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季慧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科教融合
  • 2篇教育
  • 2篇科普
  • 2篇科学教
  • 2篇科学教育
  • 2篇高端
  • 1篇新人
  • 1篇信息化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学
  • 1篇学生创新能力
  • 1篇学生创新能力...
  • 1篇中科院
  • 1篇实验室
  • 1篇天地
  • 1篇钱学森之问
  • 1篇中学科学
  • 1篇校园
  • 1篇科技创新人才
  • 1篇科技教育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空...
  • 2篇中国科学院国...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北京市顺义牛...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6篇季慧
  • 2篇袁志宁
  • 1篇郑志远
  • 1篇张颖
  • 1篇董爱国
  • 1篇贺赫
  • 1篇张承民
  • 1篇郭红峰
  • 1篇刘昊
  • 1篇李万成
  • 1篇姜联合

传媒

  • 2篇中小学管理
  • 2篇科技传播
  • 1篇科普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借“钱学森之问”探讨我国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被引量:5
2011年
该文就"钱学森之问"引发出我国科技创新人才早期教育的思考,分析了我国创新人才早期教育的误区,探讨了我国科技人才早期培养模式,提出我国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的新课题,并就北京市35中"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班"实践运行探讨了我国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之路。
姜联合袁志宁朱建民黄鹏季慧郭红峰
关键词:科技创新人才
高端科技资源在中学“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顶层设计与实践
科研院所长期以来仅仅是零散科技资源提供者的角色,但如今已转变成为中学科技教育的顶层设计者、中学优质资源深度融合的实践者,可以在基础科学、生命科学、资源环境科学、高技术科学等领域为中学生提供全面而多层次的科教资源支撑,给学...
季慧
关键词:中学科学科教融合课程设置
“科教融合”:让高端科技资源在中学“接得住”“用得好”被引量:3
2016年
中国科学院利用丰富的高端科技资源,实施支持和服务中学的"科教融合、协同育人"计划。中国科学院在与北京三所中学的示范合作中,首先进行顶层设计,实施不同特色的科教模式;其次通过科学家进校园宣讲、开展科学考察活动、优秀中学生进入中科院实验室、在中学建立高端科学探索实验室等深度融合的实践,把科技人才早期培养向初、高中前移,为国家选拔培养高素质科技后备人才进行了创新和示范。
袁志宁季慧王虎纹赵永刚
关键词:科学教育科学考察活动
国家级科研院所开展科普研学活动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国科学院“科技人才早期培养”科学探索系列活动为例被引量:6
2023年
国家级科研院所开展科普研学活动以高端科技资源转化为主要特征,研学线路选择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级科研院所所属实验台站为核心,以提高中学生科学兴趣和科学素养为根本目标,以研究性学习为中心开展实施。探讨了多年来国家级科研院所利用丰富的科技资源开展中学科普研学活动的基础路径和实施效果,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解决方案。
季慧季慧付雷贺赫贺赫
关键词:科教融合
“科教融合”助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于中科院“中学高端科学探索实验室项目”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2
2020年
推进中小学阶段的科教融合是落实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中国科学院联合北京市部分重点高中开展的中学高端科学探索实验室项目实践,对科教融合工作深入开展提出具体建议。一是完善工作机制,通过开展常态化工作沟通和高水平实验室共建等使科教融合扎得深走得稳;二是丰富课程供给,通过开发多学科交叉并且充满趣味性、贴近性、自主性的课程内容,使学生爱得上接得住;三是强化师资配备,通过优化师资配比、科学遴选导师等,使人员配得上用得好;四是优化教学组织,通过选择适切的教学组织方式、开展多元评价等使课程可落地见实效。
季慧赵永刚孙刚李万成李万成
关键词:科学教育科技教育科教融合
3S遥感大数据在科普基地中的信息化应用研究--以天地生探究移动科普系统为例被引量:1
2021年
大数据已经成为我们的时代特征,3S遥感大数据空间信息技术在科普基地的科普信息化应用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文章以天地生探究科普系统为例,通过分析该系统的需求设计、制作过程、实现功能和3S遥感大数据在该系统中的具体应用,研究科普基地的信息化应用创新和发展方向,探索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落实资源共享融合的发展理念,培育科普创新业态,带动科技旅游产业升级,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科学文化资源。
季慧季慧董爱国董爱国刘昊刘昊郑志远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化科普基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