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蝶窦黏液囊肿1例误诊分析
- 2005年
- 张杰卜庆丰
- 关键词:误诊分析黏液囊肿溶骨性破坏组织密度后组筛窦
-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的研究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评价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检查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对110例肝细胞癌进行三期螺旋CT增强扫描,观察病灶增强方式。结果:病理分型:巨块型肝癌27例,结节型57例,小肝癌21例、弥漫型5例。肝癌典型CT表现:平扫为低密度;增强扫:动脉期高密度,门脉期及平衡期为低密度,即造影剂“快进快出”的特点。结论: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能明确肿瘤的血供特征和门脉受累情况,明显提高病灶的检出率,为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 张杰卜庆丰黄兆明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三期增强扫描螺旋CT
- 腰椎椎弓峡部裂的CT诊断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分析腰椎椎弓峡部裂的CT表现,提高诊断、鉴别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腰椎椎弓峡部裂的CT表现。结果:21例中,双侧19例单侧单侧2例,腰515例,腰46例。21例均表现为椎弓峡部层面关节突间的低密度裂隙,断面呈锯齿状,即“裂隙征”,裂隙边缘骨质硬化,周围可见碎骨片,呈现“假肥大小关节”,16例伴椎体滑脱,呈现“假性间盘突出征”及“双边征”。结论:CT对腰椎椎弓峡部裂的诊断优于X线平片,并可同时显示其相关并发症。
- 张杰卜庆丰
- 关键词:腰椎峡部裂CT
- 引起骨壁广泛破坏的蝶窦囊肿伴胆固醇肉芽肿
- 蝶窦胆固醇肉芽肿罕见,少有报道。我院收治1例引起蝶骨广泛性破坏及左眶尖骨质破坏的蝶窦囊肿伴胆固醇肉芽肿,文献尚未见有侵犯如此广泛的报道,现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患者,女,62岁。左眼视力下降一年余,逐渐加重,后失明半年...
- 卜庆丰张杰夏盛伟
- 文献传递
- 肺转移瘤的CT诊断(附107例分析)被引量:6
- 2005年
- 张杰卜庆丰
- 关键词:肺转移瘤CT诊断转移性肿瘤临床病理
- 骨斑点症1例
- 骨斑点症(Osteopoikilosis),又称弥漫性浓缩性骨病,弥漫性骨质硬化症等。甚为罕见, 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一般均为X线检查所发现,我院诊断一例,X线表现颇具特点,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23岁,体检胸透发现...
- 孟雷张杰卜庆丰
- 文献传递
- 小肝癌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研究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探讨小肝癌(SHCC)的检查方法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肝癌病例,行全肝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后20 s^30 s行动脉期扫描,60 s^70 s行门脉期扫描,2 min^3 min行延迟期扫描,观察和分析病灶在三期增强扫描中的CT表现。结果27例SHCC中,检出34个病灶,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的检出率分别为91.1%(31/34)、72.4%(25/34)、88.1%(30/34),其中29个病灶在三期扫描中为典型表现,即动脉期为高密度,门脉期为等密度或低密度,延迟期为低密度。反映了造影剂“快进快出”的特点。结论动脉期显示的病灶数最多,然而,有些病灶仅显示在门脉期和延迟期,因此,为了能最大限度显示病灶,三期螺旋CT扫描的采用是必要的,而且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能明确肿瘤的血供特点和门脉受累情况,为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 卜庆丰张杰
- 关键词:肝脏小肝癌螺旋CT
- 肝血色病一例被引量:3
- 2005年
- 卜庆丰张杰
- 关键词:血色病血色素沉着症代谢性疾病沉积症
- 眶内异物定位的影像对比分析
- 2003年
- 卜庆丰张杰
- 关键词:影像学CT扫描X线
-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原发性小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作用
- 肝癌是消化系统常见肿瘤,起病多隐匿,临床多无明显症状。早期发现SHCC,不仅可以为临床提供及时手术治疗时机,也可以提高术后生存时间。螺旋CT检查肝脏的优势是,可以在肝动脉期和门脉期及延迟期对全肝进行扫描,极大的提高了肝癌...
- 张杰卜庆丰李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