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毅 作品数:16 被引量:223 H指数:8 供职机构: 天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水利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更多>>
基于大型蒸渗仪和遗传算法的受旱玉米蒸发蒸腾量估算 被引量:8 2018年 受旱胁迫下作物蒸发蒸腾量估算重要且复杂,依托新马桥农水综合试验站6台大型称重式蒸渗仪开展玉米受旱胁迫专项试验,对不同受旱胁迫下玉米蒸发蒸腾量特征进行分析,在双作物系数法估算无受旱胁迫下玉米蒸发蒸腾量的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率定基础作物系数Kcbini、Kcbmid、Kcbend和作物系数上限Kcmax,同时基于试验站实测太阳辐射数据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率定了Angstrom公式经验参数a、b,进而优化了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的计算结果,并以此基础运用双作物系数法估算受旱胁迫下玉米蒸发蒸腾量。结果表明:营养生长中前期轻微的水分亏缺可能会刺激玉米适应性机能,复水后各项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水分亏缺加重时不仅会使玉米当期的蒸发蒸腾量减少,而且会产生累积效应,将这种胁迫影响传递到之后的生育阶段;相同受旱胁迫强度对玉米生殖生长阶段影响更为明显,且易造成永久胁迫;Kcbini、Kcbmid、Kcbend、Kcmax的率定结果分别为0.150、1.090、0.152和1.400,在此基础上运用双作物系数法估算无受旱胁迫下玉米全生育期蒸发蒸腾量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1.39 mm和0.97 mm,比对应的FAO-56推荐值估算结果小6.74%和8.23%,受旱胁迫下玉米计算的2个处理全生育期RMSE、MAE和MRE均值分别为1.60 mm、1.18 mm和6.73%,整体估算效果虽然没有无受旱胁迫下的好,但仍优于FAO-56推荐值的估算结果。因此,基于双作物系数法和遗传算法的受旱胁迫下玉米蒸发蒸腾量估算合理可靠,该研究可为区域制定适宜灌溉制度和降低农业旱灾损失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袁宏伟 崔毅 蒋尚明 汤广民 袁先江关键词:玉米 蒸发蒸腾量 双作物系数法 遗传算法 甘脲类分子夹合成的新方法 甘脲类分子夹是一种由葫芦脲衍生出来的新一代主体分子.这种新的主体分子的合成有一定困难,该文主要是以一种新的、简便的、高效的方法来制备这种分子夹.并测定了这些产物分子夹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谱共振氢谱.1,5-二苯基甘... 崔毅关键词:甘脲 主体分子 DMSO 文献传递 张力腿平台低频线性波浪载荷及响应研究 该文针对深海张力腿平台在波浪环境中的波浪载荷及运动响应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建立了合理的数学模型,编制了计算程序,解决了张力腿平台低频线性波浪入射的绕射问题和辐射问题,以及张力腿平台在波浪作用下的运动响应预报.通过一... 崔毅关键词:张力腿平台 波浪载荷 低频 文献传递 基于知识图谱的自然灾害风险防控研究进展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15 2019年 为分析自然灾害风险防控研究发展状况及趋势,以2003-2017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SCI-EXPANDED数据库收录的1 159篇自然灾害风险防控研究文献作为数据基础,利用VOSviewer和Bibexcel软件,采用共引分析、耦合分析、共著分析、词频统计和共现分析等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方法,通过文献发表的时间分布、区域分布、学科和期刊分布、文献代表作者、合作机构、研究热点等方面的分析,综述了自然灾害风险防控研究进展。结果表明:近年来,自然灾害风险防控研究热度上升迅速;美国在该领域的发文量明显领先,中国则具备了赶超的潜力;各研究机构中,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悉尼大学、京都大学等是该领域的领军机构;从发展趋势上看,该领域已形成了"水旱灾害管理""灾害风险防控""灾害脆弱性""灾害影响"4个重要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方向,其中"灾害风险防控"把其他3类热点紧密关联起来,形成了一个结构紧凑的自然灾害风险防控研究知识图谱系统。上述结果揭示了自然灾害风险防控研究的演变特征与发展趋势,有助于加深对自然灾害风险防控研究领域的整体认识。 金菊良 陈鹏飞 陈鹏飞 崔毅 崔毅 宁少尉关键词:自然灾害 风险防控 知识图谱 淮北平原Angstrom公式参数校正及太阳总辐射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8 2018年 为了解淮北平原太阳总辐射的时空特征,基于安徽省新马桥试验站内自动气象站2011—2016年的实测太阳总辐射R_s数据,分别采用最小二乘法和遗传算法对Angstrom公式中经验系数a,b值进行率定,对比分析2种率定值与FAO建议值计算ET_0和R_s的差别;基于优选的率定参数,选取砀山、亳州、宿县、蚌埠及阜阳5个典型气象站点,对淮北平原太阳总辐射的时空分布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AO建议的经典参数a,b值并不适用于淮北平原,其较大估计了R_s和ET_0.通过最小二乘法和遗传算法率定得出的a,b值均可有效提高R_s和ET_0两者计算的准确性,且遗传算法率定的结果更优.1955—2014年的60 a内,淮北平原的日均R_s从北到南总体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且平原北部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平原南部,1980年为主要转折年,1980年之前安徽省淮北平原年日均R_(s年际)下降趋势不明显,1980年之后年日均R_s年际下降趋势明显;R_s季节分布特征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全年和各季度平均R_s在空间上呈现总体北高南低、局部有所差别的分布特征;此外,月尺度上R_s年内变化趋势呈现为单峰型分布,最大峰值出现在6月份,12月份最低.文中的研究成果可为淮北平原常规气象数据精确计算R_s和ET_0提供参考. 袁宏伟 袁先江 袁先江 崔毅 汤广民关键词:太阳总辐射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 淮北平原 遗传算法 基于单作物系数和遗传算法的受旱胁迫下大豆蒸发蒸腾量估算 被引量:6 2017年 为确定适合安徽淮北平原区的大豆作物系数和准确估算受旱胁迫下大豆蒸发蒸腾量,于2015年6—9月在安徽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新马桥农水综合试验站开展受旱盆栽试验,设置全生育期不旱、不同生育阶段连续受旱及组合受旱共15种处理,以无受旱胁迫下实测蒸发蒸腾量为基础,采用遗传算法(GA)对各生育阶段单作物系数进行率定,并运用单作物系数法对无受旱胁迫下大豆蒸发蒸腾量进行估算,利用受旱胁迫下大豆蒸发蒸腾量实测资料,采用GA对土壤水分胁迫系数进行率定,并对受旱胁迫下蒸发蒸腾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GA优化得到的各生育阶段单作物系数分别为0.853、1.418、0.695 9,在此基础上运用单作物系数法估算大豆无受旱胁迫下全生育期蒸发蒸腾量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相对误差ARE分别为0.5mm/d、0.66mm/d、15.12%;对14种不同受旱胁迫下大豆全生育期蒸发蒸腾量进行估算,MAE为0.43~0.74mm/d,RMSE为0.53~0.88mm/d,ARE为16.07%~22.63%,它们的均值分别为0.56mm/d、0.67mm/d、19.31%,蒸发蒸腾量估算值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初步验证了优化确定的作物系数在安徽淮北平原的适用性,基于单作物系数和遗传算法的受旱胁迫下大豆蒸发蒸腾量估算方法合理可靠,可为区域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提供依据。 金菊良 侯志强 蒋尚明 周玉良 崔毅关键词:蒸发蒸腾量 安徽淮北平原 大豆 基于相对生长率的大豆旱灾系统敏感性定量评估研究 被引量:3 2018年 针对大豆旱灾系统敏感性定量评估的复杂性与重要性,依托新马桥农水综合试验站开展大豆防雨棚盆栽受旱胁迫专项试验,分析了大豆不同生育期受旱胁迫对根(冠)干物质积累及根冠比的影响,运用作物生长解析法构建了基于相对生长率(RGR)的大豆旱灾系统敏感性函数,实现对大豆旱灾系统敏感性的定量评估。结果表明:大豆苗期受旱胁迫会出现相对生长率较大幅度的降低,但随着受旱胁迫度的增大对大豆生长和干物质积累的抑制作用增强不明显,且受旱胁迫会激发自身适应受旱胁迫的机制而可能对后期生长发育有利,宜根据时机控制该生育期水分供给,保证苗全即可;大豆分枝期旱灾系统敏感性较强,但该生育期内轻度受旱胁迫对大豆生长发育影响不明显,宜保证该生育期水分供给高于轻度受旱胁迫(土壤含水率>田间持水含水率的55%),以保障大豆株壮、枝多;大豆花荚期是水分和养分需求最大的时期,该生育期旱灾系统较敏感,特别是重度受旱胁迫时系统敏感性最大,宜充分保证该生育期的水分供给(土壤含水率>田间持水含水率的75%),以保障大豆花多、荚多、粒多;大豆鼓粒成熟期由于营养生长基本停止、干物质积累几乎停滞,导致基于总干物质相对生长率旱灾系统敏感性最小,但该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宜保证该生育期尤其鼓粒期的水分供给(土壤含水率>田间持水含水率的75%),以保障完熟期粒多、粒重。 蒋尚明 袁宏伟 崔毅 金菊良 张宇亮 周玉良关键词:相对生长率 面向关系结构的水资源集对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2019年 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杂系统的智能分析是水利科学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研究,面向关系结构的集对分析从确定性不确定性的联系和转换的角度提供了一种全面、细致、动态分析该复杂系统的基本途径,对定量处理水资源复杂系统确定性不确定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分析指出水资源集对分析研究正发展为一个新兴领域,主要研究成果集中于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和资源科学领域,研究热点主要有集对分析中的联系度和联系数方法、水资源分析预测与评价方法及其在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安全、水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应用。基于上述研究热点,在阐述水资源集对分析的关系结构特征基础上,重点综述了水资源集对关系结构分析、水资源集对预测、水资源集对评价、水资源集对决策调控4个方向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水资源集对分析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进一步推动水资源集对分析的发展,为水资源复杂系统分析管控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金菊良 沈时兴 崔毅 陈鹏飞 陈鹏飞 汪明武关键词:联系数 基于水分亏缺试验的大豆旱灾损失敏感性评估 被引量:10 2017年 作物旱灾损失敏感性评估对农业旱灾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大豆水分亏缺试验,从前期无水分亏缺、仅考虑当期水分亏缺对当期作物地上部分生长影响的角度构建作物旱灾损失敏感性函数。结果表明:大豆4个生育期旱灾损失敏感性函数基本符合S型趋势规律;分枝期、鼓粒期、花荚期和苗期在当期水分亏缺累积量分别达到4.19、4.15、1.36和1.20时,大豆当期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损失量随水分亏缺强度增大的增加速度变化最快,水分亏缺累积量分别达到6.37、5.92、2.22和1.87时,损失量增加速度最快;当期水分亏缺累积量<7.4时,大豆各生育期旱灾损失敏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花荚期>鼓粒期>分枝期>苗期,水分亏缺累积量≥7.4时,敏感性顺序为鼓粒期>花荚期>分枝期>苗期。 崔毅 蒋尚明 金菊良 袁宏伟 周玉良关键词:农业旱灾 淮北平原 夏大豆 基于试验的作物受旱胁迫响应机制及定量评估研究 农业旱灾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人类应对旱灾的能力,减少粮食产量损失。作物旱灾损失成因机理研究是实现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基础和核心,但由于受旱条件下作物生理生长过程中存在着大量不确定性,作物受旱胁迫响应机制非常复杂,其相关定量评... 崔毅关键词:农业作物 调亏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