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润

作品数:15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3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示踪
  • 5篇同位素
  • 5篇固氮
  • 4篇生物固氮
  • 3篇速率
  • 3篇夏季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荧光
  • 2篇荧光法
  • 2篇荧光法测定
  • 2篇有机物
  • 2篇色氨酸
  • 2篇稳定同位素
  • 2篇颗粒有机物
  • 2篇固氮生物
  • 2篇海洋化学
  • 2篇海洋生物
  • 2篇氨酸
  • 2篇

机构

  • 15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自然资源部第...

作者

  • 15篇张润
  • 10篇陈敏
  • 8篇邱雨生
  • 7篇郑敏芳
  • 6篇杨伟锋
  • 3篇林峰
  • 2篇吴芳
  • 2篇杨俊鸿
  • 2篇夏恩琴
  • 2篇郭卫东
  • 2篇马嫱
  • 2篇童金炉
  • 1篇吕娥
  • 1篇宋金明
  • 1篇黄奕普
  • 1篇李艳平
  • 1篇林志裕
  • 1篇吴鼎勋
  • 1篇周宽波
  • 1篇王启栋

传媒

  • 5篇海洋学报
  • 3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台湾海峡
  • 1篇应用海洋学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6
  • 2篇200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夏季台湾海峡南部海域上层水体的生物固氮作用被引量:5
2013年
2011年6—7月,利用15N2示踪法实测了台湾海峡南部海域的生物固氮速率,结合温度、盐度、天然颗粒物氮同位素组成的分布,分析并讨论了影响研究海域生物固氮速率的环境因素。结果表明,夏季台湾海峡南部海域的生物固氮速率介于168—1080 nmol m-3d-1之间,平均为537 nmol m-3d-1,较高的生物固氮速率大多出现在次表层水体中。研究站位的积分固氮速率变化范围为11—40μmol m-2d-1,平均为23μmol m-2d-1。积分固氮速率的空间变化与不同水团的影响有关,在受黑潮水影响的海域,生物固氮速率较高,而在上升流和受河流冲淡水影响的海域,生物固氮速率较低,说明较低的水温及较高的无机氮营养盐可能会抑制研究海域的生物固氮作用。研究海域天然颗粒物δ15N与生物固氮速率之间呈现良好的负相关关系,表明天然颗粒物氮同位素组成可定性指征研究海域生物固氮作用的强弱。
林峰陈敏杨伟锋张润曹建平邱雨生郑敏芳
关键词:台湾海峡
应用镭-226解读南极普里兹湾表层水的来源与运移被引量:2
2010年
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航次(2005年12月至2006年1月)期间,利用Mn-纤维富集大体积表层海水中的Ra同位素,并通过222Rn直接射气法测量226Ra的比活度,结果表明,普里兹湾表层水的226Ra比活度变化为0.92~2.09 Bq/m3,平均值为1.61 Bq/m3,在深海区域表现出226Ra含量高的特征。从空间分布看,表层水226Ra比活度呈现出由湾内向湾外增加的反常态势,反映出不同Ra含量水团的混合影响2。26Ra比活度与盐度的关系证实研究海域表层水的Ra含量主要受三种端元水体的混合所控制:其一为具有镭含量高、盐度高特征的南极夏季表层水;其二为低镭、低盐特征的冰融水;其三为高盐、中等镭含量的普里兹湾中深层水,该水体的226Ra纯粹由海底沉积物间隙水向上扩散所维持。结合S-226Ra示踪体系及上述三端元混合模型,计算出各组成水体的比例并描绘出它们的空间分布。南极夏季表层水的份额由湾外向湾内逐渐降低,并且在68°E断面向南影响范围较大;冰融水的比例由湾内向湾外降低,并且在湾内东部的高温水体中具有最大贡献;普里兹湾中深层水中受沉积物镭来源影响比较显著的区域出现在湾内西北部,其影响向湾外逐渐降低。冰融水与普里兹湾中深层水份额分别于普里兹湾湾顶东、西部出现高值的分布特征证实埃默里冰架前沿海流东进、西出的运移规律。
郑敏芳陈敏杨俊鸿张润马嫱杨伟锋邱雨生
关键词:226RA
春季北部湾北部海域颗粒有机物的碳、氮同位素组成被引量:4
2014年
2011年4月期间,对北部湾北部海域水柱中颗粒有机碳(POC)、颗粒氮(PN)浓度及其同位素组成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海域水柱中的颗粒有机物主要受陆源输入和生物生产过程的影响.根据POC、PN、C/N比(摩尔比)、δ13C和δ15N的空间分布规律,可将研究海域区分为具有不同特征的3个区域,其中钦州湾外围海域的δ13C最低,反映出该区域颗粒有机物受陆源输入的影响较大;铁山港外围海域具有高的POC、PN和δ15N特征,C/N比也接近于Redfield比值,说明其颗粒有机物主要受控于生物初级生产过程;琼州海峡西侧海域呈现低POC和PN特征,与南海外海水的特征较为接近,而该区域同时具有低C/N比和低δ15N的特征,表明其受生物固氮作用的影响明显.
何映雪林峰陈敏张润杨伟锋郑敏芳邱雨生
关键词:颗粒有机碳同位素组成春季
琼东上升流区沉积物岩心的稳定同位素(13C,15N)示踪
<正>琼东沿岸上升流区虽然占海洋水域面积的比例并不大,但是由于在此类区域生物地球化学活动极其活跃,因此在海洋的生源要素循环乃至于气候变迁中都扮演着超出其比例的作用。海洋沉积物是研究海洋环境乃至气候变化的重要载体,而相关生...
张润
文献传递
荧光法测定微藻中色氨酸的含量被引量:22
2005年
建立了微藻中色氨酸的荧光分析方法.以NaOH为水解液水解微藻,在激发波长225nm,发射波长350 nm处测定色氨酸的荧光强度.方法线性范围0~0.07 mg/L,检测限为0.003 mg/L,回收率90%~100.1%.此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
吴芳郭卫东张润夏恩琴周宽波
关键词:色氨酸微藻荧光法
海洋生物固氮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0年
近年来,海洋生物固氮作用研究已成为海洋氮循环研究热点之一,因为它补充了海洋中的结合态氮,影响着海洋氮储库的收支平衡,进而调控海洋的初级生产力,并因此与海洋颗粒有机碳的迁出以及海洋对大气CO2的吸收密切相关.海洋生物固氮作用的研究主要是在近30a开展起来的,现有观点认为全球海洋生物固氮速率为100~200 Tg/a.15N2示踪法和乙炔还原法是最重要的生物固氮速率实测方法,而硝酸盐异常指数法1、5N同位素收支平衡法、卫星遥测法等则是重要的间接估测方法.束毛藻曾被认为是全球海洋最重要的固氮生物,但近年来也发现了固氮生物在微微(pi-co)级和微(nano)级的分布,表明以往基于束毛藻的固氮速率可能是被低估的.海洋生物固氮作用营养盐限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铁和磷这2个元素的作用,但目前尚无定论.在中国边缘海生物固氮作用的研究还很匮乏,少数研究表明除黑潮区外,由束毛藻所支持的固氮速率并不高.就海洋固氮作用研究的未来发展,指出今后必须在更大时空尺度上开展海洋生物固氮作用研究,以弥补现有实测数据的不足,并获取固氮微生物种类组成的准确信息,在确定海洋生物固氮作用控制因素的同时,追踪新固定氮的流向,进而为海洋氮循环提供准确信息.
张润陈敏
关键词:海洋化学固氮生物营养盐限制中国边缘海
夏季大亚湾悬浮颗粒有机物碳、氮同位素组成及其物源指示被引量:12
2017年
2015年夏季开展了大亚湾悬浮颗粒有机物碳(POC)、氮含量(PN)及其同位素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δ^(13)CPOC和δ^(15) NPN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5.7‰^-17.4‰和-6.3‰~10.4‰,平均值分别为-20.2‰和8.2‰。大亚湾悬浮颗粒有机物含量及其碳氮同位素组成的空间变化反映了不同有机质来源的影响:喜洲岛附近海域表现出高POC、PN、δ^(13)CPOC和δ^(15)NPN的特征,指征着浮游植物水华的主导贡献;东北部范和港附近海域具有高POC、PN、低δ^(13)CPOC和高δ^(15)NPN的特征,反映了河流/河口水生有机物的影响;湾顶白寿湾附近海域的δ^(13)CPOC和δ^(15)NPN出现低值,体现了陆源有机质和人类污水排放的影响。借助δ^(13)CPOC和δ^(15)NPN的三端元混合模型,定量出海洋自生有机质、陆源有机质、河流/河口水生有机质等3个来源的贡献平均分别为70%、13%和17%,其中海洋自生有机质是夏季大亚湾悬浮颗粒有机物的最主要来源。从这3种来源颗粒有机物含量的空间变化看,海洋自生有机质含量由湾内向湾外减少,与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变化相对应;河流/河口水生有机质含量在大亚湾东北部出现高值;陆源有机质含量在表、底层出现不同态势,表层陆源有机物含量在湾中部海域最低,而底层则呈现出自湾内向湾口增加的趋势,主要受控于离岸距离和珠江冲淡水、粤东沿岸上升流输送的影响。
牟新悦陈敏张琨曾健杨伟锋张润郑敏芳邱雨生
关键词:颗粒有机物碳同位素氮同位素
南海水域生物固氮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生物固氮作用影响海洋氮收支平衡并调控初级生产力,是海洋氮循环研究的热点之一.南海是位于西太平洋的重要的边缘海,被认为是具备生物固氮作用的理想环境.为了对南海水域生物固氮作用研究有一个全面了解,尝试梳理南海生物固氮作用研究的相关结果,并对南海固氮作用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南海固氮生物组成较为复杂,具有较大的时空可变性.南海的固氮速率与其他热带、亚热带海区相近,其中海盆区的年固氮量可达3.6×107 mol/a.整体而言,生物固氮作用对南海初级生产力的贡献并不显著.营养盐调控、黑潮流入侵、大型河流羽状流区的影响等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南海固氮作用的时空分布.
李丹阳张润
关键词:生物固氮固氮生物初级生产力
生物固氮速率测定中^(15)N_2同位素示踪剂的引入被引量:2
2018年
生物固氮作用是一个重要的海洋新氮来源,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基于稳定同位素(^(15)N_2)示踪吸收法,是目前直接测定海洋生物固氮速率最有效的手段。其中,高效、洁净地将^(15)N_2引入海水培养体系,并准确定量培养体系底物的同位素示踪水平,是同位素示踪吸收法准确获取固氮速率的关键。本研究针对^(15)N_2同位素示踪剂引入这一关键环节进行了探讨,确认改进气泡法是将^(15)N_2引入海水培养体系的首选操作。在对培养体系造成的较小扰动的情况下,可将培养体系氮气底物的^(15)N原子丰度提升至10%以上,相对于另一种导入同位素示踪剂的手段——预溶解海水法,改进气泡法将培养瓶中氮气底物的^(15)N原子丰度提升了近200%。此外,改进气泡法还具有最小化痕量金属沾污、操作简便等优点。将改进气泡法结合与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测定结合,是准确测定水体生物固氮速率的推荐方法。
陈盛保张润陈能汪赖丽旻陈敏郑敏芳邱雨生
关键词:同位素示踪
琼东上升流区沉积物岩心的稳定同位素(13C,15N)示踪
琼东沿岸上升流区虽然占海洋水域面积的比例并不大,但是由于在此类区域生物地球化学活动极其活跃,因此在海洋的生源要素循环乃至于气候变迁中都扮演着超出其比例的作用.海洋沉积物是研究海洋环境乃至气候变化的重要载体,而相关生源要素...
张润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海洋环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