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书福

作品数:39 被引量:88H指数: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4篇动脉
  • 23篇冠状
  • 23篇冠状动脉
  • 12篇心肌
  • 12篇栓塞
  • 12篇微栓
  • 12篇微栓塞
  • 9篇造影
  • 7篇心脏
  • 6篇冠状动脉微栓...
  • 5篇心肌声学造影
  • 5篇声学造影
  • 5篇慢性
  • 5篇慢性完全闭塞
  • 5篇梗死
  • 4篇导丝
  • 4篇动脉血
  • 4篇心肌梗死
  • 4篇血管
  • 4篇血栓

机构

  • 38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8篇常书福
  • 34篇葛均波
  • 31篇钱菊英
  • 24篇马剑英
  • 15篇陈章炜
  • 12篇李晨光
  • 12篇陆浩
  • 12篇戴宇翔
  • 9篇舒先红
  • 8篇程蕾蕾
  • 7篇姚康
  • 6篇孙爱军
  • 6篇葛雷
  • 6篇邹云增
  • 5篇姚瑞明
  • 5篇黄东
  • 4篇陈永乐
  • 4篇黄浙勇
  • 4篇张峰
  • 3篇贾剑国

传媒

  • 7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中华心血管病...
  • 3篇中国分子心脏...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中华超声影像...
  • 2篇上海医学
  • 2篇第十三次全国...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国际生物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医学会超...
  • 1篇THE 23...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及其亚型的变化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型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及其亚型的变化。方法:选择17例ST段抬高型AMI患者(AMI组)和14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患者(SAP组)为研究对象,并以15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三色分析法测定3组人群外周血中DCs及其亚型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百分比和绝对数,其中DCs以Lin1-HLA-DR+确定,髓样树突细胞(myeloid dendritic cell,mDC)以Lin1-HLA-DR+CD11c+确定,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pDC)以Lin1-HLA-DR+CD123+确定;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3组人群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其中ST段抬高型AMI患者在AMI发作7 d后进行随访。结果:AMI组患者急性期(<24 h)DCs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百分比、DCs的绝对数、mDC和pDC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百分比、mDC和pDC的绝对数、mDC与pDC比值均低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0.05)。发作7 d后复查,AMI组DCs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百分比、DCs的绝对数、mDC和pDC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百分比、mDC和pDC的绝对数、mDC与pDC比值均高于急性期(P<0.01、0.05)。SAP组与对照组外周血中DCs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百分比、DCs的绝对数、mDC和pDC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百分比、mDC和pDC的绝对数、mDC与pDC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急性期血清TNF-α及IL-6水平高于对照组和SAP组(P<0.05),发作7 d后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AMI时外周血中的DCs包括mDC及pDC在急性期均明显降低,发作7 d后恢复至正常水平,提示外周血中DCs在AMI急性期可能参与了不稳定斑块的形成。
陆浩姚康黄东李晨光常书福戴宇翔孙爱军邹云增钱菊英葛均波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免疫反应
梗死心肌侧枝血管形成与缺氧诱导因子-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表达水平的关系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后梗死心肌中侧枝血管形成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alpha,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表达水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收集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为完全闭塞病变者214例,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或)影像学资料,确诊为CTO者89例。采用ELISA法检测HIF-1α和VEGF-A的蛋白水平;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用定量PCR法测定PBMC中VEGF-A的mRNA水平。采用JMP9.0和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比较各组糖尿病患者比例,Rentrop 2级组(11/31,35.5%)和3级组(3/20,15.0%)显著低于0-1级组(18/38,47.4%),P〈0.05;比较各组的空腹血糖水平,Rentrop 2级组(6.67±1.41)mmol/L)和3级组(5.48±1.26)mmol/L)显著低于0-1级组(7.24±1.39)mmol/L),P〈0.05;比较各组患者中临床心衰(NYHAⅡ-Ⅳ级)的比例,Rentrop 2级组(12/31,38.7%)和3级组(3/20,15.0%)显著低于0-1级组(20/38,52.6%),P〈0.05;比较各组HIF-1α和VEGF-A的蛋白水平,Rentrop 2级组[(85.5±27.7)pg/mL,(139.5±42.1)pg/mL]和3级组[(103.3±30.2)pg/mL,(162.6±43.3)pg/mL]显著高于0-1级组[(42.0±16.1)pg/mL,(76.5±32.2)pg/mL],P均〈0.01;比较各组HIF-1α和VEGF-A的mRNA水平,Rentrop 2级组(1.31±0.46)和3级组(1.38±0.44)VEGF-A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0-1级组(1.00±0.28),P〈0.01。结论:慢性持续缺血、缺氧所导致的HIF-1α和VEGF表达增加在促进冠状动脉侧枝循环的建立、增加心肌血供、改善预后、减少临床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戴宇翔王审李晨光黄浙勇陆浩常书福钱菊英葛雷王齐兵颜彦樊冰张峰姚康马剑英黄东葛均波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即刻非支架节段内冠状动脉痉挛的临床特点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即刻非支架节段内冠状动脉痉挛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69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中记录且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支架植入后即刻非支架节段内冠状动脉痉挛患者共102例,选择同期接受支架植入但未发生冠状动脉痉挛且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患者共20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液学检查指标及平均植入支架数目和植入支架总长度。结果:冠状动脉痉挛组男性比例、高脂血症病史比例及目前吸烟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性粒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植入支架数目多于对照组植入支架总长度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即刻非支架节段内冠状动脉痉挛多发生于男性和吸烟患者,过多、过长的支架植入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慢性炎性反应可能在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戴宇翔李晨光黄浙勇陆浩常书福钱菊英葛雷王齐兵颜彦樊冰张峰姚康马剑英黄东葛均波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痉挛炎性反应
青年男性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瘤样扩张伴血栓形成一例被引量:1
2008年
患者男,23岁。因“阵发性胸闷、心悸40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0d夜间无明显诱因下突发胸闷、心悸,伴出汗、呼吸不畅,症状持续半小时左右,次日至外院心电图检查未发现异常,此后反复出现上述症状,入院前1周外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房性早搏,V2~V4导联QS型,ST段弓背向上抬高3~4mm,经治疗(具体不详)后,因症状无明显好转而至本院就诊,收治入院。
常书福钱菊英刘学波葛均波
关键词:血栓形成冠状动脉青年男性阵发性胸闷
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探讨冠状动脉血流缓慢(Slow coronary flow,SCF)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冠状动脉造影等特点,寻找SCF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TIMI血流帧计数法(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frame count,TFC)判断血流速度,入选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胸痛等心肌缺血症状于我院心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CAG)的SCF患者376例,对照组为同期行CAG证实无冠脉显著狭窄且血流正常的患者共300例。记录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血流速度。结果:慢血流组年龄低于对照组[(57.9±10.1)岁比(61.0±9.4)岁,p=0.006],男性比例和吸烟史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6.9%比42.0%,p<0.001和43.6%比24.0%,p<0.001)。慢血流组患者尿酸和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载脂蛋白A1(Apo-A1)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尿酸:(364±90)μmol/L VS.(327±92)μmol/L,p<0.001;甘油三酯:(1.86±1.14)mmol/L VS.(1.64±0.91)mmol/L,p=0.007;HDL-C:(1.10±0.25)mmol/L VS.(1.22±0.36)mmol/L,p<0.001;和Apo-A1:(1.12±0.21)g/L VS.(1.29±0.26)g/L,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甘油三酯、HDL-C和Apo-A1是预测慢血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adj值依次为2.966(95%CI:1.891-4.654,p<0.001),1.395(95%CI:1.139-1.707,p=0.001),11.178(95%CI:3.896-32.070,p<0.001)和0.010(95%CI:0.003-0.037,p<0.001)。结论:性别、甘油三酯、HDL-C和Apo-A1是预测慢血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杨虹波钱菊英黄浙勇娄逸常书福葛均波
关键词:冠心病血流缓慢
负荷心肌声学造影及斑点追踪显像评价猪冠状动脉不同程度微栓塞模型心脏收缩同步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评价潘生丁负荷实时心肌声学造影分析猪心肌不同程度微梗死后收缩同步性的价值。方法小型猪18只,随机分为3组,经心导管在冠状动脉前降支注入微栓塞球(A组:微球剂量5万,3头;B组:微球剂量12万,8头;C组:微球剂量15万,7头)。分别在基础状态和微栓塞后6h、1周行潘生丁负荷实时心肌声学造影(RT-MCE)检查。应用Philips Q-Lab8.1工作站分析栓塞相关节段即左室前壁和前间隔基底段和中间段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的环向应变、径向收缩速度和径向应变的峰值以及达峰时间。结果在静息状态下,没有检测到微栓塞对心脏收缩同步性的影响(P〉0.05);潘生丁负荷试验显示:微栓塞1周后,相关心肌节段的环向应变达峰时间延长(组间比较和组内比较,P〈0.05);而径向应变达峰时间从微栓塞后6h就表现为延长,并延续到1周后(P〈0.05)。结论潘生丁负荷RT-MCE能准确分析心肌血流灌注,微栓塞相关心肌节段环向应变和径向应变达峰时间延长。
程蕾蕾陈章炜舒先红马剑英钱菊英常书福陈永乐姚瑞明葛均波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二维斑点追踪显像
血管内超声指导左前降支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一例
2014年
患者男性,76岁,因反复胸闷不适半年余,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无肩背部放射样不适,与活动无明显关系,每次持续20 min左右,未予重视.2个月前,外出活动时再发胸闷不适,口服麝香保心丸不能缓解.在外院就诊,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心肌非对称性肥厚,收缩功能减弱,左心室下壁节段性活动异常,左心房轻度扩大,
戴宇翔李晨光陆浩常书福叶剑飞王审钱菊英葛均波
关键词: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左前降支超声指导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反复胸闷心电图示
实时心肌声学造影及组织多普勒显像评价猪冠状动脉不同程度微栓塞模型心脏收缩同步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采用实时心肌声学造影(RT-MCE)评价不同程度心肌微栓塞对心脏收缩同步性的影响。方法小型猪18只,随机分为3组,经心导管在冠状动脉前降支注入微栓塞球(A组,微球剂量5万,3头;B组,微球剂量12万,8头;C组,微球...
程蕾蕾陈章炜舒先红马剑英钱菊英常书福陈永乐姚瑞明葛均波
轻度冠状动脉微栓塞后血清TNF-α和cTnT的变化
陈章炜钱菊英马剑英常书福葛均波
冠状动脉内应用硝酸甘油和维拉帕米治疗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现象的效果被引量:23
2010年
目的研究硝酸甘油和维拉帕米对冠状动脉(冠脉)血流缓慢现象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64例因胸痛行冠脉造影证实心外膜主要冠脉血管无狭窄病变但血流缓慢的患者,根据治疗用药分为硝酸甘油组(35例)和维拉帕米组(29例);选取年龄、性别、心血管危险因素等匹配而冠脉血流正常的29例患者为对照组。冠脉血流缓慢定义为造影剂在3个心动周期内不能到达血管末端。硝酸甘油组患者于造影后经造影管冠脉内注入硝酸甘油100~400μg后重复造影至血流明显改善;维拉帕米组则注入维拉帕米100—400峭至血流明显改善。以TIMI帧计数(TFC)法定量评价冠脉血流,比较冠脉血流缓慢患者使用硝酸甘油、维拉帕米前后的TFC值和血流正常者的TFC值,以及两组冠脉血流缓慢患者分别使用硝酸甘油和维拉帕米后的TFC变化值。结果存在血流缓慢的前降支、回旋支、右冠脉的基础TFC值在维拉帕米组分别为78.3±19.4、57.2±14.6、56.9±12.5,硝酸甘油组分别为70.8±21.7、55.3±12.5、51.1±15.4,对照组三支血管的TFC值分别为29.2±4.4、23.1±3.5、19.7±1.8。维拉帕米组治疗后TFC值分别下降至37.7±9.3、31.5±11.3、24.6±4.4(与基础状态比较,均P〈0.01),硝酸甘油组治疗后TFC值分别下降至42.3±8.9、36.7±6.8、30.3±5.9(与基础状态比较,均P〈0.01);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而维拉帕米组用药前后的TFC变化值大于硝酸甘油组(均P〈0.05)。结论冠脉血流缓慢患者冠脉内注射维拉帕米的即刻治疗效果优于硝酸甘油,但两组患者冠脉血流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
常书福马剑英钱菊英舒先红葛均波
关键词: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硝酸甘油维拉帕米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