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刚
- 作品数:110 被引量:491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 山西省玉米茎基腐病抗性鉴定及动态分析被引量:10
- 2020年
- 为了解山西省玉米品种的茎基腐病抗性,采用根埋法对2011—2018年的1 480份山西省区试玉米品种进行了茎基腐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抗性结构方面,1 480份玉米材料中,抗茎基腐病材料有1 038份,占全部材料的70.1%;早熟材料中抗病材料的占比最大,为81.1%,其次为中晚熟和复播材料,特早熟材料中抗病材料的占比最少,为58.5%。在抗性动态方面,特早熟和复播材料中不同年份高感材料的变化幅度最大,但整体都呈下降趋势;早熟和中晚熟材料中高抗材料的变化幅度最大,整体也都呈下降趋势;而在早熟和中晚熟材料中感、高感、抗这3个级别的变化幅度都比较平缓,整体呈上升趋势。今后应加强特早熟玉米品种的选育,稳定早熟玉米的抗性,从而降低茎基腐病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孟广军王建明张作刚畅引东贺冰胡春艳郝晓娟董海龙姚宏亮郑戈文曹改萍
- 关键词:玉米茎基腐病抗性鉴定
- 生防木霉菌T43对玉米茎腐病及土壤中茎腐病菌数量的影响
- 2025年
- 为明确生防木霉菌T43不同施加次数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土壤中茎腐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数量的影响,将浓度为2.5×10^(5)CFU/mL的禾谷镰孢菌孢子悬浮液施加到灭菌土壤中,1周后种植玉米种子,同时,分别向各盆栽土壤施加浓度为2.5×10^(5)CFU/mL的木霉菌T43孢子悬浮液1~2次,2次施加时间的间隔为1周。每隔1周进行病情统计,计算盆栽玉米植株的病情指数和玉米茎腐病的防效,并采用稀释涂布法对土壤中木霉菌T43和玉米茎腐病菌的数量变化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第9周时木霉菌T43处理2次的盆栽玉米茎腐病的病情指数为19.44,对茎腐病的防效达到72.00%;在0~9周内,玉米生防木霉菌T43的数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单独施加茎腐病菌的对照组数量在第7周达到峰值,为1.83×10^(8)CFU/g;木霉菌T43施加2次后,土壤中的木霉菌数量也在第7周达到峰值,为1.50×10^(8)CFU/g。与对照组相比,木霉菌T43处理2次的防治效果最好,第7周时玉米茎腐病菌的数量仅有4.33×10^(7)CFU/g,相较于病原菌对照减少了76.34%。综上,木霉菌T43可有效地防治盆栽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且能够抑制盆栽土壤中茎腐病菌的繁殖。
- 邱新月魏甜甜许蓉靳彦卿王建明张作刚姚艳平
- 关键词:生防木霉菌玉米茎腐病生防效果
- 一种禾谷镰刀菌的LAMP检测引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禾谷镰刀菌的LAMP检测引物及其应用,所述检测引物是由1对外侧引物F3/B3、1对内侧引物FIP/BIP和1对环引物Loop F/Loop B组成的组合物,该LAMP检测引物组合物被应用于检测禾谷镰刀菌,...
- 王燕王春伟王芝涵赵美美荆琦余廷濠高海馨张曦倩王建明张作刚王美琴
- 文献传递
- 玉米丝黑穗病菌基因组SSR的信息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利用已经公布的玉米丝黑穗病菌基因组测序的结果,对该基因组中基序为2~6碱基的微卫星(SSR)序列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已经公布的23条基因组中选择前3条染色体进行分析,共有888个SSR,其总长度为3.512kb,占这3条基因组染色体碱基数的0.068%,平均6.50kb中就分布有一个长度大于15bp的SSR序列。其中,数量最多的为三碱基重复序列,共有SSR数量329个,其次为六碱基重复序列,数量达185个。五碱基重复序列的SSR数量为155个,数量最少的是四碱基重复序列,只有101个。
- 王士臻张作刚李新凤高俊明王建明
- 关键词:玉米丝黑穗病菌基因组微卫星序列
- 一种防治根结线虫生防菌剂及其应用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农药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目前防治植物根据线虫单一菌株防病机制单一、防治效果偏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防治根结线虫生防菌剂及其应用。由地衣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菌混合发酵液、弗氏链霉菌发酵液、黄孢原毛平革菌‑疣孢漆...
- 董海龙路平杜宾王琳徐玉梅张作刚崔克勇王建明王慧杨斌
- 山西植物真菌病害种类及分布研究——山西观赏植物真菌病害(Ⅱ)被引量:5
- 1999年
- 本文共记载了发生于山西观赏植物上的真菌病害12种,涉及植物病原真菌6属12种。所报道的12种真菌病害分别寄生在8科10属11种寄主植物上,其中6种为国内寄主新记录(标记※)。所有标本均保存于山西农业大学植物真菌病害标本室。
- 王建明张作刚贺运春高俊明李文英
- 关键词:观赏植物真菌病害
- 山西植物真菌病害种类及分布研究——山西药用植物真菌病害(Ⅰ)被引量:9
- 1999年
- 本文共记载了发生在山西药用植物上的真菌病害13种,涉及植物病原真菌9属13种。所报道的13种真菌病害分别寄生在6科9属10种寄主植物上,其中8种为国内寄主新记录(标记为)。所有标本均佑存于山西农业大学植物真菌病害标本室。
- 张作刚贺运春王建明王建明张云凤
- 关键词:药用植物真菌病害
- 木霉菌对植物病原真菌拮抗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3年
- 木霉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害生防菌。通过对峙培养法,测定了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菌株NF9和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菌株TY对3种土传植物病原真菌的体外拮抗作用。结果表明,这2株木霉菌对黄瓜枯萎病菌、西瓜枯萎病菌及茄子白绢病菌均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不同木霉菌株间拮抗效果存在差异,哈茨木霉菌株NF9优于绿木霉菌株TY。
- 姚艳平李友莲王建明张作刚
- 关键词:哈茨木霉绿木霉病原真菌拮抗作用
- 甜瓜镰刀菌果腐病新病原菌Fusarium incarnatum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被引量:31
- 2019年
- 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采自山西省太谷县疑似镰孢刀菌引起的甜瓜果实新病害进行病原菌分离,根据柯赫氏法则明确其致病性。基于形态特征以及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转录延伸因子(EF-1α)、组蛋白(Histone 3)和线粒体中核糖体小亚基(mtSSU)序列分析,鉴定该病原菌为变红镰刀菌(Fusarium incarnatum)。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培养基均为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温度为20~35℃菌丝生长较快,20~25℃产孢量最大;羧甲基纤维素钠、淀粉和木糖等碳源适合菌丝生长,产孢的最佳碳源为乳糖;病原菌在多种氮源上均能较好生长,产孢的最佳氮源为酵母粉;pH为8时菌丝生长最快,不同pH处理的产孢量间差异不显著;病原菌在全光照和全黑暗条件下能较好生长,不同光照条件下产孢量差异不显著;菌丝致死温度为61℃(10min),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6℃(10 min)。
- 王燕王春伟王琳李志远张曦倩刘峥陈二毛王美琴张作刚王建明
- 关键词:甜瓜果腐病生物学特性
- 万寿菊根的提取物对西瓜枯萎病反应的抗性研究被引量:64
- 2003年
- 本文研究了万寿菊根的提取物对西瓜枯萎病菌和西瓜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 ,万寿菊根的提取物对供试的西瓜枯萎病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同时 ,经对西瓜幼苗根和叶的酶活性测定和过氧化物同工酶电泳分析的结果表明 ,该提取物能诱导西瓜保护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提高 。
- 陈红兵王金胜张作刚王建明
- 关键词:万寿菊提取物西瓜枯萎病过氧化物同工酶粗毒素毒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