目前,国际上已被批准上市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有聚乙二醇干扰素、普通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核苷(酸)类似物用药方便、不良反应少、禁忌证少、价格适中,但其主要作用于HBVDNA聚合酶,需长期用药才能达到抑制HBV复制的目的。而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核苷(酸)类似物可不同程度地诱导HBVDNA相关位点变异并导致耐药基因出现,从而导致病情反弹,甚至加重。
季尚玮徐严张永贵斯庆图娜拉张曼华赵平郭宏华周长玉李岩焦健高歌王江滨
关键词: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核苷(酸)类似物聚乙二醇干扰素DNA聚合酶HBVDNA
2010年至2013年吉林省50县市227808体检人群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重叠脂肪肝的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比较
目的 本研究通过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明确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的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并进行比较.方法 以2010至2013年覆盖吉林地区50个县市的227 808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对所有调查对...
张千亓文骞秦少游馀严张永贵姜荞玫李岩赵平郭宏华焦健周长玉季尚玮王江滨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