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柏根

作品数:291 被引量:2,009H指数:2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0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3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24篇静脉
  • 81篇血管
  • 80篇动脉
  • 75篇下肢
  • 38篇细胞
  • 35篇血栓
  • 35篇深静脉
  • 32篇血栓形成
  • 32篇基因
  • 29篇静脉功能不全
  • 28篇缺血
  • 28篇静脉血
  • 27篇静脉血栓
  • 27篇静脉血栓形成
  • 26篇手术
  • 26篇慢性
  • 23篇内皮
  • 20篇慢性静脉功能...
  • 17篇动脉缺血
  • 15篇平滑肌

机构

  • 210篇上海第二医科...
  • 6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5篇上海第二医科...
  • 6篇上海第二医学...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广州医学院第...
  • 3篇上海市中西医...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作者

  • 291篇张柏根
  • 104篇张纪蔚
  • 95篇张皓
  • 25篇邝耀麟
  • 25篇施娅雪
  • 22篇赵意平
  • 22篇钱虎声
  • 20篇徐惊伯
  • 18篇顾小平
  • 15篇孙敏莉
  • 14篇秦峰
  • 14篇张岚
  • 13篇陈诗书
  • 13篇薛冠华
  • 12篇周兆熊
  • 12篇梁卫
  • 12篇黄晓钟
  • 9篇田路
  • 9篇杨之晖
  • 8篇董德正

传媒

  • 3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6篇中国实用外科...
  • 22篇中华外科杂志
  • 19篇中华普通外科...
  • 17篇外科理论与实...
  • 12篇上海医学
  • 1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0篇中华医学杂志
  • 8篇中华实验外科...
  • 8篇中国中西医结...
  • 7篇上海生物医学...
  • 7篇临床放射学杂...
  • 6篇实用外科杂志
  • 5篇岭南现代临床...
  • 5篇中国血管外科...
  • 4篇中华医学科研...
  • 4篇中国现代普通...
  • 4篇中国血液净化
  • 4篇国际外科学杂...
  • 3篇中国新药与临...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10篇2010
  • 7篇2009
  • 11篇2008
  • 14篇2007
  • 11篇2006
  • 22篇2005
  • 30篇2004
  • 21篇2003
  • 15篇2002
  • 24篇2001
  • 8篇2000
  • 15篇1999
  • 14篇1998
  • 14篇1997
  • 14篇1996
2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理化处理方法对复合血管形态结构的影响
1997年
目的:为了完善新型生物人工复合血管制备过程中胶原管理化处理这一关键环节。方法:选用了氧化剂(O)、醛化剂(GA)和聚环氧化合物(PC),通过光学显微镜(L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观察,从它们对复合血管形态结构的影响方面加以分析,着重探讨他们的脱色作用,各自和交叉使用的特点。结果:醛化剂处理的复合血管同时应用氧化剂,然后直接用于移植较好;聚环氧化合物处理的复合血管不必同时应用氧化剂,但因直接用于移植会因管腔内表面粗糙而易致血栓形成。结论:适当应用醛化剂和氧化剂处理复合血管是较好的方法。
董德正张柏根邝耀麟秦峰
关键词:人工血管氧化剂
下肢动脉旁路转流术后阻塞再手术的初步体会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总结下肢动脉旁路转流术后阻塞再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 年5月至2004年2月间19例(20条)下肢动脉旁路转流术后阻塞共31次再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18次单纯转流血管取栓术后通畅时间1 d至3年,通畅率为27.7%(5/18),再阻塞率为 72.3%(13/18);13次取栓加流入或流出道旁路重建术后通畅时间4 d至11个月,通畅率为61.5% (8/13),再阻塞率为38.5%(5/13)。全组再手术总通畅率41.9%(13/31),平均通畅时间8.1个月 (3-29个月);手术死亡率5.3%(1/19),肢体存活率73.7%(14/19),截肢率25%(5/20)。结论术后晚期发生转流血管再阻塞的最主要原因是内膜增生和病变进展;取栓加流入或流出道重建旁路术的效果优于单纯取栓术;加强术后彩超随访,及时修正增生性病变,将有助于提高转流血管通畅率。
张皓张纪蔚施娅雪张柏根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血管外科手术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诊治进展
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是一组下肢静脉病症的总称,包括下肢浅静脉扩张或静脉曲张,腿部沉重、疲劳、胀痛,浮肿,皮肤营养性改变或静脉性溃疡等临床征象.其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发病机理的复杂性,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兴趣与重视.本文介绍了几...
张柏根
关键词:静脉功能不全静脉曲张诊治进展
自体静脉移植术后的组织学变化被引量:1
1989年
自体静脉是中小动脉重建的首选材料。自体静脉移植干动脉环境后发生创伤愈合性和适应性组织学改变,其演变趋势是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再增殖和内膜下层肌内膜细胞的游移、堆积形成不断增厚的新内膜;中膜在部份平滑肌细胞坏死后出现纤维细胞和胶原组织替代性增生;外膜通过血管滋养管再生及纤维疤痕组织增生逐渐和周围移植床连接。在此过程中,无论是移植早期的血栓形成,还是移植中晚期的内膜增生和粥样硬化,均严重影响着移植通畅率。
秦峰张柏根邝耀麟
关键词:静脉移植组织学膜结构
全文增补中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自然病程与取栓术被引量:5
2006年
张柏根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自然病程取栓术
软坚清脉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本实验设计用免疫损伤加高脂饲料的方法,形成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的模型,同时服用软坚清脉方(海藻、莶草、蒲黄、牡蛎),观察兔在血脂、过氧化脂质、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及动脉壁超微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并与服用丹参、多烯康的家兔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软坚清脉方能减少血胆固醇,并有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作用,而对甘油三酯、过氧化脂质的影响不明显,对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2)软坚清脉方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丹参及多烯康则无上述作用。
张皓张柏根奚九一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免疫损伤中药
经皮氧分压测定在周围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9
1994年
经皮氧分压测定在周围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钱虎声,张柏根,邝耀麟 综述经皮氧分压(TranscutaneousOxygenPrcssureTcPO2)测定是将加热的氧敏电极置于拟检测部位来测定局部组织氧分压,了解组织血液...
钱虎声张柏根邝耀麟
关键词:周围血管疾病
47例人工血管建立血透通路疗效分析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评价自体血管不适宜建立血透通路的尿毒症患者采用人工血管动静脉造瘘术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1996年6月至2002年10月,47例患者行肱动脉-人工血管(PTFE)-自体静脉襻式造瘘术,平均随访39月。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前臂肿胀,1月左右消退;术后发生心功能不全者3例;窃血综合征3例;术后感染5例,3例切除人工血管,2例行人工血管间置术;假性动脉瘤4例,行人工血管间置术;血栓形成13例,9例行Fogarty取栓术,4例行人工血管重建术。初级通畅期最短2个月,最长93个月;1年初级通畅率为74.4%,1年累积次级通畅率为91.5%;2年初级通畅率为55.3%,2年累积次级通畅率为78.7%结论术前应选择通畅的流入道和流出道;术后应重视对瘘管的保护,切忌一点或近距离重复注射,压迫止血力度适当,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出现造瘘血管并发症病例,可行二期手术,恢复通畅。
施娅雪张纪蔚张皓梁卫张柏根
关键词:人工血管血液透析动静脉瘘疗效分析
纳米磁性微球纯化VEGF治疗基因
张皓孙敏莉王强斌张柏根张纪蔚
该项目利用磁性纳米粒子的特殊磁学及物理性质,探讨了在磁性纳米粒子外连接不同基团,提纯质粒。该项目首先在国内探索性地在具有超顺磁性的纳米磁微球上构建成功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质粒提纯用的三种复合物:探针直接连接的...
关键词:
关键词:VEGF质粒纯化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STAT蛋白家族的关系被引量:3
2007年
酪氨酸蛋白激酶(JAK)/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TAT)是近年来发现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是一条细胞因子对免疫反应、血细胞生成、神经和胚胎发育调节及细胞增殖凋亡等多效性的传导通路。STAT蛋白是一种双功能信号分子,不仅能把细胞外信号传递到细胞内,而且直接参与细胞的基因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是血管增殖性疾病发展的核心环节,也是目前防治的难点,因而有关病理学分子机制是血管增殖性疾病的研究热点。
吕磊张纪蔚张柏根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STAT蛋白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细胞增殖凋亡转录激活子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