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乐鸣

作品数:74 被引量:133H指数:6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十五”重点攻关项目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主题

  • 32篇肿瘤
  • 19篇乳腺
  • 15篇乳腺癌
  • 15篇腺癌
  • 15篇基因
  • 11篇乳腺肿
  • 11篇乳腺肿瘤
  • 11篇腺肿瘤
  • 11篇分子
  • 9篇蛋白
  • 9篇切缘
  • 8篇克隆
  • 8篇肠癌
  • 7篇手术
  • 7篇胃肠
  • 7篇恶性
  • 7篇恶性肿瘤
  • 7篇Β亚基
  • 6篇胃癌
  • 6篇胃肠道

机构

  • 35篇宁波市第二医...
  • 23篇宁波市第一医...
  • 17篇宁波大学
  • 9篇上海医科大学...
  • 3篇浙江省宁波市...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宁波大学医学...

作者

  • 73篇张乐鸣
  • 21篇刘东海
  • 12篇张顺
  • 11篇董虹
  • 9篇金百祥
  • 8篇柯孔亮
  • 6篇陈少茂
  • 4篇李旭军
  • 4篇卓志红
  • 3篇毛国庆
  • 3篇周建良
  • 3篇张怡
  • 3篇李孝麟
  • 3篇郭宇
  • 3篇张更荣
  • 3篇朱挺
  • 3篇鲁杨
  • 2篇吴海滨
  • 2篇方雷
  • 2篇周建良

传媒

  • 14篇现代实用医学
  • 4篇浙江医学
  • 4篇宁波大学学报...
  • 4篇宁波医学
  • 3篇肿瘤研究与临...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实用肿瘤杂志
  • 2篇浙江省第二十...
  • 2篇中国科协首届...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级医刊
  • 1篇中国肿瘤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上海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3
  • 4篇2002
  • 4篇2001
  • 7篇2000
  • 5篇1999
  • 3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
2002年
张乐鸣
关键词:乳腺癌辅助化疗手术
CD44V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09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CD44V6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7例乳腺癌中CD44V6蛋白的表达。结果67例乳腺癌中CD44V6表达总阳性率为62.7%。不同年龄、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患者CD44V6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有无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癌基因erbB2/neu的表达产物HER2表达患者CD44V6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检测乳腺癌中CD44V6的表达水平,对判断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复发转移潜能,对患者术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有一定参考价值。
陈旭东张乐鸣
关键词:乳腺肿瘤CD44V6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以该室克隆的PCRⅡ hCGβ载体为模板 ,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G5中使hCGβ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高效表达。方法 :改变部分hCGβ序列 ,得到重组PG5 hCGβ载体 ,经序列分析证明 ,再转化到表达菌BL2 1中表达 ,所得包涵体经过柱纯化 ,复性 ,免疫发光分析和动物试验测定其活性。结果 :经SDS PAGE电泳在 18kD左右有一条明显的新增蛋白带 ,与预期的分子量相符 ,并用Western印迹证实 ,rhCGβ约占菌体总蛋白的 10 % ,活性为 7.8U mg。 结论 :重组hCGβ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较高水平的表达。且经复性后有较高的免疫活性和生物活性。
张乐鸣刘东海董虹张顺
关键词:大肠杆菌
胃肠恶性肿瘤及其切缘组织中p53基因突变和p53蛋白表达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及其切缘组织中p5 3基因突变和 p5 3蛋白表达与手术切缘的安全性关系。 方法 用PCR -SSCP和免疫组化S -P方法检测 2 0例胃癌和 10例大肠癌标本和切缘组织中 p5 3基因突变和p5 3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1)胃肠道恶性肿瘤组织中有很高的 p5 3基因突变率(6 3 % )和 p5 3蛋白阳性表达率 (5 3 .33 % )。 (2 )肿瘤组织中 p5 3蛋白表达是切缘组织中p5 3蛋白表达的前提。 (3) p5 3基因突变和 p5 3蛋白表达随肿瘤切缘距离的增加而呈现极显著的递减趋势。  结论 就p5 3基因突变和 p5 3蛋白表达而言 ,距离肿瘤边缘
李孝麟陈少茂刘东海张乐鸣
关键词:胃肠肿瘤P53基因P53蛋白基因突变
p53蛋白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被引量:5
1997年
目的探讨p53蛋白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链霉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55例胃癌石蜡切片中p53蛋白的表达。结果全组阳性表达率为60%,细胞分化越差,组织浸润程度越深,淋巴经转移数越多,则p53蛋白的表达频率和水平越高。结论p53基因蛋白表达对胃癌有较好的预后价值。
张乐鸣陈少茂
关键词:胃肿瘤生物学行为P53蛋白基因表达
微小RNA-455-5p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2019年
结直肠癌(CR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球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3位⑴。本研究旨在观察微小RNA (miRNAs,miR)455-5p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王金秋鲁杨盛贤能张乐鸣郭宇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特性结直肠癌恶性肿瘤微小RNA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及微转移检测被引量:2
2006年
对于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常规检查难以发现。近年来,应用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联合检测微转移相关指标,提高了乳腺癌微转移的检出率。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早发现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并利用新辅助化疗手段,对研究其预后与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和钢张乐鸣
关键词:乳腺肿瘤肿瘤转移肿瘤辅助疗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cDNA的克隆
1999年
用新鲜的人绒毛膜组织提取总RNA,并通过逆转录反应合成cDNA第一链,利用人工合成的一对寡核苷酸引物,采用PCR技术特异性地扩增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hCG—β)c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扩增片段大小为500bp,与预计的片段长度相符,将此片段刊用T—A载体克隆至PCRⅡ质粒上并进行全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克隆片段包含hCG—βcDNA5’端和3’端的非编码区及完整的编码区。
张乐鸣刘东海董虹
关键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克隆
乳腺癌hTERT、SYK分子边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乳腺癌及其切缘组织中hTERT、SYK活性表达、存在的分子边界及其与手术切缘的安全性关系.方法 用SABC、SupervionTM二步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20例乳腺癌标本及其周边上、下、内、外象限距癌肿边缘1cm...
柯孔亮张乐鸣朱挺周建良
硼替佐米上调fas、bcl2l12、caspase-9和caspase-3基因表达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诱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凋亡及新基因bcl2l12在其中的作用。方法:MTT比色法观察硼替佐米对K56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Annexin-V标记和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分析细胞凋亡;RT-PCR方法检测0、6、12和24hfas、bcl2l12、bcl-2、bim、bax、caspase-3和caspase-9基因表达变化。结果:硼替佐米抑制K562细胞生长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24h和48h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61.41nmol/L和96.33nmol/L;硼替佐米诱导K562细胞凋亡,12h Annexin-V阳性细胞就开始增高,并呈时间依赖性,Δψm减低;RT-PCR显示fas、bcl2l12、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增高,但bcl-2、bim和bax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硼替佐米可以抑制K562生长并诱导凋亡,上调fas、bcl2l12,使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激活caspase-9和caspase-3基因,促使DNA发生断裂可能是其诱导凋亡的机制之一。
卓志红牧启田张乐鸣欧阳桂芳张怡楼燕如
关键词:硼替佐米K562细胞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