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健旭

作品数:56 被引量:234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生物学
  • 11篇农业科学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大仓鼠
  • 6篇气味
  • 4篇毒饵
  • 4篇雄性
  • 4篇食性
  • 4篇鼠类
  • 4篇啮齿
  • 4篇啮齿动物
  • 4篇繁殖
  • 4篇长耳XIAO
  • 3篇信息素
  • 3篇性信息素
  • 3篇越冬
  • 3篇生理
  • 3篇生态学
  • 3篇鼠害
  • 3篇化学通讯
  • 3篇激素
  • 3篇家鼠
  • 3篇雌雄

机构

  • 48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4篇黑龙江省农业...
  • 3篇河北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山西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南阳师范学院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保护大熊...
  • 1篇河北教育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市植物保...
  • 1篇太原海关技术...

作者

  • 52篇张健旭
  • 20篇张知彬
  • 11篇王祖望
  • 6篇王福生
  • 6篇曹小平
  • 5篇刘晓辉
  • 4篇曹玉萍
  • 4篇王大伟
  • 4篇丛林
  • 3篇吴岷
  • 3篇杜玉凤
  • 3篇王淑卿
  • 3篇刘莹娟
  • 2篇张进华
  • 2篇王宇
  • 2篇鲍伟东
  • 2篇刘定震
  • 2篇郝守身
  • 2篇钟文勤
  • 2篇陈怡

传媒

  • 9篇Curren...
  • 5篇动物学杂志
  • 3篇河北大学学报...
  • 3篇大自然
  • 3篇中国动物学会...
  • 2篇植物保护
  • 2篇Zoolog...
  • 2篇中国动物学会...
  • 2篇中国动物学会...
  • 1篇兽类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环球科学
  • 1篇第八届全国化...
  • 1篇野生动物生态...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0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动物活动及相关行为研究的一种自组装方法
张知彬张健旭
关键词:动物生态学
长耳鯢在越冬期的习性、数量及食性被引量:10
1995年
长耳在保定市的越冬期为180天左右。10月到11月份数量逐渐增多;12月到翌年2月份数量趋于稳定,达240只以上;3、4月份数量逐渐减少。通过对1028块食物残块的分析得出其91.0%的食物为鼠类,月变动范围在85.5%到98.5%。
张健旭曹玉萍
关键词:长耳HAO越冬期习性食性
黑龙江省农区村屯鼠害防治与持续控制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防控黑龙江省农区村屯鼠害。方法以村屯为核心和最小单位、以抗凝血灭鼠剂(溴敌隆)和毒饵保护器(水泥毒饵站)为主要技术手段,以褐家鼠、小家鼠主要集中在村屯的秋冬季为防控的切入时机,长期投放水泥毒饵站。结果从毒饵取食量上看,在一年半的村屯鼠害防控试验中毒饵消耗量下降了95.65%;在处理后4个月通过夹夜法调查夹捕率下降了83.67%;次年的毒饵消耗量最大反弹高度仅相当于前一年同期最大量的23%。结论解决了村屯灭鼠中最为关键的技术环节,同时探索出较为简单的灭鼠方式,达到了对村屯鼠害持续控制的目的,且对人、畜、禽安全。
丛林王宇刘晓辉王大伟张健旭
关键词:鼠害防治溴敌隆毒饵站
山西省黄胸鼠种群的分布现状及年龄结构调查被引量:4
2019年
为了掌握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在山西省的分布现状,为种群数量预测预报和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在11个地市的15个县(市、区)采用夹(笼)捕法对其进行了调查,并采用体质量法研究了黄胸鼠种群的年龄结构。结果显示,黄胸鼠在山西省的8个地市有不同程度分布,并且有继续北扩的趋势;黄胸鼠成年组(Ⅲ)和老年组(Ⅳ)的群体数量占到54.28%。表明黄胸鼠种群有形成数量高峰的可能,需密切监测其数量动态。
杨新根张健旭张建珍王庭林邹波常文英侯玉刘娇
关键词:黄胸鼠年龄结构
雄性小鼠的社会优势地位、性吸引和信息素通讯被引量:3
2008年
以前对小鼠的研究表明,优势雄鼠的尿液对雌性的吸引力比从属雄鼠大;同时,包皮腺分泌到尿液中的两个雄性信息素E-β-法尼烯和E,E-α-法尼烯含量相应升高,而尿液本身产生的两个雄性信息素成分——脱氢小蠹素和S-2-仲丁基-二氢噻唑没有出现有效差异。为研究我们最近从小鼠(Musmusculus)包皮腺发现的两个雄性信息素16碳醇和16碳乙酸酯与雄性小鼠社会等级的关系,我们将雄性小鼠两两配对饲养30天,让它们经历足够的社会争斗,建立起稳定的优势和从属关系。双项选择测试表明,优势雄鼠的尿液对雌鼠的吸引比配对(组内)的从属鼠的强,优势雄鼠和来自另一配对组(组间)的从属鼠尿液对雌鼠的吸引无差异。这说明优势和从属关系是相对于同一社群内的个体存在的。我们进一步用二氯甲烷分别萃取包皮腺分泌物和尿液,然后用气质联用(GC-MS)来定性和定量地分析组内优势和从属个体气味的化学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只有优势雄鼠的包皮腺产生的E-β-法尼烯和E,E-α-法尼烯含量一致高于从属雄鼠,而16碳醇和16碳乙酸酯以及尿液本身的脱氢小蠹素和丁基-二氢噻唑两个雄性信息素都无差异。说明小鼠只利用包皮腺产生的两个分子量较小的雄性信息素浓度的相对升高传递社会优势地位的信息。
刘莹娟张健旭张进华鲍卫东
关键词:小鼠信息素
在生物医学中大放异彩的鼠
2017年
提到实验动物,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鼠。鼠在众多实验动物中脱颖而出,在医学、生物学等研究领域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杜玉凤张健旭
关键词:生物医学实验动物可替代生物学
长耳鸮冬季的捕鼠特点被引量:7
1999年
长耳号鸟越冬期食物的91.0%为鼠类。所捕食的农田鼠(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大仓鼠和棕色田鼠)占56.8%,居民区鼠类(大家鼠和小家鼠)占34.2%,体形较小的鼠类(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小家鼠和田鼠)占82.0%,其中田鼠偶尔出现,较大型鼠类(大仓鼠和大家鼠)仅占9.0%;所捕食鼠的年龄多为亚成体(38.9%)和成体(39.2%);所捕食的主要3种鼠(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和小家鼠)的年龄组成与野外种群的年龄组成一致。1只长耳号鸟平均1d吃1.79只或54.38g鼠。
张健旭曹玉萍
关键词:长耳XIAO鼠类天敌鼠害控制
遗传和社会环境对鼠类气味信号组成及配偶选择的影响
动物的配偶选择涉及到种内异性个体的遗传状况识别以及种间(尤其同域近缘种)识别等一系列复杂问题,是性选择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有遗传兼容性,性感儿子(sexy sons)以及优质基因(good genes)等遗传假说解释配...
张健旭张瑶华刘莹娟方琦郭会芬
雄性布氏田鼠包皮腺中的昆虫信息素类似物编码的性别和个体信息(英文)被引量:1
2007年
我们利用二氯甲烷抽提和气质联用(GC-MS)比较分析了正常和阉割布氏田鼠的包皮腺分泌物(PGS)成分。我们检测到33个成分,它们几乎在所有的被测布氏田鼠都存在,其中27个成分以前报道为昆虫的信息素组分。睾丸切除不能使任何一个成分完全消失,但是显著降低了10个首先从GC-MS流失出的小分子成分,即7个饱和与不饱和的乙酸酯,一个饱和六酸酯和两个饱和八酸酯,其中,包括PGS含量最高的成分E,E-法尼醇乙酸酯。因此,可以认为这些受睾丸调节的成分为雄性信息素的候选成分。对雌鼠的嗅觉双项选择测定说明低浓度的PGS和法尼醇乙酸酯水溶液对雌性有吸引作用,而高浓度时都具有趋避作用。这说明PGS具有剂量依赖的性吸引作用,法尼醇乙酸酯是一种剂量依赖的雄性信息素。进一步的数量比较说明,所有检测到成分的百分组成在个体间表现出巨大的个体变异,说明PGS的成分有个体的特异性,可能传递个体的嗅觉信息。
张健旭赵成华饶小平王大伟刘晓辉秦小薇张知彬
关键词:布氏田鼠气质联用信息素
长耳xiao食物中鼠类的年龄组成特点
张健旭
关键词:鼠科年龄组成食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