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汝吉
- 作品数:12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人民美术出版社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树立出版工作新风
- 1997年
- 常汝吉
- 关键词:职业道德建设出版工作者出版管理制度出版改革出版社管理
- 彪炳一甲子 璀璨新纪元
- 2011年
- 胡同内温馨的院落,承载着浓厚的艺术气息,获奖的优秀出版物,记述着一个甲子的辉煌;“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金字招牌.见证着对品牌的坚守.
- 常汝吉
-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文化事业艺术创作新中国
- 卷首语
- 2009年
- 过去的2008,是一个注定不会被人轻易淡忘的年份。那是涛澜汹涌、风云开阖的一年,前有雪,震灾害之悲.后有金融海啸之危。然而在坚强的中国人民面前,一切困难都只会成为前进的动力。奥运盛会更是圆了国人百年之梦,扬中华崛起之威,不亦壮哉!
- 常汝吉
- 关键词:卷首语金融海啸
- 滋兰树蕙 积稚成德
- 2009年
- 在北京的北总布胡同内,有一处静谧的院落。"斑驳的旧墙与缠绕的藤架,争春的玉兰与长青的云松相映成趣"——更重要的是流露出淡雅的,却又无处不在的艺术气息。这就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在建社的57年里,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中,始终坚守着一条时代的、人民的艺术之路。许许多多艺术专业的编辑和画家,倾其毕生心血,在这条艺术之路上奉献出婀娜多彩的时代画卷,他们铸就了新中国的艺术出版,也成就了人民美术出版社品牌的辉煌。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特出版此书,用以铭记历史,更是鼓励前行的动力,本文为常汝吉先生为本书所作之序。
- 常汝吉
- 关键词:艺术专业出版社品牌总布胡同新中国
- 开篇语
- 2011年
- 2011年是新世纪第二个10年的开端,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开始。更为有意义的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即将迎来60年的华诞。岁达甲子,一向是中国传统文化上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说明历史峥嵘、岁月如金的厚重与成熟。
- 常汝吉
-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沙龙中国文化建设栏目主持人
- 关于美术专业出版社经营管理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
- 2007年
- 包括美术、书法、摄影、设计等特点的图书在国外统称为艺术类图书,艺术类图书在国外图书市场是一个重要的分类,其规模和销售比重都不容小视。但在国内,艺术类图书以美术专业类图书为主.不仅内涵比较单一,而且在图书零售市场中只是一个很小的细分市场。据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调查,美术类图书2006年占整个图书零售市场码洋比重仅为2.32%。相比2006年全国有485家出版社涉猎美术题材而言,这个比重确实微不足道。
- 常汝吉
- 关键词:美术专业艺术类图书图书零售市场图书市场
- 艺术的宽容与张力 迎接人民美术出版社60周年寄语《中国艺术》
- 2011年
- 今年是人民美术出版社60周年华诞,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组建的第一家国家级专业美术出版机构,它对于新中国的文化贡献和艺术建树有目共睹。但也正是因为它代表国家艺术机构的形象,它也必须不断地守正出新、发展出新、敏锐出新。否则.不能及时适应和面对繁复多样的艺术现实,会将人民美术出版社推向边际化、边缘化.逐渐失去多年树立起来的权威话语权。
- 常汝吉
- 关键词:中国艺术宽容出版机构文化贡献艺术机构
- 见素抱朴 澄怀观道——读郑轩书法的气象
- 2012年
- 郑轩当年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一名学生,当时北师大文史专业名师云集,如启功、白寿彝、钟敬文、郭预衡等,这些名宿均亲自授课。由于名师效应,北师大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书法艺术的热爱形成了很浓郁的氛围。
- 常汝吉
- 关键词:澄怀观道启功书道书艺
- 刊首语
- 2011年
- 自《中国美术》创刊以来,虽然仅出版了三期,在美术界已经引起了关注。当今,国内"艺术品热"持续升温,这对于改善艺术创作者的创作和生存环境不无裨益,但资本力量的介入追求的是利润和价值,它可以创造艺术,也可以破坏艺术。浮躁是艺术创作的大敌,功利产生不了真正的艺术大师。而且,艺术拍卖市场的火爆与国外艺术发达国家相比匮缺得多的艺术画廊的冷清,说明真正艺术繁荣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 常汝吉
- 关键词:刊首语艺术品中国美术创造艺术艺术大师拍卖市场
- 关于全国美联集团的发展思路 2007年社长年会上的讲话
- 2007年
- 美联体发展20年问发展速度十分迅速,各方面在全国同类行业协会中相比较而言做得都非常不错,美联体各成员如何在兴盛的时期避免走到拐点,怎样在当前的状况下,适应新的形式,使事业越做越大,凝聚力越来越强,是我们今后工作中需要思考的一个要点。
- 常汝吉
- 关键词:国美社长行业协会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