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劲松
-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经济人”内涵的嬗变:在实证与规范之间被引量:4
- 2010年
- 经济学理论的规范与实证两种范式之分对"经济人"内涵的嬗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古典经济学时期,"经济人"概念既有着深厚的经验基础,又受到传统道德行为的约束。实证经济学把"经济人"概念与道德伦理完全割裂开来,个体被抽象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规范经济学强调伦理道德和价值规范在人性假设中的重要性。只有把实证与规范两种范式结合起来,"经济人"概念才既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又能准确地描述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中的个人。
- 张劲松
- 关键词:经济人实证
- 拟像概念的历史渊源与当代阐释被引量:14
- 2010年
- 拟像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认为与理念具有内在同一性的摹本是真实的,而虚假的影像因其对理念本质的背离而遭到贬斥。尼采以权力意志反转了理念的至上性,指认了拟像世界的真实性和理念世界的虚假性。在技术高度发达的后现代社会里,鲍德里亚构建了由模型和符码生成的拟真世界,试图消解传统知识论的表征体系,并以此展开其社会批判理论。
- 张劲松
- 关键词:鲍德里亚
- 消费社会与生活方式的变革被引量:1
- 2011年
- 消费社会的到来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人的需要由内在生成转变为外部制造,自然的真实需要被市场的虚假需要所取代;人的社会角色实现了由生产者向消费者的转变",消费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消费信贷日益盛行,预支未来和负债消费成为普遍的生活方式。从消费社会带来的生活方式转变的角度分析当下的经济危机,可以看出这是一场生活方式的危机,消费手段的过度创新只是外在表象,资本本性带来的生产过剩才是其内在根源。
- 张劲松
- 关键词:消费社会经济危机
- 社会批判理论的后现代转向——基于鲍德里亚理论的一种阐述
- 当代法国著名思想家鲍德里亚是后现代主义阵营的中心人物之一。作为后现代主义激进而极端立场的代表,他以新奇、多元的理论视角描述了当代的社会状况,对传统理论提出了强烈的质疑和批判,从而在文化、艺术、媒介、政治等领域中产生了广泛...
- 张劲松
- 关键词:鲍德里亚后现代主义社会批判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