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新忠
-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炎症诱导SCAP功能失调促进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炎症诱导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裂解激活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 cleavage-activating protein,SCAP)功能失调促进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 24只8周龄雄性ApoE^(-/-)小鼠(C57BL/6遗传背景,体质量18~24 g)随机分组为高胆固醇饮食组(n=12,对照组)和高胆固醇饮食+炎症组(n=12,炎症组)。炎症组小鼠给予隔日皮下注射10%酪蛋白,非炎症组小鼠给予隔日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共14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ApoE^(-/-)小鼠血清炎症指标(serum amyloid A,SAA)和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ApoE^(-/-)小鼠主动脉结构及局部炎症细胞浸润情况,油红O染色观察ApoE^(-/-)小鼠主动脉斑块形成情况,Real-time PCR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poE^(-/-)小鼠主动脉LDLr、SREBP2、SCAP、α-甘露糖苷酶Ⅰ及α-甘露糖苷酶ⅡmRNA与蛋白表达。结果炎症组小鼠血清SAA[(529±23)ng/m L]与TNF-α[(37 900±3 100)ng/m 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血清SAA[(248±27)ng/m L]与TNF-α[(1 789±219)ng/m L]水平(P<0.01),表明ApoE^(-/-)小鼠炎症模型建立成功。炎症组小鼠较对照组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更为严重(P<0.01),其LDLr、SCAP及α-甘露糖苷酶ⅡmRNA及蛋白表达、细胞核内NSREBP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炎症通过增加血管壁细胞内胆固醇敏感器SCAP的表达,并通过增强高尔基体α-甘露糖苷酶Ⅱ对SCAP的糖基化修饰,促进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 周超季新忠刘巧伍莎莎欧阳南
- 关键词:炎症动脉粥样硬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 IL-17/NF-κBp65 信号通路在老年急性脑出血发病及组织损伤中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IL-17/NF-κBp65信号通路在老年患者急性脑出血发病及组织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急性脑出血老年患者作为脑出血(ICH组),按照发病至手术时间分为〈6h组(18例),6h-组(14例),25h-组(10例),49h-组(10例)和〉72h组(6例),ICH患者均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另选择同期医院行第三脑室造瘘术的12例阻塞性脑积水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术中取病灶周围脑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检查IL-17、NF-κBp65阳性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IL-17、NF-κBp65蛋白表达,实时定量RT-PCR检测IL-17、NF-κBp65mRNA表达。结果 NF-κBp65主要在细胞核中表达,IL-17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对照组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少见IL-17、NF-κBp65表达,ICH组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可见大量IL-17、NF-κBp65表达,脑出血后随着时间的延长,IL-17、NF-κBp65阳性细胞数量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ICH各组IL-17、NF-κBp65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其中6h-组IL-17蛋白及mRNA表达最高,分别为(0.81±0.11)和(0.83±0.13);25h-组NF-κBp65蛋白及mRNA表达最高,分别为(0.77±0.12)和(0.81±0.11)。结论 IL-17/NF-κBp65信号通路参与调节老年急性脑出血后炎症反应,提示调控IL-17/NF-κBp65信号通路可能缓解急性脑出血后脑组织损伤。
- 祁科乐季新忠蒯涛潘东峰贾咏存王伟
- 关键词:核因子ΚB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急性脑出血
- 囊性纤维化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0年
- 囊性纤维化(CF)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在亚洲发病率较低,中国尚无发病情况的流行病学统计数据。CF可导致全身多系统功能受累,基因检测作为一种安全、快速、易行的方法在CF诊断中越来越重要,但目前还未提出中国人群的基因突变谱。多学科联合治疗及基因治疗是现在CF的研究新方向。目前还未制定适合中国人群的治疗及疾病管理指南。现就我国CF研究现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基因研究与治疗方面进行综述。
- 季新忠黄丽杜志鹏李伟杰杨福顺
- 关键词:囊性纤维化基因诊断
- 淋巴细胞亚群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的 探讨T、B和NK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对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应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宁夏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及ICU共101例脓毒症患者为对象,检测入院48 h内外周血T、B和NK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水平,随访至出院,观察指标异常对死亡结局的危险度,评估各指标联合检测对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脓毒性休克患者CD3、CD3 +/CD4+低于脓毒症组和严重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CD3 +/CD8+,CD3-/CD19+,CD4 +/CD8+低于脓毒症组,CD (16+56)+高于脓毒症组(P<0.05);死亡患者的单核细胞高于生存患者,CD3、CD3-/CD19+、CD3 +/CD4+、CD4 +/CD8+低于生存患者(P<0.05); CD3-/CD19+、CD3 +/CD8、CD4 +/CD8+为脓毒症预后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0.235、0.006、0.108;淋巴细胞亚群联合预测因子、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对死亡风险预测效能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3、0.877、0.848;淋巴细胞亚群联合判别函数对病情程度的误判率为19.8%,对患者结局的误判率为4%.结论 脓毒症患者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异常,淋巴细胞亚群的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指导价值.
- 潘东峰李富荣梁诗颂祁科乐季新忠柯进芳
- 关键词:脓毒症淋巴细胞亚群预后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发低血钾症118例临床分析
- 黄琳李政军季新忠
- 文献传递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分析
- 2012年
-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60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符合标准的急性脑出血分成常规治疗组30例、依达拉奉组30例。治疗组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30min滴完,2次/d,疗程为14 d。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头颅CT情况、脑水肿程度、格拉斯哥评分(GCS)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头颅CT、水肿情况以及GCS评分有明显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的昏迷时间缩短,头颅CT显示出血量明显减少,脑水肿减轻,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评分明显增加。结论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死亡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副作用少,安全可靠。
- 季新忠黄丽蒙加强
- 关键词:依达拉奉脑出血疗效分析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中度脑出血疗效分析
- 本文旨在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中度脑出血60例的临床治疗效果。把60例符合标准的急性中度脑出血患者随机各分成两组,常规治疗组30例、依达拉奉组30例。依达拉奉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
- 季新忠蒙加强黄丽
- 关键词:脑出血药物治疗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