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东旭

作品数:4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甘肃有色地质勘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西秦岭
  • 2篇矿床
  • 1篇盆地
  • 1篇前陆
  • 1篇前陆盆地
  • 1篇钼矿
  • 1篇钼矿床
  • 1篇晚古生代
  • 1篇温泉钼矿床
  • 1篇陆盆
  • 1篇金矿
  • 1篇金矿床
  • 1篇矿床类型
  • 1篇古生代
  • 1篇斑岩
  • 1篇斑岩型
  • 1篇斑岩型钼矿
  • 1篇斑岩型钼矿床
  • 1篇成矿
  • 1篇成矿作用

机构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甘肃有色地质...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3篇张东旭
  • 2篇程彧
  • 1篇宋耀辉
  • 1篇卢哲
  • 1篇田继孝
  • 1篇李楠
  • 1篇邱昆峰

传媒

  • 2篇矿产与地质
  • 1篇岩石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03
  • 1篇200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李坝式金矿床成矿作用及矿床类型探讨被引量:8
2003年
李坝式金矿床成矿作用过程分为成矿元素初始富集期和构造叠加热液改造成矿期,岩浆活动主要是通过改变矿床地质体物化条件而促进矿化体的形成,并有部分岩浆物质参与成矿。该矿床与国内外经典卡林型金矿床具有较大的可比性,但是由于缺乏低温矿物组合以及与岩浆活动的亲密性证据,该矿床应属广义上的卡林型金矿床。
程彧卢哲张东旭田继孝
关键词:金矿床成矿作用矿床类型
西秦岭温泉钼矿床成矿作用时限及其对斑岩型钼矿床系统分类制约被引量:15
2014年
斑岩系统是一个涉及岩浆和热液作用的复杂系统,建立精细的斑岩系统成因模型对于寻找更为丰富的金属矿产尤为重要,成矿作用时限是建立成因模型和指导矿产勘查的关键。温泉钼矿床是西秦岭造山带内与晚三叠世花岗岩有关的斑岩型钼矿床,其在西秦岭造山带的独特发育蕴含印支期斑岩成矿作用、大陆地壳演化及矿产勘查关键科学问题。钼矿体主要赋存于温泉复式岩体Ⅱ单元和Ⅲ单元的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和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钼以细脉和浸染状矿化形式产出。赋矿岩石单元锆石U-Pb年龄为224.6±2.5Ma到216.2±1.7Ma,Ⅱ和Ⅲ单元分别侵位于~223Ma和~217Ma,持续约8Myr。辉钼矿Re-Os年龄为212.7±2.6Ma到215.1±2.6Ma,暗示晚三叠世钼成矿作用与花岗质岩浆作用密切时空关系,且成矿年龄稍晚,反映钼矿化主要发生在岩浆作用晚期阶段。成岩、成矿作用发生于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全面对接后秦岭造山带构造体制由碰撞到后碰撞的转折阶段,响应南秦岭变质变形、勉-略洋盆闭合及大别-苏鲁超高压岩石板片折返统一地质事件。黑云母K-Ar年龄为207~226Ma,可能反映~223Ma和~208Ma的岩体冷却事件和~216Ma的岩浆-热液成矿作用。锆石U-Pb、辉钼矿Re-Os和黑云母K-Ar多元同位素定年系统准确刻画岩体侵位、热液成矿与冷却事件上有所重叠,岩浆-热液分异演化充分,且具有较高的冷却速率,精确厘定温泉斑岩系统岩浆活动的"多期性"(复式岩体)、成矿事件的"瞬时性"(~214Ma)和成矿作用的"持续性"(~8Myr)。同时,系统对比全球典型斑岩钼(铜)矿床成矿动力学背景,细化分类方案,即产于挤压背景的大洋俯冲和大陆碰撞环境矿床及产于伸展背景的后碰撞、陆缘弧后和板内裂谷环境矿床。明确在大洋俯冲→大陆碰撞→后碰撞→板内裂谷旋回的四个阶段均可以产生规模的斑岩型钼
邱昆峰李楠Ryan D TAYLOR宋耀辉宋开瑞韩旺珍张东旭
关键词:斑岩型钼矿床温泉钼矿床西秦岭
西秦岭礼岷前陆盆地构造演化及变形分析被引量:7
2002年
礼岷盆地是晚古生代在扬子板块北缘被动陆缘之上发育起来的前陆盆地。该盆地经历了早期的深海—半深海复理石沉积和晚期的陆相磨拉石沉积 ,其演化过程中主要遭受了三期构造变形 ,即 :早期固态塑性变形 ,中期区域褶皱及走滑变形和晚期逆冲推覆。
张东旭程彧
关键词:前陆盆地晚古生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