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新晨

作品数:16 被引量:71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角膜
  • 6篇屈光
  • 5篇手术
  • 5篇近视
  • 4篇散光
  • 4篇保存液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屈光手术
  • 3篇角膜地形图
  • 3篇高度近视
  • 2篇眼库
  • 2篇视力
  • 2篇术后
  • 2篇活性
  • 2篇角膜手术
  • 2篇角膜移植
  • 1篇眼屈光
  • 1篇眼视力
  • 1篇眼外科

机构

  • 15篇山东省医学科...

作者

  • 15篇张新晨
  • 13篇谢立信
  • 8篇胡隆基
  • 5篇董晓光
  • 4篇张立军
  • 3篇纪惠谦
  • 2篇崔彦
  • 2篇史伟云
  • 2篇李伟
  • 1篇曹景
  • 1篇袁凤波
  • 1篇邵青

传媒

  • 4篇中国实用眼科...
  • 3篇眼外伤职业眼...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眼科研究
  • 1篇眼科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年份

  • 2篇2000
  • 2篇1999
  • 5篇1998
  • 5篇1997
  • 1篇199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角膜表面镜片术后散光
1997年
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角膜表面镜片术后散光的效果。采用Coherent产SCHWINDKERATOM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对8例12只眼角膜表面镜片术后散光进行治疗,均为圆锥角膜术后病例,术前柱镜屈光度为-1.75—-10.00D,平均-5.49D±3.21D。术后随访6—15月,平均11.8月,显示裸眼视力均明显提高,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提高者7只眼(58.33%)。柱镜平均屈光度由-5.49D下降至-2.77D,均无明显术后痛疼,术后角膜雾状混浊均不显著。说明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可有效地治疗角膜表面镜片术后的角膜散光,能显著地提高角膜表面镜片术治疗圆锥角膜的最终效果。
谢立信胡隆基张新晨张立军
关键词:角膜切削术散光准分子激光PRK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人工晶体大泡性角膜病变被引量:12
1996年
本文对10例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治疗人工晶体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全部病例均为外院手术所致。原白内障性质:老年性白内障3例,外伤性白内障6例,先天性白内障1例。单纯行PKP者1例,PKP联合人工晶体位置调整者2例,PKP同时取出人工晶体并行前部玻切术等治疗者7例。术后随访2-24月,全部病例疼痛等症状解除,植片均保持透明,7例术后矫正视力达0.02-0.3。本文对手术方法选择及角膜供体植片大小等进行了讨论。
谢立信张新晨董晓光曹景纪惠谦
关键词:角膜移植人工晶体大泡性角膜病变
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地形图变化与散光关系被引量:1
1998年
为探讨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地形图变化与临床散光的关系,对MLK和LASIK术后48例86只眼行术前及术后6个月角膜地形图测量分析,并与同期的视力和验光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术后柱镜屈光度及SRⅠ、SAⅠ及SimK较术前明显升高,32.6%的病人有切削区偏中心,但全部病人的裸眼视力及术后矫正视力均好于术前。裸眼视力好于或等于术前者占76.34%。提示以上现象的发生对手术效果无影响。
谢立信胡隆基胡蔚张新晨张立军崔彦
关键词:角膜手术屈光角膜地形图散光
角膜原位磨镶术的现代进展
1998年
角膜原位磨镶术的现代进展张新晨①谢立信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眼科研究所(266071)现代角膜原位磨镶术(Keratomileusisinsitu)是目前角膜板层屈光手术的重要内容。是指先将角膜做一板层切开,即制做一个角膜帽(CornealCap,一般厚1...
张新晨谢立信
关键词:角膜原位磨镶术角膜切开高度近视眼不规则散光可预测性裸眼视力
角膜活性保存液的实验研究
张新晨
关键词:角膜
显微角膜板层切除术后角膜地形图和屈光变化的关系
1998年
为探讨显微板层角膜切除术后角膜地形图和临床屈光变化的关系,对近视屈光度-7.00D~-32.00D的26例42眼高度近视眼于术前及术后6~9月行角膜地形图检查,并与同期的验光结果行对比。结果角膜地形图数值分析与临床效果有较大的差异,且综合指标呈下降趋势,与疗效不符。结论该差异的产生与地形图仪分析软件设定范围有关,手术增加的散光与切削区偏心有关,但该偏心多与视轴中心吻合,故对术后视力恢复无影响。
谢立信胡隆基张新晨
关键词:屈光手术角膜地形图
眼库中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的检测方法被引量:2
1999年
角膜内皮细胞对于维持角膜的透明性起着关键作用。眼库工作中角膜保存的焦点是如何保持角膜内皮细胞的活性。诚然,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2周内植片的透明性是评价内皮细胞功能的重要标准,但眼库的更重要任务是在供体角膜保存后能确切地评价内皮细胞活性,以确保眼库提供...
谢立信张新晨
关键词:眼库角膜内皮细胞活性
近视的眼轴测量分析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测量并分析近视的眼轴。方法应用DGH-4000型眼用A超随机测量19~53岁442例(829眼)近视的眼轴。结果男性眼轴长于女性,年龄、眼别与眼轴无明显关系。在不同屈光度组之间,眼轴的差异非常显著,当近视屈光度<9D时,屈光度每增加1D,眼轴增长约0.324mm。结论眼轴为近视形成的主要因素。但当屈光度≥9D时,眼轴测量欠准确,这可能与超高度近视均伴有后巩膜葡萄肿,A超测量眼轴时很难准确落于黄斑区有关。
张立军张新晨景军玲胡隆基谢立信
关键词:近视眼轴测量眼屈光
角膜中期保存液成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1998年
自MK液问世以来,角膜中期保存法一直为美国眼库最常用的角膜活性保存方法。随着保存液成分的改进,对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的保存效果逐渐提高。对有关角膜保存液的组成成分的研究进行综述,重点介绍基础液、高分子物质、抗生素、抗氧化剂等在保存液中的意义和研究进展。
张新晨
关键词:角膜保存液
显微角膜板层切除术适应症的探讨
1997年
目的根据显微角膜板层切除术治疗43例73只眼的临床效果,探讨其适应症选择原则。方法对不同年龄和不同屈光度病例,行术前预矫屈光度和术后实矫屈光度及手术前后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的对比分析,观察手术前后的眼底变化。结果不同屈光度之间手术效果及预测性无差异。术后裸眼视力与术前矫正视力比较,相等者38只眼(52.05%),提高者20只眼(27.40%),两者相加为79.4%。术前矫正视力与术后疗效无明显关系。>45岁年龄组效果优于≤45岁年龄组。手术前后眼底无明显变化。结论该手术可做为治疗高度近视的首选方法之一,矫正视力欠佳的病例亦适合手术。手术不加重原有的眼底病变和导致新的眼底损害,但对有视网膜干孔和有网膜脱离征象者,应先期行相应治疗。
谢立信胡隆基张新晨董晓光纪惠谦
关键词:屈光手术近视适应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