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应希慧

作品数:37 被引量:126H指数:7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丽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8篇消融
  • 18篇肝癌
  • 17篇射频
  • 16篇射频消融
  • 11篇植入
  • 10篇肿瘤
  • 10篇粒子植入
  • 10篇放射性
  • 9篇植入治疗
  • 9篇肝肿瘤
  • 8篇粒子植入治疗
  • 8篇疗效
  • 7篇细胞
  • 7篇放射学
  • 6篇栓塞
  • 6篇中晚期
  • 6篇中晚期肝癌
  • 6篇晚期
  • 6篇晚期肝癌
  • 5篇疗效分析

机构

  • 21篇丽水市中心医...
  • 12篇浙江大学
  • 7篇温州医科大学
  • 4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上海市肺科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苏州医本生命...

作者

  • 37篇应希慧
  • 26篇涂建飞
  • 25篇纪建松
  • 15篇张登科
  • 15篇吴发宗
  • 14篇赵中伟
  • 6篇陈丽
  • 5篇张登科
  • 4篇王海林
  • 4篇陈丽
  • 4篇宋晶晶
  • 3篇毛剑婷
  • 3篇黄旭芳
  • 2篇李芳
  • 2篇卢陈英
  • 2篇李爱武
  • 2篇范晓希
  • 2篇杨宏远
  • 2篇陈丽
  • 1篇徐民

传媒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第四届全国医...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护理与康复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介入放射...
  • 1篇2013浙江...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6
  • 12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ACE联合RFA及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巨块型肝癌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及^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直径≥10 cm的巨块型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我院临床或病理确诊的直径≥10 cm肝癌患者54例,分为对照组28例,行TACE+RFA治疗;联合组26例,行TACE+RFA+^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和临床控制率;所有患者随访1~37个月,采用Kaplan-Meier方法对两组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曲线的差异。结果:联合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1.5% vs. 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5,P=0.030)。联合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个月,高于对照组的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联合组的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6个月,联合组较对照组有延长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结论:对于直径≥10 cm的巨块型肝癌,TACE、RFA和125I放射性粒子三者序贯治疗在肿瘤无进展生存期、肿瘤缓解率方面较对照组治疗具有优势,实现了化疗栓塞、消融与局部放疗协同作用,不良反应小。
应希慧涂建飞陈丽张登科吴发宗纪建松
放射性粒子植入在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之后的差异性人群筛选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之后是否联合1251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适合人群及植入粒子之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
涂建飞陈丽应希慧吕秀玲纪建松
不同时间间隔的肝动脉化疗栓塞和射频消融联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预后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间隔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序贯治疗中晚期肝癌(HCC)的效果。方法回顾浙江大学丽水医院介入诊疗中心2012年2月—2017年12月99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了TACE和RFA序贯治疗。根据TACE和RFA的治疗间隔时间,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A组(0~5 d,30例)、B组(6~22 d,54例)和C组(>22 d,15例)。使用递归分割法选择最合适的TACE-RFA间期阈值,主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期(OS),次要研究终点为肿瘤无进展生存期(PFS)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结果末次随访时间为2020年12月30日。分析结果显示较长的TACE-RFA时间间隔与较差的OS相关:A组vs.B组,P=0.694;A组vs.C组,P=0.037;B组vs.C组,P=0.023。C组15例患者中,73.3%(11/15)的患者死亡。3组中位OS分别为32.3、34.1和23.2个月。结论TACE和RFA序贯时间间隔与患者预后有关,较短的时间间隔可以提高中晚期HCC患者的OS和PFS,但最佳的时间间隔仍需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确认。
应希慧赖林强陈丽杨宏远纪建松涂建飞
关键词: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术
原发性肝癌合并骨转移4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骨转移的诊断方法的综合运用和骨转移综合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肝癌骨转移的诊治方法及疗效。结果将ECT、MRI、CT多种检查联合应用全部患者骨转移得到确诊。采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骨转移灶供血动脉灌注及栓塞、双磷酸盐类药物及止痛等综合治疗后,患者疼痛均不同程度缓解,1年生存率55.6%(25/45),2年生存率28.9%(13/45),3年生存率13.3%(6/45),中位生存期13.4个月。结论肝癌合并骨转移采用多种检查手段可以提高诊断阳性率,介入、药物等综合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应希慧纪建松涂建飞张登科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骨转移瘤
126例青年肺癌患者临床特征、分子特征及预后分析
目前肺癌发病率近年来有不断上升趋势,尤其是40岁以下的青年人肺癌发病增加,但临床上对其认识不足,容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笔者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的126例40岁以下青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
应希慧李爱武
关键词:肺癌青年患者病理诊断生存期
文献传递
射频消融联合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10cm肝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与射频消融联合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10cm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临床或病理确诊≥10cm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54例,全部行肝动脉化疗...
应希慧纪建松涂建飞赵中伟张登科吴发宗宋晶晶陈丽
关键词:肝肿瘤射频消融疗效
文献传递
延续护理对分子靶向药物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干预对分子靶向药物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5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建立患者健康档案,组建延续护理干预小组,通过应用协同家属、医护合作模式进行个性化干预方法实施6个月延续护理干预,评估干预后患者遵医行为、皮肤反应分级、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52例患者遵医率94.2%,皮肤反应发生率48.1%,干预后6个月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干预前,其中5大功能量表及疼痛、恶心呕吐症状量表和整体生活质量干预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疲倦症状量表与腹泻、失眠、纳差、便秘、呼吸困难5个症状单项测量量表干预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济困难症状单项测量评分干预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延续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分子靶向药物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患者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
黄旭芳吴丽仙应希慧李芳陈淑霞毛剑婷
关键词:肺癌延续护理遵医行为生活质量
短期间隔的化疗栓塞和射频消融术联合治疗可提高BCLC-B、C期肝癌患者的总生存率
目的:探究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 B、C期肝癌(HCC)的最佳间隔时间。方法:对所有接受TACE和RFA治疗的BCLC B、C期肝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根据T...
涂建飞应希慧陈丽吕秀玲赵中伟范晓希赖林强卢陈英徐民纪建松
射频消融联合^(131)I-chTNT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RFA)联合^(131)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131)I-chTNT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射频消融组22例,射频消融+^(131)I-chTNT注射组(联合组)12例,随访时间5~48个月,评价其生存期和安全指标,包括肝损伤、骨髓毒性及甲状腺损伤等。结果联合组术后7d复查血红细胞、血小板未见明显下降,血白细胞指数略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7dALT、AST明显升高,TBIL轻微升高。与术前相比,ALT、AS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BI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查甲状腺功能,T_3、T_4、TSH、FT_3、F_4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联合组治疗术后1个月复查增强CT或增强MRI,其中CR2例,PR8例,SD1例,PD1例。联合组中位总生存期较单纯射频治疗组有延长的趋势(P=0.052)。结论对于中晚期肝癌,射频消融联合^(131)I-chTNT瘤内注射治疗中晚期肝癌是安全有效,未对肝功能、骨髓、甲状腺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但尚需大样本研究其不良反应。
张登科涂建飞纪建松应希慧吴发宗赵中伟
关键词:肝肿瘤射频消融放射免疫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严重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方法探讨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了解射频消融治疗肝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4年11月410例巴塞罗那分期为A、B期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504例次肝内病变射频消融治疗,回顾分析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然后总结分析其防治策略。结果504例次射频消融治疗,共出现穿刺损伤引起大出血2例,2例肿瘤靠近肝包膜。热消融损伤胆囊引起胆汁性腹膜炎1例,肿瘤最大径5cm,紧贴胆囊。针道消融不彻底引起针道肿瘤种植转移2例,1例位于肝包膜下;1例针道消融温度不够。肿瘤爆发生长2例,1例肿瘤部分位于肝包膜外,靠近门静脉;1例患者肿瘤最大径12cm,肿瘤血供丰富。肝脓肿2例,1例肿瘤靠近升结肠,1例合并糖尿病。热消融损伤引起结肠穿孔1例,肿瘤位于肝右后叶下段,毗邻升结肠。严重并发症发生比率为1.98%(10/504)。结论肝癌射频消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引起严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有穿刺直接损伤、热辐射损伤、肿瘤靠近大血管、肿瘤临近胆囊及肠腔、肿瘤血供丰富、穿刺道未经过正常肝组织、肝功能评分差、机体免疫力差、合并糖尿病等。术前评估患者基础情况、术中选择合适穿刺通道,如肿瘤靠近重要血管、肠腔、胆囊者控制消融范是避免及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张登科纪建松涂建飞赵中伟范晓希应希慧吴发宗宋晶晶陈丽杨伟斌
关键词:肝细胞消融技术手术后并发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