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杰

作品数:29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成都市血液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成都市卫生局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献血
  • 9篇共用剃刀
  • 6篇人群归因危险...
  • 6篇危险度
  • 6篇献血者
  • 6篇归因危险度
  • 5篇血液接触
  • 3篇血液
  • 3篇干预
  • 3篇干预模式
  • 3篇肝炎
  • 2篇影响因素
  • 2篇远郊
  • 2篇针灸
  • 2篇无偿
  • 2篇无偿献血
  • 2篇献血屋
  • 2篇供血机构
  • 2篇红细胞
  • 2篇丙型

机构

  • 27篇成都市血液中...
  • 5篇成都医学院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27篇张杰
  • 12篇何毅
  • 9篇李宏
  • 7篇田莉
  • 7篇陈雪
  • 6篇万浬科
  • 6篇于廉
  • 5篇钟利
  • 5篇钟军
  • 5篇钟涵
  • 4篇李小春
  • 4篇王乃红
  • 4篇万里科
  • 4篇杨群身
  • 3篇马婧
  • 3篇廖耘
  • 3篇张蓝江
  • 2篇付超
  • 2篇刘涛
  • 2篇刘双丽

传媒

  • 7篇现代预防医学
  • 7篇中国输血杂志
  • 2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输血协会...
  • 1篇中国输血协会...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细胞过滤时机对于血小板输注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系统评价WBC过滤时机对于血小板(PLT)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11年12月。纳入比较保存前与保存后过滤WBC的PLT输注效果的临床试验相关文献。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相关研究的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输注保存前过滤WBC的PLT相比,输注保存后过滤WBC的PLT的24h血小板计数增加校正值(C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58,95%CI(-1.75,0.58),P=0.33],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6,95%CI(O.56,1.03),P=0.07]。结论WBC过滤时机对于PLT输注后24hCCI值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影响。
张杰陈雪袁强成岚傅雪梅李幼平王乃红王莉周昌华
关键词:META分析
压力蒸汽灭菌法处理废血的观察
2005年
张杰李宏钟军
关键词:压力蒸汽
成都地区汉族ABO、Rh红细胞血型的分布
目的为中国血型库提供数据,建立一支珍贵的Rh阴性血源库。方法对成都地区健康无偿献血者236801人不分年龄、性别随机抽样,尽量避免采用在同一家庭的标本。使用的检验科检测合格标本,于采集后第2天完成。采用标准操作方法。结果...
刘钟瀚廖耘周英张杰李健
关键词:红细胞血型ABO
文献传递
采供血机构中消毒和感染隔离措施被引量:1
2006年
张杰李宏钟军
关键词:采供血机构消毒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全血不同招募模式献血情况及对策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成都市不同招募模式全血献血者构成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制定采供血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PSS 25.0软件,对成都市2020年1月24日-4月30日(2020年疫期)以及2019年2月4日-5月12日(农历同期)全血献血者不同招募模式和重复献血者的构成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对2020年疫期全血献血者不同响应期、不同招募模式的变化趋势,采用趋势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1)2020年疫期和2019年同期,成都市全血献血者共计110 417人次,2020年疫期献血人次较2019年同期下降3.4%。是否预约、不同招募模式的献血者构成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 246.898、4 781.275,P<0.05)。(2)不同年份、响应期重复献血者的构成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32、255.341、152.761,P<0.05)。(3)2020年疫期全血采集1682车(屋)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2.5%,平均每车(屋)采集32人次,较去年同期下降14.1%。(4)不同招募模式的献血者构成随着不同年份、响应期也在发生变化;2020年疫期,应急献血比例呈增长趋势(χ■=5 494.739,P<0.05),团体和街头献血比例呈下降趋势(χ■=4 150.134、1 314.776,P<0.05)。结论 2020年疫期,成都市全血招募模式发生转变,由随机献血向预约献血,街头献血向应急和团体献血转变,应继续加强预约献血,召回重复献血者和保留初次献血者,借助新媒体普及无偿献血和疫情防控知识,减少市民焦虑和恐慌的情绪,消除对疫情期间献血安全性的顾虑,同时采取措施提升街头和团体献血比例。
钟涵张杰马婧肖湘李培余聪
关键词:全血重复献血者
中国男性公民在公共理发场所理发共用剃刀现状调查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中国男性公民理发时使用共用剃刀的现状。方法在北京、高雄、太原、香港、乌鲁木齐、拉萨等16个大中城市及附近4个行政区下辖农村地区的20家理发店对使用剃刀的方式进行现场调查并了解从业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对经血传播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男性公民普遍被理发师使用共用剃刀,未见改变这种现状的有效措施。结论卫生行政部门应该通过立法禁止在美容美发行业使用共用剃刀。
张杰何毅于廉李晨睿王雷高加良文远蓉
关键词:理发共用剃刀血液接触
血液中心远郊献血屋运行模式探讨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远郊献血屋运行模式和采集效果,为探讨适合远郊献血屋运行的最佳模式提供支持和参考。方法调研成都市远郊献血屋的运行管理情况,分析2012—2016年中心城区和远郊献血屋血液采集情况。结果龙泉献血屋2012-2016年的日均采集人数均为最高,2016年日均采集人数为61人/次,都江堰献血屋2016年日均采集人数最低,为5人/次。多功能服务站模式的采集效果均明显优于单一模式,多功能服务站模式中又以阶段Ⅱ为当前最佳运行模式。结论远郊献血屋的筹建、管理主体的选择、选址、人员配置、运行模式以及献血网络的布局对血液采集效果有很大影响,将远郊献血屋打造成集无偿献血宣传、献血咨询、全血采集、志愿者活动、用血退费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无偿献血服务站是现阶段较适合远郊献血屋的运行模式。
马婧王乃红于廉钟涵张杰洪缨
献血人群感染乙肝、丙肝病毒的血液接触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通过对献血者感染乙型肝炎以及丙型肝炎病毒危险因素的研究,探讨血液接触行为的危险性。方法对485例HBsAg检测阳性、305例抗-HCV抗体检测阳性的献血者及1581例两者检测阴性的献血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应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感染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有关的血液接触危险行为,并对危险行为的人群归因危险度(PAR)进行估计。结果筛选出6个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的血液接触危险行为:10年前肌肉注射史、乙肝家族史、使用共用剃刀、穿耳环孔史、牙科治疗史、针灸史,其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是0.449,0.066,0.251,0.092,0.129,0.038,综合人群归因危险度为68%;7个与丙肝病毒感染有关的危险行为:使用共用剃刀、输血史、乙肝家族史、纹身史、牙科治疗史、穿耳环孔史、10年前肌肉注射史,其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是0.351,0.024,0.089,0.063,0.163,0.078,0.149,综合人群归因危险度是62%。结论献血人群感染乙肝、丙肝病毒的血液接触危险行为有使用共用剃刀、乙肝家族史、输血史、10年前肌肉注射史、纹身史、牙科治疗史等,避免以上血液接触危险行为,可减少感染乙肝、丙肝病毒的几率。
陈雪何翠席光湘张杰田莉邓小倩罗利平万浬科何毅
关键词:血液接触人群归因危险度献血人群
献血者感染乙型肝炎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研究探讨共用剃刀等危险因素与乙型肝炎传播的关系。[方法]对282名单纯HBsAg检测为阳性的献血者及564名阴性献血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应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感染丙肝有关的因素,并对危险因素的人群归因危险度(PAR)进行估计。[结果]筛选出8个与感染乙肝有关的因素,使用共用剃刀、手术史、针灸史、10年前注射史、乙肝家族史、纹身、牙科史、穿耳环孔等因素增加感染的危险性,其危险度(OR)分别是:10.1235、2.5892、8.5870、8.4407、3.4377、5.5253、2.3673、3.1369,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是:49.22%,13.93%,17.23%,77.21%,16.60%,10.16%,26.21%,20.77%。8项危险因素总的人群归因危险度为96.81%。[结论]共用剃刀以及可能导致血液接触的器具是乙型肝炎传播的危险因素。
田莉刘涛李小春夏颜张杰陈雪钟利钟军刘玉英陈俊李宏何毅
关键词:共用剃刀针灸乙型肝炎人群归因危险度
献血者感染梅毒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献血者感染梅毒的危险因素及献血者筛选的相关问题。方法对215名TP检测为阳性的献血者及430名阴性献血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应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感染梅毒有关的因素,并对危险因素的人群归因危险度(PAR)进行估计。结果筛选出与感染梅毒有关的因素有:多个性伴侣、不用安全套、共用剃刀、打耳洞、纹身,其危险度(OR值)分别为:2.7599,4.9542,1.4453,2.0893,6.4357,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为:21.21%,57.32%,21.93%,18.34%,2.32%,5项危险因素总的人群归因危险度为77.61%。结论献血者献血前筛查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梅毒的经血传播途径不容忽视。
李书平罗利平何毅万浬科张杰覃沙张蓝江严渝文
关键词:梅毒共用剃刀人群归因危险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