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映烨
- 作品数:28 被引量:122H指数:7
- 供职机构:云南中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中医本科毕业生实践能力追踪调查对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以云南中医学院中医类相关专业(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近三届(2010-2012年)的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追踪调查毕业生实践能力,了解中医类本科毕业生实践能力的现状,分析其形成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指导在校生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和修订,构建毕业生质量追踪调查与在校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互动机制,大力推进中医本科教学改革。
- 廖映烨张运邰先桃陈林兴刘海静何琪凌娴杨叶娇段必双
- 关键词:中医药本科毕业生教学改革
- 推拿康复治疗脑性瘫痪的炎症细胞因子调节机制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探讨推拿康复治疗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的机制。方法选择30例痉挛型小儿CP患者采用选择性脊柱推拿康复疗法进行治疗,同时设立10名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使用统一的观察量表观察病人的肌痉挛程度、关节活动度和7项疗效评估情况,疗程结束后进行统计分析。分别采集治疗前、治疗3m后各CP患者和健康者的外周血3mL,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炎症细胞因子与受体PCR芯片进行基因表达检测,绘制基因表达谱,筛选有表达差异的基因。外周血离心取血清,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0蛋白表达。结果治疗后患儿肢体的肌痉挛程度和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项疗效评估有效率为90.00%,表明推拿康复疗法对CP取得较好的疗效。基因芯片检测结果表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治疗前CP患者组表达上调的促炎性反应细胞因子与受体基因有7个,表达下调的抗炎细胞因子与受体基因有6个。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m后CP患者组中表达上调的抗炎细胞因子与受体基因有4个,下调的促炎细胞因子与受体基因有6个。ELISA检测结果发现,治疗前CP患者组外周血血清中TNF-α和IL-6蛋白水平都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IL-10蛋白水平都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m后CP患者组血清中TNF-α和IL-6蛋白水平都明显降低,IL-10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治疗前CP患者组血清中TNF-α/IL-10和IL-6/IL-10比值均显著升高(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m后CP患者组血清中TNF-α/IL-10和IL-6/IL-10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CP患者存在促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上调和抗炎症细胞因子基因表达下调,这可能是CP患者机体中出现高促炎性反应状态的原因和发
- 邰先桃丁建伟杨晓娇华金福廖映烨贾杰吴金峰彭正羽熊磊
- 关键词:脑性瘫痪单个核细胞基因芯片酶联免疫吸附
- 观察针刺颈三针对颈椎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颈三针对颈椎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针刺颈三针(天柱、百劳、大杼),并通过经颅多普勒对针刺前后基底动脉(BA)及左右椎动脉(LVA、RV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观察。结果:针刺颈三针对颈椎病椎基底动脉高流速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有显著的即时调节效应(TCD参数Vs、Vm均P<0.05)。结论:针刺颈三针能双向调节颈椎病所致的血流动力学紊乱,纠正血流动力学的异常。
- 廖映烨钟春萍李宁
- 关键词:颈三针颈椎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
- 浅析《针灸甲乙经》之郄穴的价值被引量:13
- 2017年
- 《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文中首载了十六郗穴的名称并厘定在人体的分布、刺灸的方法及主治病证。通过浅析《针灸甲乙经》中之郄穴,阐述郄穴在临床中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王鲽石瑜吴志明廖映烨单娥仙
- 关键词:《针灸甲乙经》
- 基于中医本科毕业生质量追踪调研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被引量:11
- 2019年
- 此文基于对云南中医学院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三个医学类专业2010-2012届本科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的反馈信息,对云南中医学院医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总结,对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革,为构建毕业生质量追踪调查与在校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互动机制提供了实证依据,进一步推进了中医本科教学改革。
- 邰先桃刘海静廖映烨张运张骞何琪凌娴杨叶娇段必双陈林兴
- 关键词:本科毕业生教学改革
- 炎症细胞因子在小儿脑瘫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5
- 2014年
- 就脑瘫(CP)中相关炎症细胞因子(如NF-κB,IL-6,IL-8,TNF-α等)的作用与调节机制进行较为详细的综述,对阐明CP发生、发展机制和寻求有效干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 廖映烨邰先桃熊磊
- 关键词:脑瘫炎症细胞因子小儿
- 中医本科毕业生科研能力追踪调查对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通过追踪调查我院中医类相关专业(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本科毕业生的科研能力,了解中医类本科毕业生科研能力的现状,分析其形成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指导在校生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和修订,构建毕业生质量追踪调查与在校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互动机制,大力推进中医本科教学改革。
- 刘海静邰先桃张运陈林兴廖映烨何琪凌娴
- 关键词:本科毕业生教学改革
- 近10年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概况被引量:2
- 2010年
- 为体现近10年来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概况,整理2000~2010年相关文献,从临床治疗方面进行归纳阐述,认为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多样,且大多疗效满意,但在临床疗效评定标准、研究方法及内容、治疗选穴的规范化等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 廖映烨赖新生
- 关键词:针灸椎动脉型颈椎病
- 平腕立指针刺手法探讨被引量:3
- 2014年
- 针刺手法是获得针灸疗效的关键技术。在总结近三十年从事刺法灸法学教学和临床针灸医疗经验基础上,笔者创立"平腕立指针刺手法"。该法是将刺手指力腕力融为一体,自然衔接,运针自如,组合操作提插捻转手法的一种针刺方法。为了突破目前针刺手法研究中提插和捻转单独研究的局限,笔者拟对"平腕立指手法"进行客观的量化研究,为教学临床及科研提供手法量化依据,并为针刺手法与针刺效应的相关性提供科学依据。
- 高昆廖映烨张运刘海静陶静
- 从附子的运用谈经方的药物用量被引量:3
- 2010年
- 中医有"不传之秘在药量"的说法,即中药的用量关系到疗效的好坏。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中药药量一疗效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笔者从历代医家对附子的认识和运用经验来进一步展开讨论经方的药量问题。1历代医家对附子的认识附子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侧根(子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于下品:"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温痿躄,拘挛,脚痛,不能行步。"附子味辛甘,性热,有大毒,功效为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本草经读》谓附子"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主要用于用于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
- 李宁廖映烨
- 关键词:生附子经方回阳救逆神农本草经明代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