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民
- 作品数:38 被引量:10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对高体雅罗鱼和瓦氏雅罗鱼杂交种进行快速鉴定的方法
- 对高体雅罗鱼和瓦氏雅罗鱼杂交种进行快速鉴定的方法,涉及一种对杂交种鱼进行快速鉴定的方法。本发明为了区分高体雅罗鱼和瓦氏雅罗鱼亲本以及杂交种,特别是在苗种幼鱼早期阶段进行鉴别。快速鉴定方法:一、待测样本基因组DNA的提取;...
- 常玉梅梁利群赵雪飞孙博张立民
- 文献传递
- 绥芬河三块鱼属“银滩头”洄游群体的分子鉴定被引量:1
- 2021年
- 绥芬河三块鱼属洄游群体中"银滩头"的分类地位一直存在争议。利用DNA条形码COⅠ和基因标记(fst和mitfa)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采自我国绥芬河的珠星三块鱼(Tribolodon hakonensis,40尾)、三块鱼(T.brandtii,38尾)和"银滩头"(34尾)及采自日本宇曾利山湖的珠星三块鱼(3尾),共计115尾个体进行了种质鉴定。线粒体COⅠ基因扩增结果显示,共获得单倍型11种,其中,珠星三块鱼独享5种,三块鱼独享5种,珠星三块鱼日本群体独享1种(Hap6),"银滩头"群体与珠星三块鱼共享1种,与三块鱼共享3种,聚类分析不支持"银滩头"群体为一个独立种。基因标记扩增结果显示,"银滩头"群体中兼具珠星三块鱼和三块鱼两种基因型。结合以上两种分析结果发现"银滩头"中存在珠星三块鱼与三块鱼的杂交个体。明确了"银滩头"群体的分类地位,即"银滩头"是由珠星三块鱼、三块鱼及二者的杂交个体组成的一个混合群体。研究结果为三块鱼属鱼类的分类、种质资源保护和野外增殖放流提供了科学依据。
- 赵雪飞赵雪飞梁利群孙博孙博张立民
- 关键词:基因标记
- 一种基于鳃Na<Sup>+</Sup>离子流速评价草鱼耐碱性能的方法
- 一种基于鳃Na<Sup>+</Sup>离子流速评价草鱼耐碱性能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价草鱼耐碱性能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鱼类耐碱性能评价中需要设计不同浓度梯度,工作量大,且以高剂量致死为判定标准、重复性和可操作性差的...
- 黄晶鲁翠云常玉梅郑先虎张立民户国邹宇婷朱嫣然尤连祥王星力
- 怀头鲶池塘规模化养殖技术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选取1500尾规格整齐的怀头鲶夏花投放至1000m2池塘内,同时搭配部分鲢、鳙进行养殖,经82天人工饲养,共出产怀头鲶商品鱼905尾,成活率60.3%,平均体重1.15kg,最大个体1.80kg。
- 张立民陈军赵春刚潘伟志
- 关键词:怀头鲶规模化养殖
- 低盐碱池塘养殖雅罗鱼及其杂交种肌肉营养成分分析被引量:14
- 2017年
- 本研究旨在为池养雅罗鱼肌肉营养成分的评定和规模化配合饲料的配制提供基础数据。选取达里湖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简称DL)、松花江瓦氏雅罗鱼(L.waleckii,简称SHJ)、高体雅罗鱼(L.idus,简称GT)以及种内杂交种(达里湖瓦氏雅罗鱼♀×松花江瓦氏雅罗鱼♂,简称DS)和种间杂交种(达里湖瓦氏雅罗鱼♀×高体雅罗鱼♂,简称DG)各15尾,每种鱼等量分成3组,测定其背部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1)除水分含量无明显差异外,5种养殖雅罗鱼的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均出现明显差异(P<0.05)。其中DS杂交的灰分(1.77%)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雅罗鱼(1.16%~1.22%),粗脂肪含量(7.23%)显著高于其双亲组合(DL 4.31%,SHJ 4.22%)及含量最低的DG杂交(3.32%),表现出超亲的杂种优势;5种养殖雅罗鱼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17.05%~18.80%),其中DG和DL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3种养殖群体(P<0.05),显示出较强的杂种优势;2)5种雅罗鱼肌肉中均测定出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TAA)介于73.058%~79.289%,DG和DL的TAA含量、AAS、CS及EAAI指数均高于其他3种雅罗鱼,与其粗蛋白的测定结果相符,表明母本DL将其高蛋白的遗传特性很好地遗传给了子代,进一步证明了杂种优势;3)5种雅罗鱼肌肉中均检测到23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分别为15.03%~19.06%、49.15%~53.92%和27.54%~29.40%,PUFA/SFA比值介于1.53~1.83;SFA和PUFA含量较高的是GT和DL,而MUFA含量较高的是DG和DS两个杂交种。综上所述,5种盐碱池塘养殖雅罗鱼的肌肉营养成分较均衡,属优质蛋白质;杂交选育可以有效改善杂交种的肌肉营养品质,获得的高脂高蛋白的DS杂交和低脂高蛋白的DG杂交可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 常玉梅闫浩苏宝锋孙博张立民梁利群
- 关键词:盐碱池塘雅罗鱼耐盐碱营养品质
- 东北盐碱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3
- 2021年
- 为研究东北碳酸盐型盐碱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水质因子变化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于2020年8—10月在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盐碱水渔业利用(大庆)研究中心对3个中低碱度池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鉴定出浮游植物共计6门、65种,各池塘不同月份的优势种存在差异,但均表现出优势种较多且优势度较低的特点,浮游植物分布较为均匀,生态系统较为稳定。基于浮游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对各养殖池塘进行水质评价,结果显示,1#、2#池塘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4#池塘始终均处于清洁-寡污状态。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池塘浮游植物的总生物量和丰度与水质因子的相关性存在差异,氨氮、溶解氧、温度、总磷、总氮、亚硝态氮、碱度、pH均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影响。
- 孟得微孙博张立民常玉梅王庆奎梁利群
-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环境因子盐碱池塘水质调控
- 不同盐度、碱度、pH值对瓦氏雅罗鱼精子活力及其受精率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为了掌握瓦氏雅罗鱼精子活力及其受精率的最适盐度、碱度和pH的范围,通过设置不同NaCl盐度(1‰,2‰,3‰,4‰,5‰,6‰,7‰,8‰)、NaHCO_(3)碱度(10,20,30,40,50,60,70 mmol/L)、pH值(5.0,5.5,6.0,6.5,7.0,7.5,8.0)梯度范围的溶液及淡水对照组(盐度0、碱度0、pH值6.67)激发达里诺尔湖瓦氏雅罗鱼精子活力,观察了不同处理组精子状态,并对其激烈运动时间、快速运动时间及寿命进行了测定,同时测定了受精卵在不同盐度、碱度和pH溶液中的受精率。结果表明:盐度在0~4‰,瓦氏雅罗鱼精子激烈运动、快速运动时间及寿命呈逐渐上升趋势,4‰达到最长;碱度在0~50 mmol/L,精子激烈运动、快速运动时间及寿命随碱度增加而延长,50 mmol/L达到最大;pH值5.0~7.0,精子激烈运动、快速运动时间及寿命随pH值的升高而延长,pH值7.0达到最大;受精率分别在盐度4‰、碱度30 mmol/L、pH值6.5达到最高,不同盐度和碱度组的受精率显著低于淡水对照组。综上,基于对不同盐度、碱度和pH值对瓦氏雅罗鱼精子活力及其受精率的分析结果,建议在开展瓦氏雅罗鱼全人工繁殖及杂交育种过程中,尽量选择盐度在0~4‰,碱度为0~30 mmol/L,pH值6.0~7.0的盐碱水体或淡水中进行,可以获得较高的受精率及苗种成活率。
- 李乾梁利群艾克达·热合曼孙博张立民董志国常玉梅
- 关键词:瓦氏雅罗鱼精子活力受精率盐度碱度PH值
- 低盐度及碱度对脊尾白虾生存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采用单因子静态毒理学方法研究黄育1号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对低盐度及碳酸盐碱度的耐受力。在耐低盐试验中,将体长(2.53±0.6)cm、体质量(0.16±0.06)g的黄育1号脊尾白虾幼虾从起始盐度25,以每天3~5盐度的速率逐级淡化至盐度3.5时,再以每24 h降低0.5盐度的速率逐步淡化。在耐碳酸盐碱度试验中,将淡化至盐度为3.5、碳酸盐碱度为3.2 mmol/L的上述健康脊尾白虾,随机分为A、B、C三组置于初始盐度为3.5、初始碳酸盐碱度为3.5 mmol/L的60 cm×40 cm×20 cm实验箱中,以每24 h上调0.5 mmol/L的速率逐步增加碳酸盐碱度至11 mmol/L后保持96 h,记录实验虾的存活数。结果表明,当盐度低于1.5时,脊尾白虾24 h内存活率明显下降,盐度降至0.5并持续96 h时,脊尾白虾的成活率仅为2%;当碳酸盐碱度高于5mmol/L时,脊尾白虾在24 h内的存活率明显降低;碳酸盐碱度在11 mmol/L保持48 h后,实验虾的存活率仅为4%。综上所述,脊尾白虾幼虾无法在盐度低于1.5、碳酸盐碱度高于5 mmol/L的寒区盐碱水中正常生存。
- 孙博任帅帅常玉梅张立民梁利群
- 关键词:盐度碱度脊尾白虾
- 不同NaHCO3碱度对瓦氏雅罗鱼肾和肠组织显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1
- 2020年
- 在水温19℃下,将体质量为(22.24±4.68)g的达里诺尔湖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碱水种)和松花江瓦氏雅罗鱼(淡水种)暂养在42.6cm×28.4cm×29.3cm的循环可控水族箱中,将水的碱度由不添加NaHCO3的对照组(CA 0)、以5 mmol/d的速度缓慢提升至NaHCO3碱度30 mmol(CA 30)和50 mmol(CA 50)后维持各碱度22d,观察和比较在不同碳酸盐碱度胁迫下肾和肠组织结构的差异及肠内容物pH的变化,以阐明肾和肠组织在瓦氏雅罗鱼耐中、高碱度过程中的作用。显微结构显示,(CA 0)对照组碱水与淡水雅罗鱼的肾脏较为饱满,毛细血管发达,肾小球和肾小管完整;随着碱度升高,两种实验鱼的肾小球和肾小管均明显皱缩,其中碱水种在CA 50时收缩程度更为明显。正常条件下,两种雅罗鱼的肠道完整,纹状缘发达,肠粘膜褶皱呈纵向“Z”字形。从前肠到后肠,黏膜褶皱高度逐渐降低,纵肌变薄,环肌变厚,前肠和中肠可见杯状细胞;随着碱度升高,杯状细胞数量显著增加,尤其是中肠,碱水种后肠也出现了少量杯状细胞,而淡水种后肠则未见杯状细胞。两种雅罗鱼前肠、中肠、后肠pH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综上所述,碱水与淡水雅罗鱼在碱度胁迫下肾机能降低,尽管碱水种肠杯状细胞随着碱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未检测到肠内容物pH升高的变化趋势。因此,本研究尚不支持肠道参与瓦氏雅罗鱼耐碱过程的渗透压调节。
- 高珊赵雪飞赵雪飞常玉梅孙博梁利群张立民
- 关键词:瓦氏雅罗鱼碳酸盐碱度
- 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对碱度及低温的耐受力被引量:3
- 2020年
- 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平均体长(2.76±0.66)cm、体质量(0.26±0.22)g的太湖2号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幼虾对碳酸盐碱度和低温的耐受力。将20尾青虾放在42.6cm×28.4cm×28.4cm的长方体透明水族箱中,用Na HCO3调节实验用水碱度由低到高逐步调至12mmol·L-1、14mmol·L-1、16mmol·L-1、18mmol·L-1和20mmol·L-1,每个碱度和空白对照组设三个重复。低温实验在无氟环保型生化培养箱内的24.8cm×17.8cm×9.8cm的长方形塑料水槽中进行,水温逐步降至10℃、9℃、8℃、7℃、6℃和5℃,每个温度设置三个重复,同时设置一个水温20~25℃的对照组。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3.1±1.48)℃、pH=(8.9±0.30)、盐度为(0.62±0.27)、溶氧为(7.2±0.30)mg·L-1时,青虾在12h、24h、48h、72h和96h的半致死碱度(LT50)分别为27.66mmol·L-1、26.94mmol·L-1、22.51mmol·L-1、15.00mmol·L-1和14.42mmol·L-1,安全浓度为4.71mmol·L-1。在pH=(7.75±0.12)、溶氧为(7.84±0.97)mg·L-1时,青虾在12h内的半致死低温(LT50)为6.702℃。本研究可为寒区盐碱水青虾养模式的构建提供基础数据。
- 任帅帅孙博罗亮张立民常玉梅梁利群
- 关键词:青虾碱度耐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