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致伟

作品数:64 被引量:740H指数:15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0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4篇地震
  • 31篇震源
  • 27篇震源机制
  • 12篇震源机制解
  • 11篇应力场
  • 11篇水库
  • 10篇汶川8.0级...
  • 10篇汶川地震
  • 9篇发震
  • 8篇地震活动
  • 7篇地震序列
  • 7篇余震
  • 6篇蓄水
  • 6篇应力
  • 6篇震源参数
  • 6篇视应力
  • 6篇紫坪铺水库
  • 6篇发震构造
  • 6篇M
  • 5篇应力场特征

机构

  • 63篇四川省地震局
  • 6篇中国地震台网...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中国地震局
  • 3篇河北省地震局
  • 3篇云南省地震局
  • 3篇中国地震局兰...
  • 2篇山西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山东省地震局
  • 1篇陕西省地震局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河北省曲周县...

作者

  • 64篇张致伟
  • 27篇龙锋
  • 25篇阮祥
  • 20篇程万正
  • 18篇易桂喜
  • 12篇张永久
  • 11篇宫悦
  • 10篇乔慧珍
  • 7篇梁明剑
  • 7篇祁玉萍
  • 7篇赵敏
  • 6篇王思维
  • 6篇吴朋
  • 5篇周龙泉
  • 5篇杜方
  • 4篇路茜
  • 4篇汪智
  • 3篇谢蓉华
  • 3篇乔惠珍
  • 2篇苏金蓉

传媒

  • 11篇地震地质
  • 7篇地球物理学报
  • 6篇中国地震
  • 5篇国际地震动态
  • 4篇地震研究
  • 4篇地震地磁观测...
  • 3篇地震
  • 2篇地震学报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华南地震
  • 1篇内陆地震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2010年度...
  • 1篇第七届构造地...
  • 1篇2014年中...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2016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12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6年9月23日四川理塘M4.9和M5.1地震震源机制与发震构造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2016年9月23日00时47分,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发生M4.9地震,半小时后,距其震中北西约3km处,于01时23分再次发生M5.1地震,震中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川滇块体西北部金沙江断裂带与理塘断裂带所夹持的区域.
易桂喜龙锋梁明剑张致伟赵敏宫悦祁玉萍乔慧珍汪智王思维
关键词:震源机制地震发震青藏高原东缘川滇块体
紫坪铺库区地震震源机制、视应力等参数及剪切波分裂研究
利用紫萍铺水库数字地震台网和成都区域数字台网中的油榨坪台2004年8月到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前的紫萍铺库区地震波形资料,采用Atkinson方法计算了紫萍铺水库库区地震波非弹性衰减系数、几何扩散系数和介质品质因...
张永久张致伟乔慧珍
文献传递
汶川8.0级地震序列的小震震源机制及应力场特征被引量:13
2010年
利用区域地震台网的数字地震波记录资料,由垂直向记录P和S振幅比值,结合部分清晰的P波初动记录资料,反演得到了2008年5月12日至2009年4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序列中829个ML≥3.5的小震震源机制解。采用统计和力轴张量计算方法,分析了震源机制解参数并求取了余震区平均应力场。结果表明:用余震区北段小震震源机制解求得的节面为直立或倾斜,走向为NNE-SSW向,主压应力P轴方位为SWW-NEE方向,计算得到的平均应力张量σ1方向为77.1°;用余震区南段小震震源机制解求得的节面倾角较陡,在50°~90°之间,走向相对较分散,平均应力张量σ1方向为92.4°,呈EW向。从余震区南、北段的平均应力场方位随时间演化过程可以看出,余震区在2008年8月、9月、12月和2009年1月处于应力场调整阶段。最后研究了余震区南、北段的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θ及逆冲型地震类型随时间的变化,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张致伟张永久程万正吴朋龙锋阮祥
关键词:汶川8.0级地震余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应力场
汶川8.0级地震前紫坪铺水库小震活动及震源参数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利用区域和水库地震台网记录的数字地震波资料,研究了汶川8.0级地震前的2000年1月1日-2008年5月11日紫坪铺水库区的地震活动及震源参数。结果表明:汶川8.0级地震前该区域小震活动持续,地震活动水平为ML2-3,自2005年9月紫坪铺水库蓄水以来,特别是2008年2月地震活动明显增加,但从长期的序列来看,地震活动频次和强度仍在区域地震活动的正常起伏范围。汶川8.0级地震发生前近3个月内,中小地震的视应力差值Δσapp普遍大于0,计算得到的视应力总大于其拟合值。汶川8.0级地震震中位于低应力区,而相对较高的视应力差值分布在震中以东地区,局部出现视应力增加的现象。
张致伟程万正张永久谢蓉华傅莺
关键词:紫坪铺水库震源参数视应力
川滇地区的震源机制解及应力场特征被引量:5
2022年
基于川滇地区2000年1月—2017年3月2600次M_(L)≥3.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文中对震源机制相对密集的次级地块和断裂带进行了震源机制量化分类和整体应力场反演,利用1970年1月—2017年3月727次M_(L)≥4.0地震震源机制解,采用区域应力张量阻尼方法反演了汶川8.0级和芦山7.0级强震前后川滇地区的主压应力空间分布,探讨了川滇地区现今应力场的时空演化特征。川滇地区的震源机制总体以走滑型为主,但龙门山断裂带、四川盆地及其边缘的马边-盐津断裂带的机制类型存在局部差异;川滇地区的应力场存在明显的分区特征,自北向南总体呈现顺时针旋转,四川地区的主压应力方向从西到东经历了EW—NW—EW的转变,云南地区的主压应力方向在西部地区呈NNE向,在东部地区则表现为NNW向,空间上形成倒“V”形;汶川8.0级和芦山7.0级强震前后,应力场在龙门山断裂带变化较大,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变化次之,其他区域未发生明显变化,其中震中所在的龙门山断裂带应力场经历了基本应力场—变化应力场—基本应力场的一次完整转变过程。
张致伟龙锋龙锋赵小艳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区域应力场
2022年6月1日四川芦山M_(S)6.1地震的发震构造与力学机制探讨被引量:1
2023年
2022年6月1日17时00分08秒(北京时间)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M_(S)6.1地震,此次地震是继2008年汶川M_(S)8.0、2013年芦山M_(S)7.0地震后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的又一显著地震,与后者在空间上仅相距9 km.为揭示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特征及其与2013年芦山M_(S)7.0地震的关系,进而理解龙门山断裂带强震孕育动力学过程与地震危险性,本文采用CAP全波形反演方法计算了芦山M_(S)6.1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利用多阶段定位法对2013年芦山M_(S)7.0地震以来余震区地震进行了精确定位,并基于库仑应力讨论两次地震的应力触发关系.结果显示,芦山M_(S)6.1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为:节面Ⅰ的走向、倾角和滑动角分别为221°、40°和105°;节面Ⅱ的参数为22°、52°和78°,矩心深度14 km,震源机制断层面解呈现一组与龙门山断裂带性质接近的节面.反演给出的P轴方位角为120°,倾角为6°,反映了此次地震主要受NWW-SEE向水平挤压应力作用,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背景构造应力场一致.地震精定位结果显示芦山M_(S)6.1地震序列发生在2013年芦山M_(S)7.0地震发震断层北西侧的一条倾向南东的反冲断层上,据此可判断震源机制解的节面Ⅱ为发震断层面.在此基础上,通过指定发震与接收断层,计算获得2013年芦山M_(S)7.0地震对此次M_(S)6.1地震所在断层的最大库仑应力加载值可达1.5 MPa,说明前者对后者有显著的触发作用.
张致伟龙锋龙锋石富强路茜杨星王迪祁玉萍祁玉萍
关键词:地震定位震源机制库仑应力发震构造
马边—大关构造带震源参数及应力状态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利用2000~2009年马边—大关构造带上的115次3级以上中小地震波形资料,计算了地震震源机制解和视应力等震源参数。根据震源机制解分析,马边—大关构造带平均主应力方向为NWW—SEE,错动类型显示,走滑型和倾滑型的地震所占比例相当。地震活动丛集的3个区段荥经—峨边、马边—盐津、鲁甸—巧家的平均主应力方向分别为NWW—SEE、NW—SE、NWW—SEE,呈现局部构造应力场方向特征。马边—大关构造带视应力分布不均匀,高值出现在云南大关—盐津一带地下20km区域,而利店断裂及以北的地区视应力值相对较低。分析认为马边—大关构造带南段未来存在潜在的强震危险性。
阮祥程万正乔惠珍张致伟傅莺
关键词:震源机制视应力应力分布
川南马边地区强震危险性分析被引量:29
2010年
根据最近34a的区域台网地震资料,利用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的空间分布,结合历史强震与现今地震活动背景,分析了川南马边地区主要断裂带的现今活动习性,并初步判别出了潜在的强震危险区域。研究结果表明:1)马边地区的b值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反映了该区域不同断裂带与断裂段应力积累水平的差异;2)马边-盐津断裂带上存在3个尺度不等的异常低b值区,它们可能是该断裂带上的相对高应力区(或凹凸体),其中位于马边北、沐川西部利店镇附近的凹凸体与位于该断裂带南端盐津附近的凹凸体可能是马边地区未来发生大地震的危险场所,而位于绥江南的小尺度凹凸体有可能是潜在强震的发生地点;3)存在于龙泉山断裂带西南段的凹凸体将是未来发生中强地震的场所;4)金口河-美姑断裂上位于汉源县皇木镇与峨眉山市龙池镇之间的凹凸体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性。
易桂喜闻学泽张致伟龙锋阮祥杜方
关键词:凹凸体强震危险性
基于震例的测震学异常辅助判定系统被引量:1
2017年
基于《中国震例(1966-2012)》涉及到的266次震例资料,建立了具有开放性的异常信息数据库。数据库包含了在地震前普遍存在的可量化统计的11项(地震条带、空区、平静、b值、前震、频度、震群、震情窗口、波速比、视应力与震源机制解一致性)测震学异常信息。采用轻量化的GIS平台编制了"基于震例的测震学异常辅助判定系统",该系统具有3大功能:(1)查询功能。查询11项异常的定义、基本原理、适用范围、主要参考文献等信息;查询在某次震例前某个异常的图件;查询关于11项异常的重要研究成果图件;查询完整的《中国震例》PDF版;查询190余篇与11项异常相关的研究论文PDF版。(2)统计与绘图功能。统计并绘制包括中国大陆、省界、构造分区及自定义多边形、矩形等不同区域内所有震例前出现的11项异常信息与主震震级、发震时间与地点间的统计关系图。(3)存储功能。可将图件保存到目标文件夹。该系统为地震预测人员开展测震学异常判定及预测指标提取等工作提供了辅助决策平台。
黄金刚薛艳宋美琴周龙泉易桂喜吕坚张致伟任枭韩立波郑建常
关键词:数据库中国震例GIS技术
汶川8.0级地震序列重新定位及其发震构造初探被引量:43
2008年
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汶川8.0级地震及其2,216次余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得到2,061次地震的震源位置,定位结果在水平向和垂直向的估算误差大致为1~2km和2~3km。8.0级主震的震中位置大致为北纬31.00°,东经103.38°,震源深度13km左右,发震构造为龙门山中央断裂。余震震中沿走向分布的总长度为330km左右,震源深度优势分布在3~20km,表现出明显的分段活动特征。南段以龙门山中央断裂活动为主,后山断裂和前山断裂也有地震发生,这3条断裂自西向东倾角似乎逐渐变缓,形成叠瓦状的破裂分布。北段龙门山中央断裂、平武-青川断裂等多条断裂参与了发震过程,地震破裂既有逆冲推覆,也有右旋走滑方式。
吕坚苏金蓉靳玉科龙锋杨雅琼张致伟汤兰荣李超
关键词:汶川地震发震构造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