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屠聿修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吸虫
  • 2篇血吸虫病
  • 2篇吸虫
  • 2篇吸虫病
  • 2篇老年
  • 2篇老年人
  • 2篇杆菌
  • 2篇虫病
  • 1篇低血糖
  • 1篇毒性肝炎
  • 1篇性疾病
  • 1篇血清
  • 1篇血清TNF水...
  • 1篇血糖
  • 1篇异常淋巴细胞
  • 1篇预后
  • 1篇原虫
  • 1篇原虫感染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机构

  • 6篇江苏省人民医...
  • 3篇南京医学院第...
  • 2篇江苏省中医院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东台市人民医...
  • 1篇江苏省血吸虫...
  • 1篇常州市第三人...

作者

  • 11篇屠聿修
  • 2篇陈钟英
  • 2篇刘再鹏
  • 2篇王瑞云
  • 2篇崔业江
  • 2篇林钢
  • 2篇童明庆
  • 2篇李健
  • 2篇尹洪波
  • 2篇储旭东
  • 2篇王瑞云
  • 1篇韩亚萍
  • 1篇薛建辉
  • 1篇周明华
  • 1篇张永祥
  • 1篇查雁生
  • 1篇黄一心
  • 1篇黄祖瑚
  • 1篇朱小刚
  • 1篇殷凯生

传媒

  • 3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南通医学院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南京医学院学...
  • 1篇家庭用药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9
  • 1篇1997
  • 2篇1993
  • 1篇1991
  • 2篇199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臀部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8例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小儿臀部肌注后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感染后诊治问题。方法 :局部取脓液培养检出龟分枝杆菌 9例 ,其余为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病理检查为类结核结节、感染性肉芽肿 ,药物选用阿奇霉素、立复欣、异烟肼。均切开引流 ,局部药物湿敷填塞。结果 :小儿臀部感染 18例潜伏期是 48.2 2± 2 2 .5 3天 ,其中双侧感染 4例 ,单侧 14例 ,伴同侧淋巴结肿大及化脓 6例。经敏感抗生素和抗结核药物联用及外科治疗后均痊愈 ,平均愈合时间为 5 2 .61± 2 4.2 3天。结论 :小儿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皮肤感染暴发流行很罕见 ,治疗难 ,易反复。
储旭东尹洪波林钢崔业江李健屠聿修童明庆刘再鹏
关键词:非结核性分枝杆菌小儿龟分枝杆菌
非结核性分支杆菌皮肤感染6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皮肤软组织肌注后龟分支杆菌皮肤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手段。方法 分析 2 0 0 0年 12月~ 2 0 0 1年 3月 6 3例非结核性分支杆菌皮肤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B超、药物敏感试验、治疗结果。结果  6 3例患者的 99处感染灶可分为混合溃疡型 5 1例次 ,脓肿型 2 8例次 ,硬结型 16例次 ,蜂窝织炎型 4例次。病理显示为肉芽肿、类结核结节占多数。其中 38例经细菌培养证实为龟分支杆菌感染。全部病例经敏感抗菌药和抗结核药联合应用及外科治疗后 6~ 8个月痊愈。结论 皮肤软组织龟分支杆菌感染暴发流行很罕见 ,临床表现多样化 ,易反复 ,病程长 ,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治疗困难。
储旭东林钢尹洪波崔业江李健屠聿修殷凯生童明庆刘再鹏薛建辉
关键词:皮肤感染皮肤软组织龟分支杆菌
急性血吸虫病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
1991年
近年来在血吸虫病流行区,急性血吸虫病的发病数有所增加,由于人群流动,可在流行区感染后,到了非流行区时才发病,为了减少误诊和漏诊,现就有关血吸虫病诊断和治疗简要讨论如下.急性血吸虫病一般多发生于初次接触含有尾蚴的疫水而感染,但也可发生于再次感染大量尾蚴的慢性血吸虫病人。临床上有发热、肝肿大与压痛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常有腹痛和腹泻. 急性血吸虫病的发病机理和病理当人体感染大量血吸虫尾蚴后。
屠聿修
关键词:血吸虫病
老年感染性疾病临床特点及防治
1993年
<正> 本院自1988年1月至1992年12月共收治老年感染性疾病61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1例中男性39例,女性22例。60~70岁35例,71~80岁19例,80~90岁7例。病种:肺部感染37例,泌尿系感染18例、败血症4例、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2例。其中58例有2~3种、甚至6~7种原发病。本组病例临床特点:起病较隐匿,大多数患者以原发疾病症状表现为主,但通常症状较凶险,易出现神志改变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大多数呈中等度发热。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在10×10~9/L以上39例,中性粒细胞0.70以上有53例。泌尿系感染18例中,尿常规脓细胞(+)9例,(++)3例,(?)6例。X 线检查。
王瑞云屠聿修陈钟英
关键词:感染性疾病老年人
老年急诊病人抗生素的应用
1999年
屠聿修
关键词:老年人急诊病人抗生素
输血性疟疾32例报告
1990年
近几年输血性疟疾的发生率在上升,我院1987~1988两年内,住院后获得的输血性疟疾就有32例,为了引起重视,报告如下: 一、病例选择:32例选自1987~1988年住院患者,既往无疟疾史,均在输血后因畏寒、发热经查末梢血发现疟原虫而确诊者,或有疟疾典型发作经抗疟治疗有效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5~65岁,平均32.84岁。分布在全院各科。
王瑞云屠聿修
关键词:抗疟药末梢血疟原虫感染红细胞内期异常淋巴细胞
夏季当心“打摆子”
2013年
36岁的周先生因头昏眼花,浑身发冷欲作呕,讲不出话,神志模糊被紧急送医.医生向其家属了解病情后,做了相应检查,诊断为脑型恶性疟疾。原来,周先生在赤道几内亚援外务工,当地蚊虫较多。前段时间,周先生因四肢无力在当地就诊,限于当地就诊条件,一直被当作低血糖治疗,多日不见效果,病情越来越重,才不远万里回到国内就诊。
屠聿修朱小刚
关键词:夏季脑型恶性疟疾四肢无力低血糖病情
212例晚期血吸虫病10年随访被引量:6
1997年
为探索晚期血吸虫病消长规律,在昆山市两个乡对1986年建卡的晚血病人进行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B超检查等。结果:212例晚血病人中,巨脾型206例(97.17%)、腹水型5例(2.36%)、结肠增殖型1例(0.47%),无侏儒型。临床治愈161例(75.94%)、病情稳定33例(15.56%)、尚需治疗18例(8.50%)。与1986年比较,临床治愈者显著增加。
黄一心周明华戎国荣王德威屠聿修
关键词:晚期血吸虫病预后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TNF水平及临床意义初探
1993年
用ELISA法测定了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其值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其中慢性活动型及重症肝炎较其余各型高,尤其并发严重感染或多脏器功能衰竭时,其增高与病情严重度及预后不良有关。提示测定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TNF 水平可作为判断肝细胞坏死严重度及有无严重细菌感染或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指标之一。
薛焕俊白敬羽葛其童黄玉清仇爱萍查雁生王瑞云屠聿修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肿瘤坏死因子
伤寒临床变迁的分析探讨
1990年
对我院1987~1988年2年中住院治疗的50例,与1970~1979年收治的108例伤寒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发现近2年江苏省伤寒病具有发病率高,流行持续时间长,病程长,病情重,并发症多,复发率高,治疗困难等特点,通过噬菌体分型,发现近2年伤寒是以耐氯霉素的MI型为优势菌株■之故。强调了氟哌酸、氨基甙类抗生素治疗效果好。
王瑞云屠聿修陈钟英
关键词:伤寒噬菌体分型抗药性氟哌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