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玉洪
- 作品数:13 被引量:88H指数:6
- 供职机构: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持续质量改进在纠正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及甲状旁腺功能异常的作用。方法横断面调查了解2013年12月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21例MHD患者血清钙、磷、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情况,应用PDCA的方法[即计划(plan)、实施(do)、检验(check)、应用(act)],实施持续质量改进,为期6个月,观察经过持续质量改进后,MHD患者2014年6月的血钙、磷、钙磷乘积、iPTH指标,并与改进前对比。结果经过持续质量改进后,我院血透中心MHD患者血钙、磷、钙磷乘积、iPTH等各项指标的达标率均超过改进前。血钙平均水平由(2.13±0.23)mmol/L升至(2.22±0.23)mmol/L;血磷平均水平由(1.96±0.71)mmol/L降至(1.70±0.58)mmol/L;钙磷乘积平均水平由(51.58±18.49)mg2/d L2降至(46.65±16.20)mg2/d L2,iPTH平均水平由(440.82±427.00)ng/m L降至(361.40±340.70)n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
- 牟爱华赵建明庞玉洪张小翠
- 关键词:钙磷代谢血液透析达标率
- 临时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病原菌变化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药敏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导管相关感染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05月至2015年05月在本院通过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治疗的450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其中46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分析其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革兰阳性菌为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致病菌(66.7%),其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9.6%)、表皮葡萄球菌(15.7%)、溶血葡萄球菌(11.8%)、粪肠球菌(9.8%)为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林霉素、及头孢唑林等耐药率较高(耐药率〉79.3%);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较敏感(耐药率0~20.7%)。发现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在年龄(χ^2=5.985,P=0.045)、白蛋白水平(χ^2=8.535,P=0.017)、插管前抗生素使用情况(χ^2=5.865,P=0.046)、插管次数(χ^2=11.074,P=0.008)、导管留置时间(χ^2=11.861,P=0.004)、是否合并基础疾病(χ^2=11.264,P=0.007)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水平〈35g/L(OR 1.732,95%CI 1.042~2.995,P=0.018)、插管次数≥3次(OR 2.011,95%CI 1.084~3.123,P=0.011)、导管留置时间≥2周(OR 1.873,95%CI 1.108~2.921,P=0.010)及有基础疾病(OR 1.793,95%CI 1.075~2.863,P=0.013)为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影响因素有关,其致病菌主要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对常用抗生素普遍耐药,临床上应根据病原菌分布、药敏试验结果及相关危险因素,合理选用抗生素,同时积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 庞玉洪赵建明陈抗侵牟爱华毛界徐智会
- 关键词:血液透析静脉导管耐药性
- 高剂量缬沙坦对老年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患者血压、左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 2021年
- 目的探究高剂量缬沙坦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KD)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左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DKD伴高血压患者15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高剂量组接受160 mg/d的缬沙坦治疗,低剂量组接受80 mg/d的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左心功能和血清凝血酶调节蛋白(TM)、凝血因子Ⅷ(vWF)水平变化,观察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高剂量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患者的血清TM、vWF水平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剂量缬沙坦在控制DKD伴高血压患者血压方面具有良好疗效,并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清TM、vWF水平。
- 石薪李广银庞玉洪谷明军成艳
-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疾病高血压心功能血管内皮损伤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328例治疗体会
- 2017年
- 目的探讨适合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根治方案。方法 328例Hp阳性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接受三联疗法128例,四联疗法200例。分析三联及四联疗法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本组患者总Hp根除率为81.1%,其中三联疗法根除率为76.6%,四联疗法为84.0%,两种疗法Hp根除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28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主要包括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及过敏反应,两种疗法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接受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酐(Cr)与尿素氮(BUN)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标准剂量和疗程的三联或四联疗法均适合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Hp感染的根治。
- 蔡志岳庞玉洪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肾功能衰竭
- 以阴囊肿大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肝癌误诊1例分析
- 2002年
- 庞玉洪唐永忠罗代伟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误诊首发症状
- 外周血Th17细胞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Th17细胞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低危组(72例)、中危组(65例)和高危组(43例);按脓毒症患者临床结局将其分为存活组(148例)和死亡组(32例)。检测所有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白细胞介素-17(IL-17)及肌酐(SCr)水平,同时记录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情况,并进行组间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外周血Th17细胞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不佳的预测价值。结果不同危重组间外周血Th17细胞、IL-17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其中高危组最高,中危组次之,低危组最低。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IL-17、SCr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 05)。相关性分析显示,外周血Th17细胞与APACHEⅡ评分(r=0. 83,P <0. 05)、SCr水平呈正相关(r=0. 70,P <0. 05)。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Th17细胞诊断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 8%和82. 6%,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 856,95%CI为[0. 774,0. 921],均显著高于SC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4. 6%和70. 1%,AUC为0. 768,95%CI为[0. 669,0. 841],P均<0. 05)。结论外周血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其作为一项有效的评估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庞玉洪赵建明陈抗侵牟爱华毛界蔡志岳
- 关键词:TH17细胞脓毒症急性肾损伤预后
- 刺五加治疗神经衰弱23例
- 2002年
- 庞玉洪唐永忠易琼罗代伟
- 关键词:植物药病例分析刺五加神经衰弱
- 血清降钙素原联合白细胞介素-6对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白细胞介素-6(IL-6)对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行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置管的420例尿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75例与非感染组345例。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血清PCT及IL-6水平,比较感染组治疗前后PCT及IL-6水平的差异以及PCT与IL-6水平的相关性,评价其对早期诊断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价值。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PCT及IL-6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患者(P均<0. 05);经过相应抗感染治疗后,感染组血清PCT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 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PCT水平与IL-6呈显著正相关(r=0. 88,P <0. 05)。以PCT> 2. 98 ng/m L为阈值,对导管相关性感染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 7%和89. 0%;以IL-6> 35. 8 ng/L为阈值,对导管相关性感染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 3%和87. 0%; 2项指标串联诊断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4. 7%和91. 9%,ROC曲线下面积为0. 909,95%CI[0. 814,0. 948]。结论血清PCT和IL-6水平在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中明显升高,联合检测血清PCT和IL-6水平可作为早期诊断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有效指标。
- 蔡志岳庞玉洪左红炜
- 关键词: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导管相关性感染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达标情况221例分析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调查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磷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的达标情况,寻找存在的问题,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在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221例患者的血清钙、磷、钙磷乘积及i PTH的水平、达标率,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21例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磷、钙磷乘积和i PTH的达标率分别为43.89%、34.84%、59.27%、24.89%,4项指标均达标占11.31%(25例),4项指标均不达标占10.41%(23例)。分析显示,i PTH与透析龄、残余尿量、透析剂量相关。结论: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钙、磷及i PTH达标率很低,以高磷血症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尤其突出,在临床工作中需加强对钙、磷代谢紊乱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控制。
- 牟爱华赵建明庞玉洪张小翠
- 关键词:钙磷代谢甲状旁腺激素达标率
- 285例肾活检临床病理类型及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了解该院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85例肾活检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285例肾活检患者中,男女比例0.79∶1.00,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其病理类型前3位是IgA肾病(35.68%)、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7.23%)、微小病变(15.49%);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前3位是狼疮性肾炎(31.82%)、紫癜性肾炎(18.18%)、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15.15%)。结论该院肾小球疾病女性患者稍高于男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主要的肾小球疾病,IgA肾病最多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狼疮性肾炎最多见。
- 庞玉洪陈抗侵杨梅
- 关键词:肾活检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