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四维

作品数:10 被引量:98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建筑科学
  • 2篇艺术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城市
  • 3篇居住
  • 3篇居住形态
  • 2篇适应性
  • 2篇民国
  • 2篇民国建筑
  • 2篇南京民国建筑
  • 2篇纪念性
  • 2篇建筑
  • 1篇东江纵队
  • 1篇修缮
  • 1篇雨花台烈士陵...
  • 1篇园林
  • 1篇人文
  • 1篇人文精神
  • 1篇身份
  • 1篇生态绿地
  • 1篇生态绿地系统
  • 1篇适配
  • 1篇套叠

机构

  • 9篇东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9篇张四维
  • 3篇齐康

传媒

  • 3篇现代城市研究
  • 3篇建筑与文化
  • 1篇室内设计与装...
  • 1篇新建筑
  • 1篇中国园林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纪念的集约——广东东莞市东江纵队纪念馆设计被引量:2
2005年
通过介绍广东东莞市东江纵队纪念馆的设计思考过程,提出纪念性建筑构思应植根于历史,从具体遗存环境中取得灵感并反映其内在气质。同时,设计中高度关注形体空间的使用。
张四维齐康
关键词:纪念性适配
城市设计中的不可知性和可操作性被引量:1
2007年
以南京市鼓楼广场周边建筑设计的过程为例,剖析了城市设计中的不可知因素和可操作因素,强调了城市设计过程的系统性、复杂性与长期性,并就全面认识城市设计、做好城市设计工作提出了意见。
齐康张四维
关键词:城市设计
城市空间结构要素影响下的居住形态演化研究 以南京老城为例
2016年
居住形态的演化与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存在着关联互动的关系,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要素也对具体的城市居住形态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运用"轴"、"核"、"群"、"架"、"皮"的分析框架,对南京老城内四个特定地段和类型的居住形态演化进行分析,寻找其内在的关联和影响,并提出了促进城市总体空间形态良性发展的建议策略。
张四维
关键词:居住形态
城市纪念性空间的功能整合与空间套叠--雨花台烈士陵园江苏公安英烈纪念墙及纪念广场剖析被引量:10
2008年
以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内江苏公安英烈纪念墙及纪念广场为例,从城市纪念性空间场所功能的整合、场所空间的套叠,以及场所精神的把握入手,探讨了类比"城市综合体"这一实体的"纪念空间复合体"的"虚空"范畴。随着城市用地紧张的不断加剧,原有城市纪念性空间在无法扩展的前提下,逐渐向一种功能、空间、精神高度综合的形式演进,趋于浓缩。
张四维
关键词:纪念性空间套叠
城市整体形态视野下的生态绿地系统发展与演化被引量:4
2015年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入转型阶段,生态问题成为当下的关注热点。从城市整体空间形态角度对生态绿地系统的发展演化进行梳理十分必要。通过回顾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总结发展阶段;以自然形态格局和人工规划干预2个因素为线索,对典型城市进行分类和剖析。最后,对建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内涵进行了阐述。
张四维齐康
关键词:风景园林生态绿地系统
基于GIS平台的1990-2008年间南京宏观城市居住形态演化特征初探被引量:1
2015年
居住形态是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城市发展,其演化过程也呈现出一系列特征。本文选取1990-2008年间南京居住形态作为量化研究对象,基于GIS数据分析,从纵向时间层面回顾了自1990年以来南京城市居住形态的发展,从横向尺度层面就市域-都市区-主城区-老城范围逐层进行分析,从而定性定量地对其发展特征进行总结。
张四维
关键词:GIS居住形态
南京民国建筑适应性保护修缮方法初探被引量:8
2015年
民国建筑是我国近现代历史文化遗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修缮是对其本体最基本、普遍的保护方式。本文在确立了保护修缮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说明其准备步骤,探讨其技术方法,并着重从适应性角度通过不同材料和不同部位的修缮方案进行阐述,最后对民国建筑适应性保护修缮中改动、补全所应持的有态度进行了思考和总结。
张四维王雪寅
关键词:民国建筑适应性修缮
城市居住形态发展中地区性及场所精神
2007年
在对国内外居住理论进行剖析的前提下,笔者针对国内目前居住形态地区性特色消蚀,人文精神缺乏的局面进行总结,并从广度、尺度、维度三方面提出对策,以批判的地域性观点重申居住形态中的场所精神。
张四维
关键词:居住形态人文精神
南京民国建筑适应性改造设计方法初探被引量:2
2015年
民国历史遗存是南京整体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国建筑日益出现物质性老化、功能性衰退、结构性衰退等问题,原本的建筑功能难以适应城市功能发展的需求。民国建筑改造是对民国建筑的保护利用手段中,比修缮更进一步、更具有明确使用目和时代特征的做法。首先需要对民国建筑的价值从经济、技术和使用三方面进行了评估,随后在此基础上展开适应性改造设计,从空间、结构、表皮三个方面分析了民国建筑改造设计的策略,并进一步探讨了其中的矛盾与制约。
张四维王雪寅
关键词:民国建筑适应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