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军

作品数:42 被引量:225H指数:9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0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4篇玉米
  • 10篇春玉
  • 10篇春玉米
  • 6篇性状
  • 6篇玉米品种
  • 6篇施氮
  • 6篇干物质
  • 5篇氮量
  • 5篇施氮量
  • 5篇薏苡
  • 4篇烤烟
  • 3篇氮肥
  • 3篇玉米产量
  • 3篇农艺
  • 3篇农艺性
  • 3篇农艺性状
  • 3篇主成分
  • 3篇主成分分析
  • 3篇小麦
  • 3篇覆膜

机构

  • 42篇贵州大学
  • 3篇贵州省农业科...
  • 2篇学研究院
  • 2篇遵义市农业科...
  • 1篇海南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国家小麦改良...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铜仁地区烟草...

作者

  • 42篇张军
  • 30篇宋碧
  • 7篇曾涛
  • 4篇艾复清
  • 3篇卢平
  • 3篇韦宏恩
  • 3篇郭天英
  • 2篇刘兵
  • 2篇刘君鹏
  • 2篇田山君
  • 1篇张庆勤
  • 1篇陈坤玲
  • 1篇高焕晔
  • 1篇张素勤
  • 1篇曹国璠
  • 1篇贺化祥
  • 1篇赵福胜
  • 1篇王安贵
  • 1篇苟光前
  • 1篇柳强

传媒

  • 6篇山地农业生物...
  • 5篇种子
  • 4篇江苏农业科学
  • 4篇贵州农业科学
  • 3篇玉米科学
  • 3篇作物研究
  • 2篇耕作与栽培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种业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科教文汇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稻田免耕栽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对贵州稻田免耕栽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稻田免耕栽培马铃薯全株干物质积累过程符合"S"形曲线,全株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以及后期块茎干物质占全株比重等指标均高于常规稻田翻耕栽培马铃薯。稻田免耕栽培马铃薯在全生育期有较好的物质积累基础,因而能获得较高产量。
宋碧张军李斌
关键词:稻田免耕栽培马铃薯干物质
不同覆膜方式及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研究不同覆膜方式下,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氮素积累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为贵州高海拔区春玉米覆膜种植高效施氮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于2018-2019年开展田间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不同覆膜方式(宽膜和窄膜),副区为5个施氮水平(0,80,160,240,320 kg/hm^(2)),研究不同覆膜方式及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氮素积累、转运特征及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方式和施氮量及其互作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宽膜覆盖使春玉米增产17.8%,且显著增加了氮素积累量,促进了吐丝前积累氮素的再转移,从而显著提高了籽粒氮素积累量,并使氮素利用效率(NUTE)、氮素吸收效率(NUPE)、氮肥农学效率(AEN)、氮肥偏生产力(NPFP)、氮肥利用率(NUE)分别增加4.9%,21.4%,23.5%,12.2%和4.23百分点。施氮实现了春玉米籽粒产量和植株氮素积累量的协同增长,且能够显著影响氮素吸收、积累和转运。增施氮肥能有效促进提高吐丝后氮素转运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但降低了春玉米氮肥利用效率,NDGPE(氮素干物质生产率)、NHI(氮收获指数)、NUTE、NUPE、NUE、AEN、NPFP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明显下降,达到极显著水平。通过回归分析不同覆膜方式下的最佳产量和施氮量,宽膜覆盖比窄膜覆盖处理减少施氮55 kg/hm^(2),产量增加12.3%。宽膜覆盖和适宜施氮量相结合,有利于植株氮素积累和吸收利用,从而实现高产和高氮肥生产力,达到节肥增产。综合考虑春玉米籽粒产量、氮素累积、转运及氮肥利用效率,贵州高海拔及类似生态区春玉米宽膜覆盖种植的合理施氮量为160 kg/hm^(2),其产量可达11404.3 kg/hm^(2)。
付敬锋罗上轲程乙张军魏盛曾涛陈杜魏鹏程郑迎霞宋碧
关键词:春玉米覆膜方式氮素利用效率施氮量
调亏灌溉对玉米农艺性状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2015年
以玉米品种中单808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调亏叶龄、调亏程度和调亏时间对玉米农艺性状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叶龄期对中单808进行调亏灌溉,复水10 d时展四叶和展五叶的株高、茎粗及单株叶面积均较大,到了大喇叭口期和抽雄吐丝期展三叶和展四叶显著高于展五叶处理;调亏程度为55%~65%的株高、茎粗及单株叶面积均显著高于调亏程度为40%~50%的处理;持续12 d的调亏灌溉有助于玉米株高、茎粗、叶面积的生长;植株各部位和整株干物重均以展4叶期+调亏程度55%~65%+调亏持续12 d的处理最大。因此,中单808在展4叶期进行为期12 d的调亏程度为55%~65%(土壤水分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5%~65%)的调亏灌溉组合效应较好。
刘君鹏蒙熠练宋碧周晓张军陈秀秀吴海英
关键词:调亏灌溉玉米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
不同密度下平展型春玉米叶片生长冗余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以平展型玉米中单808为材料,研究不同密度下不同剪叶处理对其干物质生产及氮、磷、钾积累量和产量变化的影响,探明不同密度下平展型春玉米是否存在叶片生长冗余。结果表明,中单808在低密度(30 000株/hm^2)下不剪叶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剪叶处理,在中密度(45 000株/hm^2)和高密度(60 000株/hm^2)下,产量表现为不剪叶处理>剪叶1/4处理>剪叶1/2处理,但剪叶1/4处理与不剪叶处理相比产量没有显著降低;中、高密度下,剪叶处理的穗部干物质量与不剪叶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剪叶1/4处理的群体干物质量与不剪叶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中、高密度下,剪叶1/4处理未降低其对氮、磷、钾的吸收。说明随着密度增加,适当去除叶片不会影响中单808茎、穗和群体的干物质积累量,氮、磷、钾吸收量和产量。平展型春玉米中单808在低密度(30 000株/hm^2)下不存在叶片生长冗余,在中密度(45 000株/hm^2)和高密度(60 000株/hm^2)下叶片存在一定的生长冗余,冗余度分别为20.20%和22.34%。
宋碧杜飞鸽张军张曦陈显昌杨雪杜海
关键词:春玉米平展型剪叶处理干物质量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在烟叶样品总氮含量测定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烟叶中总氮含量,以探索一种测定烟叶中总氮含量的新方法。将烟叶样品用H2SO4、H2O2消化后,使烟叶中的含氮化合物全部转化为氨态氮,NH 4+在亚硝基铁氰化钠及次氯酸钠存在下,与水杨酸生成蓝绿色靛酚蓝染料,再用分光光度法定量,达到测定总氮的目的。结果表明:该法测定结果与经典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无显著差异,加标回收率平均可达95.61%,重现性好,精密度高,操作简便,适于大批量烟叶样品总氮的测定。
张军韦谊
关键词:烟叶总氮测定
小麦及远缘杂交后代苗期耐盐性综合评价被引量:4
2020年
对121份小麦等材料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小麦耐盐生理、遗传育种等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根据耐盐性将供试材料分为5类:高耐盐材料(P13、C1009、1710、1713和082-1,D值0.5877~0.6616);耐盐材料(1706、081、0819-1、PSR3628和TB1等9份种质,D值0.4222~0.5331);中耐盐材料(1707、1805、TPF8、1704和1712等41份种质,D值0.2684~0.3940);盐敏感材料(45份种质,D值0.1922~0.2640);高盐敏感材料(21份种质,D值0.0504~0.1848)。偏凸山羊草×硬粒小麦衍生系中P13、082-1、081、082-2材料的D值分布在0.4231~0.6616之间,表现为高耐或耐盐。一粒小麦×葡萄牙野燕麦衍生系,提莫菲维小麦×葡萄牙野燕麦衍生系的D值均值分别为0.4145和0.4106,显著大于普通小麦群体,它们总体上表现耐盐。8个小麦远缘杂交后代群体D值均值大于普通小麦群体,筛选出P13、1713、082-1、1706和081等耐盐新种质。
彭泽杨春苗耿广东杨锐冯周张军张庆勤张素勤
关键词:小麦远缘杂种苗期耐盐综合评价
不同连作年限对薏苡土壤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23年
为了探明连作年限对薏苡根际土壤特性、根系形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不同连作年限的薏苡为对象,研究其根际土壤性质、根系形态、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连作薏苡使土壤逐渐酸化,全氮含量显著升高,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有机质含量随连作年限的增加逐渐下降,连作6年的土壤碱解氮含量比轮作降低16.32%~33.93%;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明显减少,真菌数量逐渐增加;土壤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下降,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升高,连作6年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比轮作高出30.18%~38.98%;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薏苡总根系长、总根系表面积、根系平均直径和根系总体积呈下降趋势;连作6年薏苡的千粒重、结实率、每穴粒重和每穴粒数显著低于轮作,连作年限每增加一年,薏苡产量减少632.276 kg/hm^(2),连作6年的薏苡减产44.13%~53.43%;连作薏苡的可溶性糖、赖氨酸和支链淀粉含量降低,连作对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的影响不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连作薏苡的土壤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以及pH显著影响微生物数量;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全磷、全钾、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和pH呈显著负相关,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与细菌、放线菌数量以及全磷、全钾、有效磷、速效钾和pH呈显著正相关;土壤理化性质中的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连作导致薏苡根际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环境恶化,根系发育不良,进而使产量和品质下降。
李蕾付敬锋魏盛曾涛韦海龙张军程乙宋碧
关键词:薏苡连作土壤特性根系形态
水肥耦合对玉米生理生化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明玉米生理生化特性和产量对土壤水分和肥料的响应机制,为大田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科学肥水管理技术参考。【方法】以玉米品种中单808为材料,以氮、磷、钾肥和水分为处理因素,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水肥耦合对玉米生理生化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在玉米生长期,玉米叶片SOD酶、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与土壤持水量和施肥量有很大关系,在中氮(300 kg/hm^(2))、中磷(100 kg/hm^(2))、中钾(200 kg/hm^(2))条件下,40%~50%的土壤持水量会降低SOD酶活性;在土壤持水量为70%~80%条件下,增加钾素营养可提高SOD酶活性与植株抗逆性;土壤持水量为55%~65%条件下,高氮(450 kg/hm^(2))、中磷、低钾(100 kg/hm^(2)),有助于提高玉米叶的POD酶活性,从而提高作物抗氧化能力;土壤持水量为40%~50%条件下,增施氮、磷肥可以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玉米籽粒成熟期,土壤持水量、氮磷钾肥施用量对产量的影响均表现为正效应,玉米产量对土壤持水量最敏感,土壤持水量对玉米产量起主导作用。【结论】水肥耦合程度对玉米生长时期生理生化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是复杂的耦合效应,综合考虑水肥耦合作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在土壤持水量70%~80%、氮肥150 kg/hm^(2)、磷肥100 kg/hm^(2)和钾肥300 kg/hm^(2)条件产量效益较高。
杨锦越赵晓燕沈建华刘君鹏宋碧张军
关键词:玉米水肥耦合生理生化
贵州春玉米茎秆性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被引量:2
2021年
在贵州5个玉米亚区以先玉1171、新中玉801、金玉838和兴玉3号4个玉米品种为试材,通过灰色关联度、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主要气象因子与玉米茎秆性状的关系,进一步研究贵州春玉米茎秆性状的主要气象因子对其的影响程度,为贵州耐密抗倒春玉米布局及高产栽培调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有效积温对压折强度和纤维素的含量影响最大,日照时数对节间长度和扁率的影响最大,日均温和降水量分别对穿刺强度和横截面积的影响最大,日平均风速对茎秆特性指标的影响均最小。温度和降水量对茎秆力学特性和纤维组织成分影响较大,茎秆的形态特性受光照影响较多。气象因子对玉米茎秆特性的影响为有效积温>日均温>降水量>日照时数>日平均风速,其中影响贵州不同生态亚区茎秆特性的主要气象因子为温度和降水量。
魏鹏程陈杜郑迎霞谭燕罗上轲张军宋碧
关键词:春玉米气象因子茎秆特性
不同薏苡品种氮磷钾养分吸收分配及需求特征
2023年
为探明贵州省不同薏苡品种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利用特性,为薏苡主产区及同类地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3个薏苡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薏苡品种各生育时期养分积累与分配特性。结果表明,成熟期3个品种各器官干物质分配比例一致,即表现为茎鞘>籽粒>叶片>根,整个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师宗小黑壳最大,兴仁小白壳次之,贵薏苡1号最小。师宗小黑壳叶片和籽粒的N素积累量均显著大于其他2个品种,而贵薏苡1号和兴仁小白壳积累量差异不显著。全株养分积累中,师宗小黑壳植株N、P、K素积累量在各个生育时期均显著大于其他2个品种,兴仁小白壳次之,贵薏苡1号各养分积累量最小。在百千克籽粒吸收养分数量中,贵薏苡1号、师宗小黑壳和兴仁小白壳的N、P、K吸收量分别为2.67、0.59、3.06 kg,4.04、1.08、4.41 kg和3.25、0.68、3.72 kg,薏苡养分吸收比例的平均值为4.34∶1∶4.91,养分吸收量表现为K>N>P。师宗小黑壳和兴仁小白壳的N素最大效率期在孕穗期,贵薏苡1号在拔节期,3个品种的P素最大效率期均在拔节期,K素最大效率期均在抽穗期。N、P、K养分日吸收力均在拔节—孕穗期达到最大值,而N、P日吸收力最小值均出现在播种—拔节期。薏苡N素吸收规律呈“M”形,即在拔节—孕穗期和灌浆期均出现2个高峰,该时期施用氮肥能达到最大利用效率。P、K素吸收量在拔节—孕穗期均出现1个高峰,即在孕穗期保证氮肥供应的前提下P肥采用前后均匀补施,孕穗期着重追施K肥。
曾涛魏盛付敬锋魏鹏程陈杜郑迎霞李蕾韦海龙张军宋碧
关键词:薏苡养分积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