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捷宇
- 作品数:343 被引量:468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 双辊薄带连铸布流系统的优化设计
- 本文利用水模型研究了双辊薄带连铸过程,使用浪高仪对双辊间熔池内的液面波动进行了测量。重点研究了不同熔池高度、流量(拉速)以及布流器结构等参数对熔池内液面波动的影响,从而为双辊薄带连铸布流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 王波张捷宇贺友多安胜利张瑞赵顺利
- 关键词:双辊薄带连铸液面波动水模型
- 文献传递
- Al-Mg-Zn三元合金表面张力的估算
- 2019年
- 运用Butler方程,结合CALPHAD优化后的过剩吉布斯自由能,计算了973 K温度下, Al-Mg, Mg-Zn, Al-Zn二元合金的表面张力.结果表明,在Al熔体中加入金属Mg和Zn,可降低该液态合金的表面张力.在此基础上,利用Chou模型计算了Al-Mg-Zn三元合金的表面张力.结果表明, Al-Mg-Zn三元合金表面张力计算值范围为0.575~0.864 N/m,且随着Mg含量的增加,表面张力减小.对比了二元及三元合金表面张力的计算值与实验值,误差在5%以内.
- 周艾琳杨志良史航李竹吴连得吴广新张捷宇
- 复合锌铝合金镀层材料及热浸镀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锌铝合金镀层材料及热浸镀方法,制备一种热浸镀用共析成分Zn‑Al‑Si‑Mg‑Ti合金镀层,其成份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Al含量为10~30%,Si含量为0.1~1%,Ti含量为0.04~1%,Mg含量...
- 吴广新彭望君张捷宇杨志良丁德建
- 宝钢一连铸不同钢种连浇的水模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02年
- 针对宝钢一连铸 60t中间包进行了 1 :3水模实验 ,主要研究了非稳态条件下拉速、余钢量对不同钢种连浇时交接部长度的影响 。
- 职建军樊俊飞张捷宇
- 关键词:连铸水模型水模实验钢种连浇
- 首钢中间包优化设计(Ⅱ)被引量:17
- 2001年
- 应用湍流流动的数学模型研究了首钢中间包内钢液的流动与混合 ,该模型包括求解三维湍流的N S方程和K ε双方程模型 对首钢第二炼钢厂现有中间包的流场和停留时间作了模拟与分析 ,并预报了在不同位置加设不同高度的堰坝后中间包内钢液的流动状态及停留时间 结果表明 :如果二重堰的设置不当 。
- 张捷宇贺友多刘建辉
- 关键词:中间包流场数值模拟优化设计炼钢
- 薄带连铸用对冲式稳流布流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带连铸用对冲式稳流布流装置。它包括设置于转辊上方的布流器和伸入布流器腔内的浇注水口,布流器上部为敞口矩形腔体,下部收缩变狭并成分岔形腔体,该分岔形腔体的两内侧壁上有对称相向排列的若干对冲稳流孔。本发明还可...
- 张纬栋张立冯孔方张捷宇李响妹程伟玲齐建波尹德友杨帆揭畅
- 文献传递
- H在Mg(0001)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针对 H 原子在 Mg(0001)表面的吸附问题,结合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 H 原子在 Mg(0001)表面的势能面和4种可能吸附位置的能量,探讨了不同吸附位置对 Mg(0001)薄膜层间弛豫产生的影...
- 吴广新张捷宇吴永全李谦刘静周国治
-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势能面吸附能电荷转移
- 文献传递
- Mg-Zn-Si体系的相平衡计算及应用
- 2010年
- 利用Calphad方法重新评估了Mg-Si二元系的液相,并结合Mg-Zn和Zn-Si二元系热力学数据,外推得到Mg-Zn-Si三元系热力学参数;同时根据Mg2Si-MgZn2伪二元相图实验数据评估了Mg-Zn-Si系的液相三元相交互作用参数,计算相图与实验数据较一致。利用Scheil凝固模型模拟了Mg-2.33Zn-0.9Si(at%)合金的凝固过程,预测了镁合金在铸造冷却过程中的相演变信息,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 赵阳子赵云鹤李谦陈双林张捷宇周国治
- 关键词:热力学计算相图计算凝固
- 热风炉冷风分布的计算机模拟研究(Ⅲ)
- 1999年
- 应用紊流三维模型模拟内燃式热风炉内冷风在格子砖柱中的分布,寻求改善其分布的途径- 讨论了不同布置的水平导流板和竖直导流板的结合使用对气流分布的影响- 模拟结果表明,在支柱空腔内加设水平导流板改变了原有大回旋流场,使回旋流变成大面积的单向流,发展了边缘气流;支柱空腔内加设竖直导流板抑制了边缘气流的发展,加强了中心气流- 通过水平导流板和竖直导流板的适当结合,可以实现冷风在格子砖内的均匀分布-
- 陈义胜张捷宇那树人贺友多邢铭包耀宗董伟军
- 关键词:热风炉气流分布计算机模拟
- MgO(111)弛豫表面氢的吸附问题研究
- 2008年
- 针对氢在MgO(111)表面的吸附问题,结合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氢在MgO(111)表面的势能面和4种可能吸附位置及2种不同吸附方式的能量进行了计算,并对吸附H原子过程中的电荷转移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H2分子在MgO(111)表面垂直吸附时均为物理吸附,最优吸附位置为fcc,而平行吸附时均为化学吸附;H原子在MgO(111)表面的hcp和on-top吸附位置处的吸附能相差不超过0.1 eV;电荷密度计算观察到吸附H原子后,与H原子最近邻的Mg原子表面发生了电荷转移.
- 吴广新张捷宇吴永全李谦周国治
-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势能面电荷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