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燕萍

作品数:48 被引量:248H指数:10
供职机构: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6篇科技成果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8篇污染
  • 25篇空气污染
  • 10篇门诊
  • 9篇灰霾
  • 7篇急诊
  • 7篇急诊量
  • 6篇早产
  • 6篇门诊量
  • 5篇血管
  • 5篇门急诊
  • 5篇门急诊量
  • 5篇脑血
  • 5篇脑血管
  • 5篇急性影响
  • 5篇儿科
  • 5篇病例交叉设计
  • 5篇大气污染
  • 4篇新生儿
  • 4篇心脑
  • 4篇心脑血管

机构

  • 43篇太原市疾病预...
  • 14篇中国环境科学...
  • 13篇山西医科大学
  • 5篇北京大学第三...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省人民医...
  • 3篇太原市妇幼保...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48篇张燕萍
  • 16篇赵宝新
  • 14篇张金良
  • 12篇刘力
  • 11篇张志琴
  • 9篇李晋芬
  • 9篇王芬芬
  • 9篇桑田
  • 8篇张晓平
  • 7篇邹天森
  • 7篇李海平
  • 6篇田兆兴
  • 6篇薛小平
  • 6篇武永春
  • 6篇苏兵
  • 5篇徐丽珍
  • 5篇齐惠萍
  • 5篇魏永杰
  • 5篇刘喆
  • 4篇刘旭辉

传媒

  • 19篇环境与健康杂...
  • 4篇疾病监测
  • 3篇第四届环境与...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中国卫生信息...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环境卫生学杂...
  • 1篇2006年国...
  • 1篇2008年我...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 10篇2008
  • 7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太原市颗粒物空气污染与人群每日死亡率的关系被引量:17
2007年
目的:研究颗粒物空气污染与居民每日死亡率暴露-反应关系,为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样条函数模型分析2004至2005年太原市每日死亡率时间序列数据,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暴露变量,同时控制长期趋势和季节趋势、气象因素、周日亚元变量以及其他空气污染物等的混杂影响。结果:PM10与各种死因别死亡率为非线性相关,呈现阈值现象。经微分推导,总死亡率、恶性肿瘤死亡率、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合计死亡率阈值分别为85.00μg/m3、89.59μg/m3和122.54μg/m3。结论:太原市PM10与人群每日死亡率暴露-反应关系为非线性相关,呈现阈值现象,与欧美国家不同。
张燕萍张志琴刘旭辉张晓萍封宝琴李海平
关键词:空气污染死亡率最高容许浓度
孕期高浓度空气污染暴露对早产的影响
张燕萍傅葵赵宝新徐丽珍刘力李晋芬薛小平张志琴武永春苏兵孙惠乐
课题来源与背景:早产与婴儿死亡、儿童发病率还有成年期疾患相关。研究表明空气污染暴露对孕妇有影响,能促使早产发生。但没有充分证据推断空气污染暴露与早产的因果关系。因此,自选进行本研究。研究目的与意义:太原市是全国空气污染较...
关键词:
关键词:早产空气污染孕妇
太原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应用病例交叉研究方法,探讨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对长期高暴露环境下居民每日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交叉设计方法和SAS9.0中的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太原市2003-2004年太原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与太原市65岁以上城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每日死亡的关系,同时比较双向对照设计和单向回顾性对照设计研究结果的差异。结果PM1072h累积影响最大,平均浓度每增加100μg/m3,对心脑血管疾病总死亡影响的OR值为1.126、心脏病OR值为1.305、、缺血性心脏病OR值为1.296、心肌梗死OR值为1.080、心衰OR值为1.136、心律失常OR值为1.133、中风OR值为1.228;不同空气污染特征下,污染物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不同。污染上升期,PM10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影响高于其他污染特征期。单、双向对照设计比较,污染上升期,单向对照设计PM10对死亡影响的估计值高于双向对照设计,污染下降期则呈现出相反的趋势。结论太原市的PM10空气污染已对65岁以上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产生一定影响,应采取严格的空气污染措施以降低PM10污染水平,减少太原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
张晓平张燕萍封宝琴史建平李海萍
关键词:大气污染病例交叉设计心脑血管疾病
死因监测质量评价方法及应用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质量评价方法,通过质量评价,提高死因监测质量。方法综合指数法,监测指标为:单位报告率、审核率、报告及时性、报告合格率、审核及时性、审核合格率、各区县站报告死亡病例数占总人群死亡病例数的比例、数据库质量、根本死因填报。结果太原市死因单位报告率为83.62%,审核率为98.42%,全市平均报告合格率为60.78%,平均审核合格率为94.27%,全市报告病例数占总人群病例数为36.64%,缺漏项数占报告病例数的1.62%,有死因链根本死因正确率为52.71%,无死因链根本死因正确率为82.22%。结论太原市死因监测工作情况表明,质量评价是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目前太原市死因监测工作中,需要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漏报,加强死亡病例报告、审核的及时性,提高根本死因判定的准确性。
封宝琴张燕萍齐惠萍张晓平李海平
关键词:死因监测网络报告
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与儿童健康效益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建立太原市空气中SO_2和PM_(10)污染状况与儿科门诊量的浓度—反应关系,并估计空气质量改善带来的儿童健康收益。方法 2001—2010年间儿科门诊量数据来自于太原市中心某综合性医院,太原市涧河站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来自于太原市环境监测站,气象数据来源于山西省气象局。应用广义相加模型(GAM)建立空气污染物与儿科门诊量之间的浓度—反应关系,应用多种结构断裂点测试确定曲线拐点,分段估计危险度,计算以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和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标准》推荐值为基线,估计全年和采暖期SO_2和PM_(10)污染的超额健康风险。结果研究期间太原市空气中SO_2和PM_(10)污染水平分别从2003年和2007年出现明显的下降。在2001—2002年、2003年和2004—2010年期间因SO_2浓度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限值致儿科每日门诊量平均增加11.3%、2.5%和1.1%;在2001—2002年、2003—2006年和2007—2010年期间因空气PM_(10)质量浓度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限值致儿科每日门诊量平均增加3.1%、2.2%和0.7%。以WHO指导值为基线,计算得到2003年SO_2致儿科每日门诊量的增加比2001—2002年降低57.9%,2007—2010年PM_(10)的平均儿科门诊增量比2005—2006年降低52.3%。结论空气质量的改善可降低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的风险。
桑田张燕萍杨钊赵宝新张金良
关键词:空气质量儿科门诊危险度
太原市空气污染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急性影响的Poisson广义可加模型分析被引量:19
2008年
目的定量化研究太原市大气污染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日死亡率的急性影响。方法通过死因监测系统收集2004年太原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病例资料,从太原市气象局获得气象资料,大气污染资料来源于太原市环境监测站。采用Poisson广义可加模型进行太原市大气污染与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日死亡率的回归分析,同时控制气象因素、时间趋势、周日效应混杂因素的影响。以Bootstrap抽样法对数学模型的共曲线性进行校正并估计误差。结果2004年太原市空气中PM10、SO2、NO2、CO的日均浓度分别为173.55、79.34、23.03、2214.59μg/m3;太原市心脑血管疾病日死亡率为7例/日。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SO2、CO、PM10浓度与温度的相关性的顺位为SO2(r=-0.7016,P<0.01)>CO(P=-0.4383,P<0.01)>PM10(r=-0.2162,P<0.01)。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GAM时序分析结果均显示,SO2和NO2同时引入,PM10和CO的健康效应达到最大值;而SO2和NO2在模型中未呈现统计学意义。Bootstrap校正共曲线性误差后,全污染物累积效应模型中,PM10的RR为1.216(95%CI:1.057~1.399),CO的RR为1.156(95%CI:1.061~1.263)。结论太原市大气PM10和CO污染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具有急性影响。SO2和CO浓度与温度具有相关性,提示SO2和CO与冬季采暖有关。对颗粒物而言,除采暖因素以外还存在其他重要的污染源。
张燕萍张志琴张晓萍封宝琴李海平
关键词:空气污染死亡率
空气颗粒物与呼吸及心脑血管疾病每日住院率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建立颗粒物空气污染与每日住院率暴露反应关系模型,为颗粒物空气污染健康影响早期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Poisson广义可加模型鉴定暴露反应关系形状,分段线性拟合进行污染物危险度评估。结果年龄分组分析:颗粒物空气污染与所有年龄组每日住院率均呈正相关,且为非线性。可吸入颗粒物每增加10μg/m^3,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率上升百分比为0.716%。2.145%,心脑血管疾病住院率上升百分比为0.65%。病因分组分析:颗粒物空气污染与所有疾病每日住院率均呈正相关,且为非线性。影响显著的疾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缺血性心脏病,颗粒物每升高10μg/m^3,相应的住院率上升百分比分别为2.94%、1.94%。非采暖期和采暖期分别分析,非采暖期颗粒物空气污染的影响大于采暖期影响。结论与有关死亡率研究结果比较,颗粒物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疾病住院率上升百分比大于死亡率上升百分比(0.25%),表明颗粒物空气污染对住院率的影响大于死亡率。
张燕萍张志琴李晋芬
关键词:空气污染物住院时间环境暴露
2013年初灰霾期间中国三城市空气污染对呼吸内科和儿科门诊量的影响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观察石家庄、北京和太原灰霾期间呼吸内科、儿科每日门诊量的变化趋势,确定门诊量的增加是否与空气污染相关。方法选择石家庄、北京和太原作为研究区域,并在每个城市选择1所三甲综合性医院,收集呼吸内科、儿科每日门诊量数据,API数据来自当地环保局网站,气温数据来自天气网;数据包括两个时间序列,即2012年10月—2013年1月(T1序列)和2011年10月—2012年1月(T2序列)。在去除了门诊增量的增长趋势以后,比较T1和T2两个序列,获得门诊量的百分增量;采用Poisson回归分析研究空气污染与呼吸内科和儿科门诊量的相关性。结果2013年1月7—17日(灰霾期间),石家庄和北京某三甲医院呼吸内科和儿科门诊的百分增量达到高峰,石家庄某医院呼吸内科和儿科门诊的百分增量分别为55.5%和44.0%,北京市某医院分别为38.4%和34.1%。太原市医院相关科室的门诊量未见明显增加。Poisson回归分析显示,2013年1月,API每升高1个四分位数间距,石家庄市医院呼吸内科和儿科门诊量分别增加13.6%和13.8%,北京市医院相关科室的门诊量分别增加8.4%和8.7%,明显高于2012年1月和2012年10—12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太原市某医院2013年1月相关科室门诊量的增加与API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0—12月期间API增加1个四分位数间距,分别增加10.6%(lag5)和10.8%(lag3),与北京市和石家庄市的变化不同。结论 2013年1月灰霾期间,石家庄、北京市医院呼吸内科和儿科门诊量明显升高,且门诊量的增加与空气污染相关。
张金良闫崴刘惠卿柴发合李立杰刘喆田兆兴王芬芬桑田王慢想邹天森张燕萍
关键词:空气污染呼吸内科儿科
2013年灰霾事件及其对北京市医院成人门急诊量影响的描述性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观察并定性或定量描述北京灰霾期间气象条件、空气质量以及某医院门急诊量的变化,以及灰霾期间空气污染对某医院门急诊量的影响。方法医院门急诊量数据来自北京市海淀区某三甲综合性医院,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来自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超级环境监测站,API来自北京市环保的网站,气象数据来自于天气网。观察时间包括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灰霾期,T1序列)及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对照期,T2序列)。控制门急诊的自然增长后计算每日门急诊量的百分增量。结果灰霾事件之前(12月28日)气态污染物浓度即出现明显升高(NOx:672.7μg/m3;SO2:136.7μg/m3),灰霾事件中(1月9—13日)四种污染物浓度均大幅度升高,并达到最高(NOx:570.5μg/m3;SO2:146.2μg/m3,PM2.5:312.2μg/m3;PM10:995.0μg/m3)。以此同时,各科室的门急诊百分增量均有明显增加,其中呼吸内科门诊、心血管内科门诊、神经内科门诊、神经内科急诊、内科门诊和内科急诊百分增量的7天移动平均的峰值分别为38.4%、12.1%、13.9%、38.8%、21.1%和37.9%。结论灰霾期间北京某医院多个科室的门诊(急诊)量显著增高,以呼吸内科门诊、神经内科急诊和内科急诊增加最显著。
张金良高健刘喆刘慧卿田兆兴王芬芬桑田王慢想方秀杰张燕萍柴发合
关键词:空气污染成人急诊呼吸内科内科
2013年北京灰霾事件对医院成人门急诊量影响的定量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定量研究北京某医院成人门(急)诊量的改变与空气污染的关系。方法医院门(急)诊量数据来自北京市某三甲综合医院,空气污染指数(API)来自于北京市环保局网站,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来自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超级监测站,气温数据来自于天气网。研究时间为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灰霾期,T1序列)及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对照期,T2序列);采用Poisson回归模型估计危险度。结果灰霾期间,API每升高1个四分位数间距,呼吸内科门诊量和内科急诊量分别增加8.3%(lag0)和10.1%(lag4)。SO2每升高1个四分位数间距,呼吸内科门诊量、心血管内科门诊量、内科门诊量和神经内科急诊量分别增加22.6%(lag4)、31.4%(lag4)、40.7%(lag4)和41.7%(lag5)。NOx每升高1个四分位数间距,呼吸内科门诊量和神经内科急诊量分别升高21.5%(lag4)和48.0%(lag5)。PM10每升高1个四分位数间距,神经内科门诊量和急诊量分别增加5.7%(lag0)和14.1%(lag2),且高于相对于的T2序列。结论灰霾期间空气污染与北京市该医院多个科室的门(急)诊量存在定量的相关关系,且危险度明显高于其它时间段。
邹天森吴虎兵黄万玉王芬芬孟凡田兆兴闫崴桑田方秀杰张燕萍张金良
关键词:空气污染门诊急诊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