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华
- 作品数:35 被引量:262H指数:12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药夏枯草抗肿瘤机制研究概况被引量:12
- 2010年
- 对中药夏枯草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行概述。夏枯草抗肿瘤机制的研究主要包括:直接抑制肿瘤生长与增殖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诱导肿瘤细胞分化、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等几个方面。夏枯草作为一种廉价、低毒、有效的抗肿瘤中药,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 王萍张少华
- 关键词:夏枯草抗肿瘤机制
- 活血化瘀药抗肿瘤及肿瘤转移的作用机理探讨被引量:24
- 2006年
- 肿瘤患者临床多有血瘀征象,活血化瘀药用于肿瘤治疗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方法。积极探索本类药物的作用机理,进一步开展其在肿瘤转移中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将对中医药抗肿瘤理论及临床筛选有效抗癌中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陈雨凤张少华
- 关键词:血瘀证活血化瘀药抗肿瘤肿瘤转移
- 大黄水煎液对实热证模型大鼠血浆中IL-1β、IL-6、TNF-α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大黄水煎液对实热证模型大鼠细胞解热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2,4-二硝基苯酚造实热证大鼠模型,黄连水煎液灌胃治疗。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大黄组与模型组比较,IL-1β、IL-6、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大黄通过降低发热大鼠血浆中IL-1β、IL-6、TNF-α细胞因子的含量水平而发挥其细胞解热作用。
- 司惠丽刘春蕾王世军张少华韩冰冰
- 关键词:实热证IL-1ΒIL-6TNF-Α解热
- 川乌配伍白芍对炎症因子及自由基的影响被引量:35
- 2000年
- 目的 :研究川乌与白芍配伍前后对炎症因子和自由基的作用。方法 :制备乌 芍配伍前后水煎液 ,采用大、小鼠炎症模型和SOD以及LPO检测方法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乌 芍配伍能增强各单味药尤其是川乌的抗炎作用 ,降低炎症过程中毛细血管通透性和炎症介质PGE2 的含量 ;减少川乌所致的血浆及肝组织LPO过量。结论 :本实验所显示的抑制炎症因子和清除自由基的结果 ,可能是二药配伍能增强单味药尤其是川乌抗炎祛风湿的重要机理之一。
- 秦林彭欣张少华王玲刘峰
- 关键词:川乌白芍配伍炎症因子自由基
- 夏枯草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 恶性肿瘤是当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首要敌人,因此防治肿瘤一直是世界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和迫切任务。近年来,夏枯草作为一种廉价、低毒、安全、有效的抗肿瘤中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 张少华李兰王萍张诏
- 关键词:夏枯草抗肿瘤作用恶性肿瘤中药制剂
- 文献传递
- 川乌配伍防己对大、小鼠炎症因子和自由基的影响被引量:8
- 2001年
- 目的:研究川乌及川乌配伍防己对炎症因子和自由基的作用。方法:制备川乌、防己单味及合用水煎液,采用大、小鼠炎症模型,观察 SOD 及 LPO 含量的变化。结果:川乌配伍防己能增强各单味药尤其是川鸟的抗炎作用,降低炎症过程中毛细血管通透性和炎症介质 PGE_2的含量;减少川乌所致升高的血浆及肝组织 LPO 含量。结论:以上抑制炎症因子和清除自由基的结果,可能是川乌与防己配伍能增强单味药尤其是川乌抗炎祛风湿的重要机理之一。
- 秦林张少华李晓丽孙文彬
- 关键词:川乌防己炎症因子自由基
- 枳实寒温属性的临床考证被引量:3
- 2009年
- 针对近年来枳实药性的寒温分歧,运用传统中医的认识方法,对近10年来中西医结合应用枳实的临床文献进行分析,制定考察原则,考察枳实的寒温属性。结果发现,枳实应用广泛,涉及心脑血管、中枢神经、消化、呼吸及泌尿生殖等诸多系统疾病。证型以热证为最多,寒热证次之,寒证最少。因此,认为枳实寒温属性值得进一步商榷。参考文献21篇。
- 张少华秦林张艳王加锋李明蕾
- 关键词:枳实中西医结合
-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4年
- 阐述了中医对恶性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则治法 ,对目前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几种新思路进行了探讨 ,在指出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 ,提出了笔者的几点建议。
- 任小娟张少华图雅李彦文
- 关键词:中医药恶性肿瘤病因病机治则治法
- 川乌与白芍配伍的免疫调节作用初探被引量:27
- 2002年
- 目的 :研究川乌配伍白芍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检测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 (DTH)、大鼠免疫变态反应性炎症、单核巨噬细胞 (MΦ)吞噬功能和特异性抗体生成等。结果与结论 :在本文实验条件下 ,乌芍配伍对细胞免疫有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 ,既可显著抑制正常和免疫增高小鼠DTH ,明显抑制大鼠佐剂继发性关节炎 ,又能明显提高免疫低下的小鼠MΦ吞噬功能。与之相比 ,各单味药的调节作用较弱。根据风湿痹证免疫调节紊乱的病理机理 ,本文结果可能是临床应用乌芍配伍治疗风湿痹证的重要机制之一。
- 秦林张少华李晓丽
- 关键词:川乌白芍免疫调节药物配伍
- 白芍与川乌配伍前后急性毒性实验研究被引量:34
- 2000年
- 以川乌与白芍配伍前后的水煎液分别给小鼠灌胃 ,急性毒性实验结果为 :川乌 L D5 0 16 3.75 7g· kg- 1、乌芍 1∶ 1L D5 0 2 39.332 g· kg- 1 、乌芍 1∶ 2 L D5 0 2 5 0 .380 g· kg- 1 、乌芍 2∶ 1L D5 0 183.189g· kg- 1 ,配伍前后有明显差异 ( P<0 .0 1) ,表明乌芍配伍能降低川乌的毒性 ,但是 ,腹腔注射未出现上述结果。
- 秦林彭欣李晓丽张少华孙蓉
- 关键词:白芍川乌配伍急性毒性致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