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勇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小鼠
  • 1篇电图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动作电位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肌
  • 1篇心肌肥厚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室
  • 1篇心室肌
  • 1篇心室肌细胞
  • 1篇衰竭
  • 1篇主动脉
  • 1篇主动脉狭窄
  • 1篇小鼠心
  • 1篇肌肥厚
  • 1篇肌细胞
  • 1篇后除极

机构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2篇张勇
  • 2篇焦宏
  • 2篇王晓玲

传媒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小鼠主动脉狭窄后不同时期心室肌细胞后除极和触发活动的变化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小鼠主动脉狭窄后不同时期心室肌细胞后除极和触发活动的变化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复制小鼠主动脉狭窄模型后,取小鼠心脏,采用玻璃微电极技术,记录左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早后除极(EAD)、迟后除极(DAD)和触发活动情况,以及灌流低钾或异丙肾上腺素溶液后,所诱发后除极触发活动的变化。结果:①与同时期对照组比较,小鼠乳头肌动作电位APD90模型组2周和5周组保持不变,9周和13周明显延长。②在记录的30 min时间内,模型组9周和13周动物出现EAD和DAD,而对照组以及模型组2周和5周动物未出现EAD和DAD。③低钾或异丙肾上腺素诱发EAD和DAD的发生率,模型组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并且模型组动物的发生率随着时间进行性增加。结论:小鼠主动脉狭窄后,心肌细胞EAD、DAD以及触发活动逐渐增多,心肌细胞的电不稳定性逐渐增加。
焦宏张勇王晓玲
关键词:主动脉狭窄动作电位后除极触发活动小鼠
小鼠心肌肥厚发展过程中心电图动态变化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小鼠心肌肥厚发展过程中心电图的动态变化。方法:复制小鼠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模型,连续动态监测小鼠从心肌肥厚早期至心力衰竭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体表心电图改变。结果:①对照组和模型组术后2周内小鼠未见自发性心律失常,而模型组术后5周、9周和13周小鼠出现自发性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频发的室性早搏以及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15%、28%和63%。②与同期对照相比,术后2周、5周、9周和13周组动物QT间期以及QTc间期明显延长,分别延长20.4%、32.7%、49.7%、61.0%和27.1%、32.1%、43.9%、59.1%(P<0.01)。③心肌肥厚小鼠心电图的另一个特征为J波变化。所有对照组动物心电图均为正向J波,而模型组动物从2周开始J波正向值下降,5周逐渐变平,到13周时完全翻转。④与同期对照相比,模型组的PR间期没有改变,但术后2周RR间期轻微缩短。结论:心肌肥厚小鼠自发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逐渐增加,QT间期进行性延长,J波幅值逐渐降低,表明随着疾病的进展心室复极化异常逐渐加重。
焦宏张勇王晓玲
关键词: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心电图小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