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艳霞
- 作品数:47 被引量:222H指数:9
- 供职机构:天津市南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清热利湿方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黏膜、TA及NF-κBP65蛋白表达的影响
- <正>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方治疗湿热型渍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动物实验探讨清热利湿方对湿热型UC模型小鼠结肠黏膜、TA及NF-κBP65蛋白表达,阐明清热利湿方作用机理。
- 弓艳霞武文静唐艳萍
- 关键词:清热利湿方湿热型NF-ΚBP65
- 文献传递
- 应激对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食管粘膜及血流的影响
- 目的:察应激对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食管粘膜及血流的影响,探讨心理因素在反流性食管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应激组、模型组、模型+应激组,每组15只。采用改良部分贲门...
- 王瑞唐艳萍弓艳霞刘思邈康丽丽
-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粘膜血流
- 文献传递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索对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作用及临床验证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的核心药物、组方规律和核心组合,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万方、维普、中国知网中中医药治疗RE的相关文献,筛选并建立方剂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进行用药规律挖掘。并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就诊于南开医院的RE患者60例,以筛选出的核心对药为基础进行辨证施治,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筛选出治疗RE相关方剂101首,涉及中药133种,涉及的主要证型为肝胃郁热证、肝胃不和证、寒热错杂证。肝胃郁热证相关方剂,黄连、吴茱萸、半夏、甘草、柴胡使用频率较高,对药“黄连-吴茱萸”出现频率较高;肝胃不和证相关方剂,柴胡、甘草、白芍、半夏、黄连使用频率较高,对药“白芍-柴胡”出现频率较高;寒热错杂证相关方剂,干姜、黄连、黄芩、半夏使用频率较高,角药“干姜-黄连-黄芩”出现频率较高。用以上核心对药对RE患者三大主要证型进行辨证论治,给予8周的中药治疗后,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及残余压明显升高(P<0.05),平均远段收缩积分(DCI)值明显升高(P<0.05),Demeester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临床RE以肝胃郁热证、肝胃不和证和寒热错杂证多见,中医药防治RE主要从肝胃论治,治法以疏肝泄热、和胃降逆为主,用药多辛苦合用、寒温并调。“黄连-吴茱萸”、“白芍-柴胡”、“干姜-黄连-黄芩”分别为上述不同证型的核心对药或角药,治疗RE的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 郭政唐艳萍史欣刘磊刘思雨刘琰弓艳霞杨磊
-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数据挖掘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 寡肽转运蛋白1在原发性肝癌的表达及基于其为载体的阿霉素靶向抗肝癌的实验研究
- 本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PEPT1在HCC的表达及靶向转运药物的功能研究目的:探讨PEPT1在人肝癌细胞系及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PEPT1的药物转运性能。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和组织芯片技术免...
- 弓艳霞简序刘茜李朝霞张庆瑜
- 关键词:阿霉素肝癌靶向治疗减毒增效
- 活血通降方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食管黏膜NF-κB/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被引量:17
- 2021年
- 目的:观察活血通降方对反流性食管炎(RE)大鼠模型食管黏膜NF-κB/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RE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造模组、西药组、中药组4组。对照组不处理,正常饲养;余3组采用改良部分贲门肌切开加外置幽门部分结扎术进行RE造模。术后14 d,造模组予0.9%生理盐水灌胃,西药组予西药悬浊液(奥美拉唑、铝碳酸镁及多潘立酮)灌胃,中药组予中药混悬液(活血通降方)灌胃,均治疗14 d。灌胃第7、14天,各组处死半数大鼠,观察食管下端黏膜大体及病理评分变化,并进行p38MAPK、NF-κBP65免疫组化染色,取血清检测白细胞介素(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结果:治疗第7天,西药组和中药组食管黏膜大体及病理评分降低,与造模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西药组和中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西药组和中药组食管黏膜大体及病理评分进一步降低,与造模组相比,差异更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和中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造模组与对照组对比,p38MAPK及NK-κB免疫组化染色、血清IL-6及TNF-α表达显著升高(P>0.01),治疗第7、14天,西药组和中药组上述检测内容表达低于造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和中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降方可以有效改善食管黏膜炎症反应,抑制p38MAPK/NF-κB炎症信号通路,减少炎性因子的产生,通过控制RE免疫炎症可治疗RE,且疗效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
- 刘磊唐艳萍弓艳霞刘茜崔青敏
-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P38MAPK
- 中药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小鼠NFκB p65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探讨清热利湿方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不同时段结肠黏膜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蛋白表达及相关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80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造模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灌肠法配合饮食加环境复合法建立小鼠湿热型UC模型,术后西药组予以美沙拉嗪灌肠,中药组予以清热利湿方灌肠;第3 d、7 d每组各取10只小鼠观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gA、黏膜sIgA水平,结肠黏膜NFκB p6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造模组TNF-α、IgA、黏膜sIgA水平升高,NFκB p65蛋白表达增加,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与造模组相比,中药组、西药组TNF-α、IgA、黏膜sIgA、NFκB p65蛋白表达下降(P<0.01);中药组与西药组相比,给药3 d,上述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给药7 d,中药组TNF-α为(240.16±16.24)pg/mL、IgA为(161.46±28.75)ng/mL、黏膜sIgA为(18.25±2.20)μg/mL、NFκB p65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3.3%,较西药组TNF-α(290.58±18.33)pg/mL、IgA(184.90±33.23)ng/mL、黏膜sIgA(20.86±1.84)μg/mL、NFκB p65蛋白表达阳性率(55.6%)明显降低(P<0.05)。结论:湿热型UC动物模型造模成功,清热利湿方治疗湿热型UC疗效肯定,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 p65蛋白表达、降低TNF-α、IgA、黏膜sIgA水平等相关免疫指标有关,随疗程增加,中药疗效优于西药。
- 刘思邈唐艳萍武文静弓艳霞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清热利湿核转录因子ΚBP65IG
- 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研究
- 目的:①描述I型AIH的临床特点,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病理、影像学特点、并发症、预后等;②分析淋巴结肿大患者的病例特征并探讨可能形成原因;⑦评价AIH和糖尿病(DM)的相关性,探讨肝源性糖尿病(HD)...
- 弓艳霞
- 关键词:免疫性肝炎自身抗体谱细胞病理学
- 文献传递
- 21010例反流/烧心症状患者流行病学特点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 目的:回顾性研究反流/烧心症状患者的病因、流行病学、中医证候特点,并进行心理评价,探讨心理因素对该类疾患的影响,为临床鉴别真假反流、加强心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反流/烧心症状就诊于消...
- 唐艳萍刘丽娜李培彩刘茜魏晓东弓艳霞刘莹杨莉
- 关键词:功能性食管炎流行病学特点中医证候分布
- 文献传递
-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病机及治疗进展
- 目的:总结归纳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病机,阐述针对病机的治疗进展,以期指导临床。方法:收集国内外溃疡性结肠炎病机及治疗最新研究进展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溃疡性结肠炎病机尚未完全阐明,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溃疡性结肠炎以遗...
- 弓艳霞唐艳萍牛薇刘思邈徐阳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病机
- 文献传递
- 应激对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应激对反流性食管炎(RE)模型大鼠食管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应激对RE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应激组、模型组、应激模型组,每组15只。采用改良部分贲门肌切开术加外置幽门部分结扎术制备大鼠RE模型。造模后7 d,应激组和应激模型组采用束缚水浸方法行应激实验。实验结束后,观察各组食管下段黏膜病理改变,并检测单位面积内肥大细胞(MC)数量、脱颗粒率及黏膜SIg A、血清Ig 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食管下段黏膜肉眼观察及病理表现积分均增加,MC数量[(14.25±1.26)个]及脱颗粒率[(31.07±7.53)%]均升高,黏膜SIg A[(44.86±8.13)mg/L]、血清Ig A[(13.64±4.19)×10-2g/L]水平均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应激模型组食管下段黏膜肉眼观察及病理表现积分升高(P<0.05),MC数量[(24.91±1.93)个]及脱颗粒率[(48.60±5.22)%]升高,黏膜SIg A[(31.61±7.29]mg/L)、血清Ig A[(5.73±4.04)×10-2g/L]水平下降(P<0.01)。结论:应激加重RE模型大鼠食管黏膜损伤,其机制可能包括影响机体免疫功能。
- 康丽丽唐艳萍王瑞刘思邈弓艳霞
-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肥大细胞免疫球蛋白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