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庄永敬

作品数:32 被引量:174H指数:7
供职机构:解放军421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晕船
  • 4篇手术
  • 4篇切除
  • 4篇外科
  • 4篇腹腔
  • 3篇医务
  • 3篇医务人员
  • 3篇诊治
  • 3篇腹腔镜
  • 3篇肠癌
  • 2篇胆囊
  • 2篇胆囊切除
  • 2篇医护
  • 2篇医护人员
  • 2篇医院船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原发性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机构

  • 9篇解放军第四二...
  • 8篇解放军第42...
  • 7篇解放军421...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军区联勤...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2篇庄永敬
  • 19篇吴桂荣
  • 15篇卢良声
  • 5篇吴新文
  • 5篇谢培增
  • 5篇洪加津
  • 4篇刘剑
  • 4篇彭燕文
  • 4篇汪先兵
  • 4篇王俊津
  • 4篇邓群峰
  • 3篇陈大军
  • 3篇曹云飞
  • 3篇于永扬
  • 2篇叶汉深
  • 2篇胡伟青
  • 2篇吴小超
  • 2篇王忠懋
  • 1篇陈勇伟
  • 1篇黄建强

传媒

  • 6篇海军医学杂志
  • 5篇华南国防医学...
  • 3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中华医学全科...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灾害救援...
  • 1篇第四届全军胃...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4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乙酰半胱氨酸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8例肝血管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n=6):对照组(C0)、NAC预处理组(PR)和NAC后处理组(PO),其中PR和PO组分别于肝门阻断前和开放后给予NAC 120 mg/kg。三组患者均于切皮前(T0)、肝门阻断开放后1 h(T1)及6 h(T2)抽血检测谷丙转氨酶活性(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并于肝门阻断开放后1 h(T1)取肝组织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及核因子κB(NF-κB)活性。结果肝门阻断开放后1 h(T1)和6 h(T6),各组的ALT和AST水平均明显高于肝门阻断前(T0)水平(P<0.01);与对照组相比,PR和PO组的MDA含量在肝门阻断开放后1 h(T1)明显减少(P<0.01),但NF-κB的活性仅在PR组显示有明显的降低(P<0.01)。结论 NAC预处理可有效防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抑制再灌注后NF-κB的启动激活有关。
庄永敬曹云飞薛蓬刘小红卢良生吴桂荣
关键词:N-乙酰半胱氨酸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丙二醛NF-ΚB
大肠癌术中淋巴显影的临床意义
2001年
目的 :了解术中淋巴显影对大肠癌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40例行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 ,在术中每例先后由医生探查和淋巴显影来判断肠系膜淋巴结转移情况 ,而后将术中判断的结果与术后病检结果比较 ,得出两种方法诊断的正确率。结果 :淋巴显影判断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的正确率为 88.2 % ,医生探查的正确率为 6 0 .0 % ,两组相差显著 (P<0 .0 5 )。结论 :提示术中淋巴显影对肠系膜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正确性比医生单纯探查高 。
吴桂荣汪金生吴小超庄永敬王俊津
关键词:结肠大肠肿瘤淋巴转移淋巴造影术
不同海况下重度海战伤海上救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 探讨海上环境对严重海战伤处理的影响,为提高海战救护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杂种犬60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码头组(码头环境)、海上一组(海上环境风力2~4级,浪高2~3 m,舰船摇摆度5°~10°)、海上二组(海上环境风力5~7级,浪高3~5 m,舰船摇摆度11°~25°),每组20只.海上一组、二组在航行中的医院船上进行实验,码头组在该海域码头救护所中进行实验.动物被制作成颅脑火器伤、开放性胸部伤、开放性腹部伤、下肢伤和烧伤模型,且先行海水浸泡处理,随后进行手术和海水浸泡伤常规处理.每组先后行不同部位手术20台次,每台次包括开颅术、剖胸术、剖腹术、下肢骨折内固定术、股动脉吻合术、气管切开术、静脉切开术和清创术.对3组的手术时间、手术质量及伤后3 d内动物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时间,码头组共300.6 min,海上一组共369.4 min,海上二组共426.3 min.海上一组手术时间比码头组长22.9%(P<0.01),海上二组比海上一组长15.4%(P<0.01).股动脉吻合术后,码头组1条血管不通畅,海上一组、二组分别有3条和5条血管不通畅.3 d内码头组动物的死亡率为35%(7/20),海上一组、二组分别为45%(9/20)和55%(11/20),海上二组死亡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 海上环境对手术时间、质量和动物死亡率有明显的影响.明确海上手术特点,提高外科医生海上手术的技巧和适应海上环境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质量、降低动物死亡率的关键.
谢培增汪先兵陈大军吴新文洪加津叶汉深刘剑庄永敬
关键词:海水浸泡伤
补体监测在肝癌病人诊断治疗中的意义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观察肝癌病人及肝癌术后病人血清补体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40例肝癌病人、15例肝癌术后病人、10例肝硬化病人及 2 6例正常人血清的C3 、C4 、CH50 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肝癌病人血清中的C3 、C4 、CH50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肝硬化组 (P <0 .0 1) ;而肝癌术后病人血清C3 、C4 、CH50 含量则接近正常水平 ,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血清补体的检测对肝癌的诊断、肝癌与肝硬化的鉴别诊断 。
吴桂荣周益盛庄永敬王俊津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硬化补体
医院船医务人员选择抗晕船方法的调查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调查不同出海次数和晕船程度医务人员选择抗晕船方法的差异。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对不同出海次数和晕船程度的221名医院船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性与女性医务人员在选择抗晕船方法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海≤5次与>5次的医务人员在选择抗晕船方法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中度、重度晕船医务人员在选择抗晕船方法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出海次数多和晕船程度轻的医务人员倾向于选择海上适应训练,出海次数少和晕船程度重的医务人员更倾向于选择药物预防。
吴桂荣庄永敬卢良声邓群峰彭燕文
关键词:医院船医务人员晕船
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特点及应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治疗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421医院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80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43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37例,以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不同时期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容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入院时,MAP组PLT和PC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PV和PDW则较对照组升高(P<0.05);SAP组与MAP组比较,PLT和PCT明显下降(P<0.01),而MPV和PDW显著升高(P<0.05)。治疗1周后,MAP组PLT和PCT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V和PDW降低(P<0.05);SAP组PLT和PCT较入院时明显升高(P<0.05,P<0.01),而MPV和PDW则明显降低(P<0.01,P<0.05)。MAP组常规治疗患者PLT和PCT低于UTI治疗患者(P<0.05),MPV和PDW无差异(P>0.05);SAP组常规治疗患者PLT和PCT亦明显低于UTI治疗患者(P<0.01,P<0.05),而MPV和PDW则明显高于UTI治疗患者(P<0.01)。结论AP患者血小板参数出现变化,SAP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较MAP患者明显。UTI可升高PLT和PCT,降低血小板的活性,对SAP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病情恶化的作用。
庄永敬于永扬吴桂荣卢良声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血小板乌司他丁
南沙守岛官兵疾病调查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了解南海守岛官兵患病情况,并分析疾病与该海区环境的关系,为南海守岛官兵平时疾病的防治提供有效方法。方法根据疾病分类,分别统计2004-01/2008-12月守岛部队守岛期间(岛上组)和驻陆地期间(陆地组)的门诊病例,结合相关资料分析南海守岛官兵的发病原因。结果守岛组前5位系统疾病为呼吸系统(23.3%)、运动系统(21.4%)、消化系统(10.8%)、皮肤(10.5%)和神经系统疾病(7.7%);陆地组前5位系统疾病为呼吸系统(20.4%)、运动系统(19.1%)、消化系统(12.5%)、皮肤(5.7%)和神经系统疾病(4.6%)。守岛组前5位疾病的发病率除消化系统外,其他明显高于陆地组。结论守岛官兵的多发病主要原因与南海高温、高湿和高盐环境有关。需进一步改善南海守岛部队平时的医疗条件,重视对多发病的防治研究。
谢培增卞玉和汪先兵庄永敬刘剑
关键词:疾病调查
基于CT数据肠系膜上动脉三维重建及解剖学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肠系膜上动脉(SMA)CT数据三维重建方法及相关解剖。方法:搜集140例患者64排螺旋CT腹部增强扫描数据,采用Mimics 10.01软件进行SMA三维重建,观察、测量3D模型中SMA的相关解剖学指标。结果:SMA 3D模型真实反映了其形态学结构,效果逼真,发现变异肝右动脉或肝总动脉来源于SMA者占9.3%(13例)。SMA与腹主动脉的夹角为(62.3±18.6)°;在左肾静脉水平,SMA与腹主动脉的距离为(1.2±0.5)cm。结论:SMA 3D模型能很好显示其解剖学特征,术前可提供患者的个体化信息,将其运用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卢良声庄永敬吴桂荣彭燕文邓群峰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三维重建
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外科诊治
目的: 探讨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治疗策略,进一步提高诊断及救治水平。 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8例60岁以上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
卢良声庄永敬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外科诊治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腹腔镜诊治腹部穿透伤11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腹部穿透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腹部穿透伤病人应用腹腔镜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人均在腹腔镜下明确诊断。腹腔镜探查阴性12例,占10.53%(12/114),术后住院(2.67±0.82)d,无术后并发症;腹腔镜或腹腔镜辅助下完成手术70例,占61.40%(70/114),术后住院(5.40±1.43)d,腹壁穿刺孔感染2例;中转剖腹32例,剖腹率28.07%(32/114),术后住院(9.69±3.48)d,切口感染2例,肠粘连1例,腹腔脓肿1例。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诊治腹部穿透伤,既可快速明确诊断,也可在腹腔镜下或腹腔镜辅助下处理部分损伤,从而降低剖腹手术率和避免阴性剖腹探查,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值得在腹部穿透伤中推广应用。
庄永敬吴桂荣王晓春
关键词:腹腔镜腹部穿透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