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勇

作品数:16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衢州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历史地理
  • 5篇经济管理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宋代
  • 4篇行政区
  • 4篇行政区划
  • 4篇政区
  • 4篇配送
  • 3篇两宋
  • 2篇地理
  • 2篇漕运
  • 1篇东南
  • 1篇元史
  • 1篇枢纽
  • 1篇水利
  • 1篇水利开发
  • 1篇水运
  • 1篇统治
  • 1篇统治者
  • 1篇屯田
  • 1篇农业
  • 1篇区位
  • 1篇蒙元

机构

  • 10篇衢州学院
  • 5篇武汉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黄淮学院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16篇张勇
  • 1篇曹卫玲
  • 1篇李建军
  • 1篇耿雪敏
  • 1篇陈蓉

传媒

  • 3篇中国农史
  • 2篇史林
  • 1篇安徽史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学习月刊
  • 1篇学术探索
  • 1篇济南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论坛...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暨南史学
  • 1篇公共经济与政...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宋代江南东、西路物资转输地理格局的演变被引量:2
2014年
宋代江南东、西路地区的物资转输和行政区划相结合,形成宋代该地区的物资转输地理。北宋时期,物资转输因运路或者配送地的不同,形成赣水大区和皖江大区二个物资转输区域,二区域以真州为枢纽将物资送达京师。南宋时期,江南东、西路地区因运路和配送地不同形成了荆湖大区、池州大区、建康大区和镇江大区四个物资转输区域,四区域分送鄂州、池州、建康和镇江。四区域依靠共有区域相衔接。这种物资转输地理的变化揭示了宋代物资转输体制的全面转变。
张勇
关键词:宋代
两宋江淮地区经济开发史研究综述被引量:2
2009年
两宋江淮地区经济开发研究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到目前为止,有关该地区的研究成果斐然。这些成果按照发表的时间不同可分成3个阶段,其中20世纪40年代初到60年代中期是江淮地区研究的起步阶段,多以史学大家的个别研究为主。"文革"后到上世纪末是两宋江淮地区研究的稳步发展阶段,多以农业经济研究为主。进入21世纪后,江淮地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时期,考古资料的使用进入该研究领域。
张勇
关键词:两宋农业考古资料
论宋代广西地区的物资转输——以行政区划为视角
2013年
宋代广西地区的物资转输和行政区划相结合,形成宋代该地的物资转输地理。北宋时期,物资转输以具有同一条运路或者同一个配送地,形成黔水区、郁江区、浔江区和漓水区四个物资转输区域,三个区域以漓水区、全、永州和真州为转般枢纽将物资送达京师。南宋时期,广西地区未遭受战争创伤,原有的物资转输区域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四个区域均独自送达鄂州。这种物资转输地理的变化揭示的是宋代物资转输体制的全面改变。
张勇
关键词:行政区划
宋代三种物资转输地理格局的分解
2016年
宋代物资转输形成了三种地理格局:无枢纽物资转输地理格局、一重枢纽物资转输地理格局和多重枢纽物资转输地理格局。在宋代,不同情形下朝廷采用不同的物资转输方式,形成了不同的物资转输地理格局。物资转输体制的变更和路径的长短变化是形成不同物资转输地理格局的重要原因。宋代物资转输地理的分解揭示了物资转输体制的重大转变。
张勇
两宋东南地区漕运直达法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宋代东南地区的物资转输规模庞大,前贤对物资转输中转般法给予较多关注。直达法却未引起学者的足够重视。通过对直达法实施下的运路、配送地、运输主体和因配送地形成的区域四个方面进行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两宋时期直达法的不同之处,尤其直达法对后世的漕运方式产生了较大影响。
张勇
南宋江淮地区兵燹多发因素及救济分析
2009年
南宋初年江淮地区功能和区位的转变成为兵燹增加的二大因素。通过对南宋江淮地区兵燹记载的统计和对政府处理方式的分析,能够发现影响政府对兵燹采取不同赈救方式的因素。南宋江淮地区兵燹的增加是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张勇陈蓉
关键词:区位
忽必烈时期的屯田分布、特点及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蒙元时期,由于战备和戍守需要,蒙元统治者们开始实行屯田。屯田,实际上就是由封建政府直接组织农业生产,这是中国古代经常实行的一种生产形式。元代屯田十分发达,其规模之大,组织之密,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朝代。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元太祖时期,屯田已经出现:太祖九年(1214),令镇海以征金所俘匠、民屯田于兀里羊欢(今蒙古吉尔格朗东南)之地。太祖十六年,木华黎麾下大将石抹孛迭儿镇守固安,"令士兵屯田,且耕且战"。可见屯田这一生产发展形式在元建立之前蒙古统治者就已采用。
张勇
关键词:屯田统治者蒙元元史忽必烈
论宋代福建地区的物资转输——以行政区划为视角
2014年
宋代福建地区的物资转输可以和行政区划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北宋时,福建地区州军依据运路和运达地点的不同,可分为建阳区和海运区。南宋时期,福建地区物资转输区域划分和北宋时期相比差别很大,可分为南建区、汀江区和海运区。三大区域物资转输路径虽不一致,但是目的地却是相同的。究其原因,战争、物资转输体制都是重要因素。
张勇
关键词:宋代
两宋淮南地区物资转输体系初探被引量:2
2010年
淮南地区物资转输根据输送过程中存贮地点不同在北宋时期可划分为三个层级:分别是纳税户到州县层级;由州县到运河区层级;由运河区到中央层级。南宋时期,则存在两个层级,纳税户到州县层级;由州县到中央层级。北宋时本区呈现一种层叠式的物资转输体系;南宋时呈现一种双重式的物资转输体系。大体而言,战争、漕运格局的变化、本区区位的转变是体系转变的重要原因。
张勇耿雪敏
宋代两湖地区物资转输地理格局的演变被引量:4
2013年
在宋代,物资转输是一个重要问题,其转输方式可分为陆运和水运,而水运又可分为漕运和海运。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食货学派开始针对物资转输中最重要的漕运问题进行探讨以来,相关研究成果斐然④。前人研究物资转输,多半注重其线性特征,即从物资起运点一直到达下卸地,物资转输呈现线状特征。笔者认为,仅注重线性特征,很难以取得物资转输研究上的突破。
张勇
关键词:宋代水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