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硬膜
  • 7篇硬膜外
  • 7篇麻醉
  • 5篇手术
  • 5篇病人
  • 4篇硬膜外麻醉
  • 3篇硬膜外阻滞
  • 2篇胸段
  • 2篇胸段硬膜外
  • 2篇胸段硬膜外阻...
  • 2篇七氟醚
  • 2篇七氟醚麻醉
  • 2篇气管
  • 2篇抢救
  • 2篇肿瘤
  • 2篇卵巢
  • 2篇卵巢癌
  • 2篇开胸
  • 2篇开胸手
  • 2篇开胸手术

机构

  • 7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10篇康华
  • 3篇林鹰
  • 3篇李权义
  • 3篇王国年
  • 2篇杨光
  • 2篇赵海芳
  • 2篇修萍
  • 2篇齐淑华
  • 1篇李滨滨
  • 1篇杨剑波
  • 1篇黄宁
  • 1篇李海波
  • 1篇杨庆国
  • 1篇周权
  • 1篇孙国强
  • 1篇李伟
  • 1篇郑方
  • 1篇姜丽华
  • 1篇齐玉华

传媒

  • 4篇黑龙江医学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冶金医药情报
  • 1篇中国麻醉与镇...

年份

  • 2篇2002
  • 6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胸段硬膜外阻滞加七氟醚麻醉对开胸手术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00年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胸段硬膜外阻滞加七氟醚麻醉对开胸手术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根据胸段硬膜外腔注入 1 33%利多卡因 - 0 1 6 %地卡因混合液剂量的不同 ,随机将病人分为A、B、C、D  4组 ,每组 1 0例。A组为对照组单纯七氟醚麻醉 ,B、C、D组硬膜外腔在诱导前 1 0min分别注入 5ml、1 0ml、1 5ml利地混合液。结果 :单纯七氟醚麻醉 (A组 )插管和拔管时血压明显高于麻醉前 (P <0 0 1 )和硬膜外组。术中血压平稳 ,但心率明显高于麻醉前 (P <0 0 1 )和硬膜外组 (P <0 0 1 )。硬膜外组在诱导后及术中心率保持平稳与麻醉前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对于开胸手术病人 ,施行硬膜外阻滞加七氟醚麻醉 ,硬膜外腔用药量不宜过多 ,5~ 1 0ml血液动力学较稳定。
李权义康华杨光
关键词:麻醉七氟醚病人开胸手术人血胸段硬膜外阻滞
低温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用于急诊剖宫产术
2000年
程平瑞黄政通康华
关键词:利多卡因剖腹产硬膜外麻醉
尼卡地平在围气管插管期维持血流动力学
2000年
目的为在气管插管时减轻心血管应激反应和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选出尼卡地平的理想剂量。方法45例(ASA-Ⅰ、Ⅱ)乳腺肿瘤切除病人随机分为 3组,每组 15例。在喉镜窥视前 3min,分别静注生理盐水 10ml(组Ⅰ)或厄卡地平15μg·kg-1(组Ⅱ)或30μg·kg-1(组Ⅲ),麻醉诱导药为:芬太尼2.0μg·kg-1、异丙酚1.5mg·kg-1(不少于30s)。气管插管一次完成。记录麻醉前(T0),静注尼卡地平或生理盐水后2min,静注琥珀胆碱前(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3min(T3)、5min(T4)、10min(T5)所测定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①组Ⅱ和组Ⅲ的MAP在静注尼卡地平后T1比麻醉前T0均有明显下降(P<0.05;P<0.01),其中,组Ⅲ的MAP比组Ⅱ下降明显(P<0.05)。此期,组Ⅱ和组Ⅲ的HR均有显著增加(P<0.05;P<0.01),其中,组Ⅲ的HR比组Ⅱ增加更显著(P<0.01)。②组Ⅱ和组Ⅲ的MAP在插管后T2与麻醉前T0比较,无显著差异。组Ⅰ的MAP升高显著(P<0.01)。其中,组Ⅱ和组Ⅲ与组Ⅰ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静注尼卡地平15μ?
康华王国年修萍
关键词:气管插管尼卡地平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
成功抢救ARDS病人1例报告
2002年
杨剑波李滨滨姜丽华齐淑华康华林鹰王国年
关键词:气管切开病例报告抢救ARDS
浅谈如何防止恶性肿瘤病人术中大出血的配合体会
2000年
赵海芳康华李权义
关键词:恶性肿瘤病人术中大出血并发症抢救护理心脑血管手术时间
0.4%与0.5%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行乳腺癌根治术效果的比较被引量:1
2002年
安文玉黄宁康华
关键词: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乳腺癌
七氟醚麻醉加硬膜外阻滞对开胸手术儿茶酚胺及循环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1999年
探讨七氟醚麻醉加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开胸手术儿茶酚胺及循环功能的影响。选择24例择期开胸手术ASA1~2 级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吸入麻醉(A 组),七氟醚麻醉加胸段硬膜外阻滞(B组) 。手术60min 和气管拔管后10min 时A 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与麻醉前比均明显增高(P<0-05),B组无明显增高( P> 0-05),组间比较B组NE均低于A组(P> 0-05)。两组血浆肾上腺素(E) 与麻醉前比均无明显增高( P> 0-05)。手术30min 时B组MAP比麻醉前明显降低(P<0-05)。认为七氟醚麻醉加硬膜外阻滞可减轻开胸手术所致的儿茶酚胺分泌增高,是开胸手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王国年康华赵海芳李海波孙国强郑方
关键词:七氟醚胸段硬膜外阻滞儿茶酚胺开胸手术
轻剂量—慢排水—高输液在晚期卵巢癌腹水病人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1991年
50例晚期卵巢癌合并大量腹水病人,按硬膜外麻醉用药量,排放腹水速度及输液速率分为3组:Ⅰ组重剂量—快排水—低输液、Ⅱ组轻剂量—慢排水—低输液、Ⅲ组轻剂量—慢排水—高输液,经观察与临床证实,Ⅲ组的血压下降值明显小于Ⅰ、Ⅱ组(P<0.001),并收到病人术中循环功能稳定的可靠效果。
周权林鹰于文治修萍齐淑华康华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卵巢肿瘤
全文增补中
老年与中年病人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的比较
2000年
目的:观察老年与中年病人应用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方法:选择65岁以上与45岁以下两组开胸或上腹手术病人各20例,手术后用0.125%布比卡因与芬太尼(5μg/ml)混合液PCEA镇痛,单次给药剂量4ml,镇定时间15min。结果:两组病人术后镇痛的效果无差异;老年组的注药次数和用药总量显着低于中年组;老年组的镇静评分高于中年组。结论:施行PCEA术后镇痛时应考虑年龄因素,对药物浓度和给药剂量宜作相应的适当调整。
林鹰杨庆国杨光康华李伟李权义
关键词:老年病人中年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
全文增补中
卵巢癌合并大腹水手术的麻醉处理(附24例病例分析)
2000年
目的 观察二点穿刺硬膜外麻醉对卵巢癌合并大腹水病人的麻醉效果。方法 24例卵巢癌合并大腹水病人,予术前肌注安定10mg,均采用二点硬膜外麻醉。T_(12-1)↑穿刺置管及L_(3、4)↓穿刺成功后一次性注入0.375%布比卡因10ml。于T_(12-1)↑硬膜外导管中注入1.33%利多卡因及0.16%丁卡因混合液(含1:20万肾上腺素)。麻醉平面控制在T_5以下。术中根据出血量适时输入代浆血及晶胶体液,术中出现明显低血压反应者,快速输液并静注麻黄碱,以保持循环的稳定。结果 24例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无1例并发症出现。结论 (1)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改善病人状况。(2)确保麻醉效果满意。(3)放腹水应缓慢。4.密切监测,适时适量输血输液。
齐玉华康华姜丽华
关键词:卵巢癌硬膜外麻醉腹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