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昆鹏

作品数:21 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邢台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邢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胰腺
  • 7篇胰腺炎
  • 7篇细胞
  • 7篇腺炎
  • 6篇急性胰腺炎
  • 4篇引流
  • 4篇重症
  • 4篇重症急性
  • 4篇重症急性胰腺
  • 4篇重症急性胰腺...
  • 3篇炎症
  • 3篇胰周
  • 3篇置管
  • 2篇凋亡
  • 2篇血必净
  • 2篇氧化应激
  • 2篇胰腺坏死
  • 2篇胰周感染
  • 2篇引流术
  • 2篇引流术治疗

机构

  • 20篇邢台市人民医...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丽水市人民医...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金华市中心医...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青岛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20篇张昆鹏
  • 12篇张晓愉
  • 8篇李少一
  • 5篇任怀珍
  • 3篇王建民
  • 3篇贾军红
  • 3篇甄忠广
  • 2篇胡岩芳
  • 2篇左长增
  • 2篇刘科
  • 1篇呼圣娟
  • 1篇朱晓黎
  • 1篇罗薛峰
  • 1篇张占国
  • 1篇韩东峰
  • 1篇向慧玲
  • 1篇崔静
  • 1篇施军平
  • 1篇李雷
  • 1篇吴浩

传媒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的临床价值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病情进展与否将2012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230例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进展组(40例)与非进展组(190例),记录各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等指标,计算NLR。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等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预测的特异度、敏感度,Pearson相关性分析NLR等指标与mRS评分的关系。结果进展组NLR、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均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0.05);淋巴细胞绝对值显著低于非进展组(P<0.05)。NLR对进展性腔隙性脑梗死(PLI)预测曲线下面积(AUC)为0.800,最佳临界值3.25,敏感度85.06%,特异度70.68%;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对PLI预测AUC分别为0.650、0.745、0.615。进展组预后良好率显著低于非进展组(P<0.05)。NLR、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白细胞计数与mRS评分正相关(P<0.05)。结论 NLR值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有可能作为患者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
张晓愉张昆鹏胡岩芳刘科王建民
关键词: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氯化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2019年
目的分析氯化锂(LiCl)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血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组(脑缺血造模)、LiCl处理组,每组18只。分析3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功能、血浆胰岛素水平情况。结果实验动物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3组实验动物的脑梗死体积、凋亡细胞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脑缺血组的以上指标均高于LiCl处理组、假手术组,且LiCl处理组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实验动物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3组实验动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脑缺血组(2.41±0.43)分明显高于LiCl处理组的(1.34±0.49)分、假手术组0分,且LiCl处理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缺血30 min、缺血1 h时,脑缺血组与LiCl处理组的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术前与假手术组(P<0.05),而再灌注后6 h、12 h及24 h,脑缺血组的血浆胰岛素水平均明显低于LiCl处理组与假手术组(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可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而LiCl处理作用PI3K-PKB/Akt-GSK-3β信号通路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脑梗死体积、细胞数凋亡数及神经功能缺损,提高血浆胰岛素水平,有一定修复脑组织损伤的效果。
张晓愉张昆鹏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氯化锂胰岛素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与开腹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胰腺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究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与开腹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胰腺周围脓肿(简称胰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SAP继发胰周脓肿患者4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给予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引流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血淀粉酶恢复至正常时间、恢复饮食的时间、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总时间、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恢复饮食时间、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SAP继发胰周脓肿的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昆鹏贾军红任怀珍张晓愉
关键词:脓肿
经皮肾镜与腹腔镜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感染性胰腺坏死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13
2020年
背景与目的:目前,外科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的理念已从以往的早期开腹手术向延期、微创、创伤递进式、通畅引流式的手术方式过渡。本研究按照这一新理念,比较两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SAP合并IPN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SAP合并IPN患者共53例患者资料,其中26例行经腹膜后入路肾镜胰周脓肿清创治疗(经皮肾镜组),27例行腹腔镜清创(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主要疗效指标以及手术前后相关感染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经皮肾镜组中5例患者术后2周床旁局麻下二次经窦道探查清理,腹腔镜组2例中转开腹。经皮肾镜组与腹腔镜组比较,前者平均手术时间(51.8 min vs.57.4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0.2 mL vs.65.8 mL)、平均术后排气时间(21.6 h vs.22.7 h)、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8.5 d vs.51.2 d)、平均住院费用(8.2万元vs.10.6万元)均明显减少(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7 d引流量较术前均增加,而体温、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介素6、胰腺炎CT严重指数(CTSI)评分等感染指标均在术后不同时间点较术前下降(部分P<0.05),而两组间以上指标在相同时间点无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经皮肾镜组与腹腔镜组术后肠瘘、胰瘘、出血、肺炎、假性囊肿等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6%vs.37%,P>0.05)。结论:SAP合并IPN患者经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后,感染中毒症状均可得到改善,效果明确。与腹腔镜手术比较,经皮肾镜治疗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及费用方面更具优势,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李少一张昆鹏甄忠广
关键词:病灶感染肾镜腹腔镜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究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性脑病(PE)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本研究于2008年3月~2015年3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并发PE临床症状将其分为PE组和非PE组。收集所有患者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病原学培养检查资料,采用logistics回归对PE发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中23例被诊断为PE,发病率为24.73%,临床主要表现为兴奋性、烦躁不安、谵妄等症状;PE组患者APACHEⅡ评分、MODS发生率、肌酐、甘油三脂水平及真菌感染率均高于非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显示,高APACHEⅡ评分和高甘油三脂是PE发生的危险因素(OR=3.221,2.973;均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PE的发病率较高,临床有较高的APACHEⅡ评分、MODS发生率、肌酐、甘油三脂水平及真菌感染率,其中高APACHEⅡ评分和高甘油三脂是PE发生的危险因素。
张昆鹏张晓愉贾军红任怀珍李少一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胰性脑病影响因素
圣草次苷调控MPTP诱导的慢性小鼠帕金森疾病和机制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究圣草次苷减轻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慢性小鼠帕金森疾病和机制。方法:选取75只小鼠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圣草次苷低剂量组(8 mg/kg)、圣草次苷中剂量组(16 mg/kg)、圣草次苷高剂量组(32 mg/kg),每组各15只;腹腔注射20 mg/(kg·d)的MPTP溶液,持续一周制成帕金森小鼠模型;给药组小鼠分别使用对应剂量的圣草次苷干预2周。使用旷场实验、悬挂实验、游泳实验检测小鼠行为;使用HE染色和TUNEL染色检测小鼠神经元细胞的凋亡情况;使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脑组织Bax、Bcl-2和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情况;使用试剂盒检测小鼠黑质中SOD、MDA、LDH、GSH的含量;使用ELISA检测小鼠外周血中IL-6、TNF-α、iNOS和IL-10的含量;使用蛋白质印迹检测信号通路Nrf2、HO-1、NQO1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和TUNEL染色结果显示相比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小鼠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相比模型组,使用圣草次苷处理各组小鼠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相比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小鼠旷场移动路程、旷场中心区域活动时间、游泳时间和悬挂时间、SOD水平、Bcl-2、Nrf2、HO-1、NQ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Bax、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MDA、LDH、GSH、TNF-α、IL-6、iNOS水平显著升高(P<0.05),IL-10无显著变化(P>0.05);相比模型组圣草次苷低剂量组Nrf2、HO-1、NQ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Bax/Bcl-2显著降低(P<0.05),其余各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相比模型组,圣草次苷中剂量组和圣草次苷高剂量组旷场移动路程、旷场中心区域活动时间、游泳时间、SOD、IL-10、Nrf2、HO-1、NQ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Bax/Bcl-2、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MDA、LDH、GSH、TNF-α、IL-6、iNOS显降低(P<0.05)。结论:圣草次苷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神经细胞的凋亡并激
张晓愉张昆鹏王建民赵晓辉
关键词:帕金森氧化应激炎症反应
一种门静脉多功能导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静脉多功能导管,其包括弧形主体管,弧形主体管内部设置有相邻的给药输液管和测压管,给药输液管的后端用于与输液结构连接,测压管的后端设置有压力指示标注刻度;所述弧形主体管、给药输液管和测压管的前端的外壁...
王继涛刘登湘左长增甄忠广张昆鹏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胆道镜清创并置管引流对胰腺炎合并胰周感染患者疗效、炎性因子、APACHEⅡ评分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分析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胆道镜清创并置管引流治疗胰腺炎合并胰周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胰腺炎合并胰周感染患者,按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胆道镜清创并置管引流,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因子水平、APACHEⅡ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研究组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亦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研究组APACHEⅡ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均降低(P<0.05或P<0.01)。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研究组切口感染、腹腔感染、组织损伤、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腺炎合并胰周感染患者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胆道镜清创并置管引流治疗临床效果佳,可在显著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升免疫功能的同时,降低APACHEⅡ评分,且安全性好。
张昆鹏张晓愉李少一甄品
关键词:胰腺炎胰周感染血必净注射液置管引流
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临床价值被引量:30
2020年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继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邢台市人民医院2017年4月-2018年12月收治的SAP继发肺部感染患者58例,根据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将其分为轻度组31例、中度组22例和重度组5例,同期选择单纯SAP患者63例为未感染组,检测全部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myeloid cells trigger receptor-1,sTREM-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评价各指标诊断SAP继发肺部感染的价值。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PCT、sTREM-1、TNF-α、IL-6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度组患者血清PCT、sTREM-1、TNF-α、IL-6水平均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患者血清PCT、sTREM-1、TNF-α、IL-6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0.05);单项指标检测中sTREM-1诊断SAP继发肺部感染的价值、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各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单一指标检测诊断SAP继发肺部感染的价值、灵敏度及特异度(P<0.05)。结论血清炎症细胞因子PCT、sTREM-1、TNF-α、IL-6水平与SAP继发肺部感染的病情程度呈正相关,联合检测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甄品张昆鹏左长增甄忠广郭孟贵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肺部感染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肿瘤坏死因子-Α
经皮肾镜清创引流联合血必净对急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周围脓肿患者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经皮肾镜清创引流配合血必净对急性胰腺炎(AP)合并胰腺周围脓肿(PA)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20年12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AP合并P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电脑编号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常规组,各5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血必净注射治疗,常规组实施腹腔镜引流术治疗,联合组则开展经皮肾镜清创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两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CD3^(+)、CD4^(+)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CRP、TNF-α、IL-6及CD8^(+)水平低于常规组,CD3^(+)、CD4^(+)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66%,低于常规组的2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清创引流配合血必净治疗AP合并PA患者的效果显著,且能改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张昆鹏张晓愉李少一甄品田晓鹏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经皮肾镜血必净炎症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