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尚衍强

作品数:10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赣榆县农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枯病
  • 2篇药剂
  • 2篇叶枯病
  • 2篇棉花
  • 2篇棉花黄萎病
  • 2篇棉花黄萎病菌
  • 2篇黄萎病
  • 2篇黄萎病菌
  • 2篇基因
  • 2篇防效
  • 2篇病菌
  • 1篇代森锰
  • 1篇代森锰锌
  • 1篇稻条纹叶枯病
  • 1篇定植
  • 1篇多菌灵
  • 1篇多菌灵抗药性
  • 1篇芽孢
  • 1篇药剂防治
  • 1篇药剂筛选

机构

  • 7篇赣榆县农业局
  • 6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扬州环境资源...
  • 1篇江苏沿海地区...
  • 1篇连云港市农业...

作者

  • 10篇尚衍强
  • 2篇努尔孜亚
  • 2篇刘海洋
  • 2篇倪萌
  • 2篇缪卫国
  • 2篇乔子辰
  • 2篇邵家丽
  • 2篇陈长军
  • 2篇王金生
  • 1篇周明国
  • 1篇钱忠海
  • 1篇武芳
  • 1篇王建新
  • 1篇李馨宇
  • 1篇王翠
  • 1篇郭坚华
  • 1篇申健
  • 1篇谭彩玲
  • 1篇刘苏闽
  • 1篇李宏伟

传媒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第四届中国植...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灰飞虱及条纹叶枯病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比较市场上可同时控制灰飞虱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不同药剂的防效,并检验其对水稻的安全性,为选用适宜的药剂提供参考。[方法]以清水为对照,进行了25%吡蚜酮.噻虫嗪悬浮剂及其与毒氟磷混配剂、吡蚜酮单剂等5种药剂对水稻灰飞虱及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效试验。[结果]吡蚜酮.噻虫嗪及其与毒氟磷混配剂、吡蚜酮单剂对秧田灰飞虱成虫均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在灰飞虱大发生年份,秧田第4次药后7 d防效均在75.00%以上;25%吡蚜酮.噻虫嗪悬浮剂及其与毒氟磷混配剂、吡蚜酮单剂对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效也较好,大多在70.00%以上。[结论]吡蚜酮.噻虫嗪及其与毒氟磷混配剂、吡蚜酮单剂对水稻灰飞虱及条纹叶枯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效,可在水稻生产中推广应用。
刘苏闽王奎萍尚衍强
关键词:药剂灰飞虱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效
70%苯乙锡·硫WP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试验结果表明 :70 %苯乙锡·硫WP使用浓度以 15 0 0g/hm2 为宜 ,是替代其他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农药的新药 ,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李馨宇曹秀芹尚衍强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
抗、感多菌灵的禾谷镰孢菌菌株间产孢竞争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2005年
用单独和混合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在营养贫乏的条件下禾谷镰孢菌对多菌灵抗性菌株No.2458和敏感菌株No.2021间产孢竞争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单独培养时,抗性菌株No.2458产孢前期和后期分别呈抛物线方式消长,敏感菌株No.2021前期呈直线方式,后期呈抛物线方式消长;敏感和抗性菌株在等量接种混合培养条件下,其前后期产孢模型分别为N∑s=-1.43×105+2.64×104T-46.09T2和N∑r=-2.99×103+6.45×102T-1.13T2。在混合培养时No.2021产孢高峰与其在单独培养时的相同,而No.2458的产孢高峰比其在单独培养时提前24h,并且前者在培养42.5~190h处于竞争优势,后者在190~474.5h处于竞争优势,抗、感菌株间产孢量表现拮抗作用。
陈长军钱忠海李俊王建新尚衍强周明国
关键词:禾谷镰孢菌多菌灵抗药性
滑坡灾害与植被的相互关系探讨被引量:6
2008年
通过对三峡库区滑坡体及植被的调查,介绍了库区滑坡体的主要植被,分析了植被蒸腾作用吸收水分受滑坡灾害的影响。对不同区域采样土体中K+、Fe2+、Ca2+和Cl-矿物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说明植被吸收矿物质营养元素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而且要比同海拔其他区域吸收量大。从滑坡体植被生长发育的形态角度进行研究,解释了"醉汉林"各种树型的成因。通过植被根系和叶片蒸腾作用探讨了植被护坡作用以及对滑坡发育的贡献。
申健尚衍强徐大伟
关键词:滑坡灾害植被蒸腾作用
露地甘蓝杂交一代制种技术
2003年
(一)选地做畦育苗地应选择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畦长12~15m,宽1.2m,畦内整地要细碎,每畦使用腐熟细碎的有机肥70~75kg,三元复合肥1.5~2kg.播前用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
王其枝谭彩玲尚衍强相震
关键词:杂交一代制种技术苗期管理定植田间管理
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细菌菌株的筛选与鉴定被引量:8
2013年
采用平板对峙法从江苏省南京市菜园土壤分离菌株中筛选到8株对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简称Pcc)具有一定拮抗效果的细菌菌株。以大白菜为研究对象,在温室内采用喷雾接种法接种拮抗细菌菌株,以淋洗法接种病原菌Pcc,建立了以植株叶片软腐面积为指标的活体筛选方法。温室试验表明,菌株DQ31、DQ6、DQ23、DQ76对大白菜软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为56.62%、54.52%、50.78%、46.06%,其中DQ31的田间防效达到48.29%,为大白菜软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新选择。生理生化特征测定、16S rDNA及gyrB基因测序等分析表明,菌株DQ31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王超李宏伟王翠武芳尚衍强郭坚华
关键词:生防细菌大白菜软腐病淋洗法解淀粉芽孢杆菌
新疆主要棉区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测定了源于新疆棉区的22个棉花黄萎病菌单孢菌株和3个落叶型棉黄萎病菌菌株T9、VD8和V151对4个棉花品种上的致病力。采用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RAPD)技术分析了这些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供试的25个棉花黄萎病菌之间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各棉花品种上,22个新疆菌株中都有与T9、VD8或V151的致病力差异不显著的菌株,说明新疆存在较强致病力的棉花黄萎病菌菌系。RAPD分析表明,供试的8个随机引物中6个可以从25个菌株的基因组DNA中稳定地扩增出多态性DNA片段。对扩增片段统计结果表明,供试菌株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幅度为0.57—1.00。聚类分析表明,在阈值0.625处可将25个菌株分为4个RAPD群(命名为RG1、RG2、RG3和RG4)。RG1包括2个菌株,即B、BL-19菌株;RG2包括5个菌株,即BL-17、BL-13、N-5、H、N-16;RG3为最大一个亚群,包括19、SL等16个菌株;RG4包括2个菌株,即VD8和V151。综合分析表明新疆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力强弱和菌株的采集地等遗传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可能与各主产棉区的频繁引种有着直接的联系。
邵家丽缪卫国刘海洋倪萌努尔孜亚乔子辰尚衍强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RAPD分析
Agrova对小麦生长和病害防治的效果
2000年
小麦起身后期喷施不同浓度agrova可以促进小麦生长和增强小麦的抗病性。Agrova处理后小麦茎粗增加 0 .1~ 0 .2mm ,次生根平均增加 3~ 4.6条 ,小麦功能叶延迟衰退 2~ 4d。Agrova处理使小麦的小穗退化减少 ,结实率提高 ,千粒重增加 0 .6 2~ 1.94g ,小麦平均亩产增加 5 %~2 9%。处理后的小麦对小麦纹枯病有 2 4.5 6 %~ 6 9.5
尚衍强刘炜孟庆峰周明堂陈霞王金生宋从凤
关键词:小麦纹枯病防效生物制剂
棉花黄萎病菌诱导转hpa 1 xoo基因棉花产生微过敏防御反应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叶片针刺接种法从细胞学方面分析转hpa1xoo基因棉花与棉花黄萎病菌互作产生的微过敏抗病反应。通过细胞显微观察表明,转hpa1xoo基因棉花T-34与非转基因棉花在抗病性细胞表型方面存在明显差异。Trypan Blue染色后,伤口外的叶组织中均有一褐色环形条带,褐色环形条带与伤口坏死部位之间区域的组织细胞出现质壁分离和空腔细胞现象,褐色条带与伤口坏死部位之间的区域在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棉花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差异,转基因棉T-34较非转基因棉花品种Z35形成的区域小,说明转基因棉细胞损伤程度较非转基因棉细胞损伤程度低。棉花黄萎病菌侵染叶片后,非转基因棉花叶部伤口周围细胞无微过敏性反应(micro HR),受病原菌侵染的叶片萎蔫程度较重;转hpa1xoo基因棉花叶部伤口周围细胞有微过敏反应,叶部刺伤处仅有较小的坏死斑,且不相连,发病较轻,而清水处理的转基因棉花与非转基因棉花叶片中伤口周围均无微过敏反应,说明病原菌侵染诱导转hpa1xoo基因棉花产生微过敏防御反应,转hpa1xoo基因棉花较非转基因棉花有较强的抗病性。
倪萌缪卫国刘海洋邵家丽努尔孜亚乔子辰尚衍强王金生
关键词:HPAXOO黄萎病菌
大蒜叶枯病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本文在离体条件下测定了对阿米西达、世高和代森锰锌3种杀菌剂及其复配剂对大蒜叶枯病菌毒力,确定复配剂的最佳配比为世高:代森锰锌=1:2;并进行了该配比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0g/667m2该组合药剂在发病初期用药,...
陈长军尚衍强
关键词:大蒜叶枯病药剂筛选阿米西达世高代森锰锌杀菌剂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