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良潮

作品数:135 被引量:431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指令性项目全军“十五”指令性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8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领域

  • 110篇医药卫生
  • 3篇兵器科学与技...
  • 2篇军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6篇炸伤
  • 36篇爆炸伤
  • 30篇火器
  • 30篇火器伤
  • 16篇动物
  • 15篇水浸泡
  • 15篇海水浸泡
  • 14篇颅脑
  • 14篇击伤
  • 13篇肢体
  • 13篇冲击伤
  • 12篇冲击波
  • 11篇破片
  • 11篇破片伤
  • 10篇颌面
  • 10篇颌面部
  • 10篇面部
  • 10篇爆震伤
  • 9篇致伤
  • 8篇骨骼肌

机构

  • 101篇第三军医大学...
  • 34篇第三军医大学
  • 13篇第四军医大学
  • 8篇中国白城兵器...
  • 4篇成都军区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济南军区总医...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第10...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南充市中心医...
  • 1篇解放军105...
  • 1篇解放军第一○...
  • 1篇西安第四军医...

作者

  • 134篇张良潮
  • 76篇李兵仓
  • 41篇陈志强
  • 34篇王建民
  • 23篇吴国萍
  • 19篇王丽丽
  • 18篇陈菁
  • 16篇康建毅
  • 15篇许川
  • 15篇周继红
  • 14篇李曙光
  • 14篇杨志焕
  • 12篇刘大维
  • 12篇周树夏
  • 11篇白振西
  • 11篇陈蕾
  • 11篇王大田
  • 11篇李晓炎
  • 10篇王昭领
  • 9篇王正国

传媒

  • 26篇第三军医大学...
  • 15篇创伤外科杂志
  • 10篇第七届全国创...
  • 9篇中华创伤杂志
  • 4篇医用生物力学
  • 4篇中国急救医学
  • 4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微循环学杂志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中国微侵袭神...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实用口腔医学...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航海医学...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中华医学会神...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8篇2010
  • 11篇2009
  • 2篇2007
  • 5篇2006
  • 8篇2005
  • 10篇2004
  • 9篇2003
  • 13篇2002
  • 22篇2001
  • 7篇2000
  • 9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1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现代火器伤实验研究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5
1996年
现代火器伤是以采用高速、高能投射物致伤武器为特征的创伤。从1979年以来,中国的医学工作者通过近千只犬、猪的动物实验,并结合战伤调查,在对高能投射物致伤武器致伤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对现代火器伤的局部和全身的病理及病理生理学特点、防护器材等方面进行了系列研究,集系统性、理论性及实用性为一体。本文报告了16年的主要研究成果,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赖西南刘荫秋张良潮
关键词:火器伤现代火器伤
兔肢体爆炸伤后早期外周血细胞因子变化规律的研究
目的了解兔肢体爆炸伤后早期(6小时内)外周血细胞因子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兔肢体爆炸伤损伤模型,在受伤前、伤后1hr、2hr、4hr、6hr采集外周血,用ELISA试剂盒检测TNF-α,IL-8,IL-10,
吴思宇王建民康建毅张良潮胡维王爱民
高原破片伤的创伤弹道特点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 了解高原球形和三角形破片分别击中猪后肢软组织的创伤弹道学特点。方法 在高原和平原,以53式滑膛枪分别发射1.03g钢球(射距20m)和0.37g三角形破片(射距10m),射击猪(15-25kg)后肢肌肉丰满处,避免伤及股骨及大血管,测定投射物初速和终点速度。伤后6小时测量伤道出、入口面积以及琥珀酸脱氢酶、ATP酶活性测定、永久伤道容积;切取距伤道壁0.5cm、1.5cm处肌组织进行显微病理观察;按照“4C”法判定伤道失活组织后行手术清创,测定切除坏死组织量。按照前述生物实验的致伤方法,分别在高原和平原射击密度与猪肌肉组织相似的肥皂块,观察空腔大小。结果高原破片终点速度较平原快,高原组伤道的出入口面积、伤道容积、伤道长度比值、切除坏死组织以及破碎肌组织的比例均大于平原组,高原球形和三角形破片伤组伤道肌纤维断裂和变性的程度均较平原组重,肌组织琥珀酸脱氢酶和ATP酶的活性下降,分别为平原组的26.86%和55、77%。高原射击肥皂空腔容积大于平原。结论高原破片伤的损伤程度较平原重,这与高原空气密度低,破片飞行阻力小,破片飞行速度较平原快,击中组织的瞬时空腔大等有关。
赖西南陈志雄李素芝杨志焕李晓炎张良潮殷作明王丽丽刘大维
关键词:破片伤
冲击波致伤防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冲击波致伤及爆炸性武器破片防护作用中战壕的意义,结果表明,战壕可有效防止爆炸性武器破片引起的损伤,对距爆心一定距离的冲击波致伤也有较好的防护效果.
李晓炎杨志焕张良潮麻晓林张波许川郭文治杨在亮周继红
关键词:冲击波战壕山羊
文献传递
肢体火器伤时脑微循环变化的特点被引量:6
1998年
通过观察犬肢体火器伤时脑微循环的变化特点,发现肢体火器伤后脑微循环发生明显改变,犬脑组织血流量明显减少,脑微血管扩张,管径增大,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起脑组织水肿、颅内压增高等症状。因此,对肢体火器伤时,除对局部组织损伤的处理外,同时应注重远隔器官—脑的损伤。
张良潮赖西南夏铭生王大田李兵仓李曙光
关键词:肢体火器伤病理脑微循环
颌面部爆炸伤(弹冲复合伤)致肺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探讨颌面部爆炸伤时肺损伤的情况及其致伤机制。方法  采用瞬发纸质电雷管、“五三”式滑膛枪以及同步测速及测压系统,建立口腔颌面部爆炸伤模型,造成犬颌面部弹(片)冲击复合伤。记录致伤参数,观察动物伤情及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所有动物颌面部损伤均为咬肌区软组织切线伤,胸部压力波超压值平均63.7kPa,并未见明显损伤。伤后动物呼吸浅快,肺组织损伤严重,表现为肺组织的瘀血、水肿,以及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以左肺上叶明显。结论  颌面部弹(片)冲复合伤时可并发肺组织的严重损伤,高速破片及爆炸冲击波的复合作用可能为其致伤机制。
王昭领周树夏雷德林白振西李丹王彦亮李兵仓张良潮陈志强许川吴国萍
关键词:颌面部肺损伤爆炸伤冲击伤
抗菌抗炎药物缓释体在海水浸泡肢体软组织火器伤救治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01年
目的  探讨抗菌、抗炎药物缓释体对海水浸泡肢体软组织火器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磷酸三钙药物载体盛装环丙沙星、替硝唑和吲哚美辛,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缓释体在生理盐水中释放的药物浓度,采用高效液相测定缓释体放置兔浸泡肢体软组织火器伤伤口时,组织和血液药物浓度,观察用药后损伤组织的病理变化和细菌计数。结果  缓释体体外药物释放稳定,组织内药物浓度高,伤后36小时放置缓释体的火器伤组织继发损伤轻,无明显感染。结论  抗菌、抗炎药物缓释体适宜在海水浸泡火器伤救治中应用。
樊亚文赖西南王丽丽张良潮
关键词:海水浸泡火器伤缓释体
犬颌面部模拟爆炸条件下面神经损伤的病理变化
2001年
为研究面神经在爆炸条件下的损伤情况及相关病理变化 ,在距犬面部 10cm处放置雷管模拟爆轰波 ,同时用滑膛枪发射钢珠致同侧咬肌切线伤模拟破片致伤。伤后不同时间取面神经及其核团分别进行HE和尼氏染色 ,观察面神经病理改变并检测神经动作电位。结果显示 ,伤后 1天面神经轴突广泛断裂 ,外膜延续性尚好 ,面神经核内神经元变性、坏死 ,炎细胞浸润 ;1周后炎症开始减轻 ,坏死神经元逐渐吸收 ;4周时存活的神经元形态已接近正常 ,轴突开始再生 ,肌电图检测到面神经已恢复动作电位。提示面神经爆炸伤以严重的神经间接伤为主 ,其范围广泛 ,且面神经元的损伤程度较重。
王彦亮周树夏雷德林李兵仓赖西南张良潮
关键词:爆炸伤面神经损伤肌电描记术口腔颌面部
兔坐骨神经火器性断裂伤动物模型建立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建立新西兰兔坐骨神经火器性断裂伤的动物模型。方法 成年新西兰兔 3 0只 ,随机分成 6组 ,每组 5只 ,分别用 5 3式滑膛枪发射不同装药量的 0 3 7g三角破片 ,给予不同的装药量 :0 2 0、0 2 5、0 3 0、0 3 5、0 40、0 5 0g。根据破片飞行特点、能量吸收 ,神经断裂率 ,感染率 ,死亡率等指标 ,选择出最佳参数 ,从而建立新西兰兔坐骨神经火器性断裂伤的动物模型。结果 使用装药量为 0 3 0g ,初速度为 ( 5 41 4± 2 6 5 )m s的三角破片 ,坐骨神经断裂率高于 80 % ,不会引起股骨骨折 ,无其他严重并发症 ,伤后 15d该组动物全部存活 ;装药量大于 0 3 5g ,初速大于 60 0m s的破片在引起坐骨神经断裂伤的同时 ,容易合并股骨骨折及周围组织严重坏死 ,动物不易长期存活 ;而装药量小于 0 3 0g ,速度小于 5 0 0m s的三角破片飞行不稳 ,坐骨神经断裂率低于 40 %。结论 装药量为 0 3 0g ,质量 0 3 7g的三角破片在初速 ( 5 41 4± 2 6 5 )m s、射击距离 1 5m时可稳定建立兔坐骨神经火器性断裂伤 ,是一种良好的火器性坐骨神经断裂伤模型。
陈建梅李兵仓王建民张良潮
关键词:坐骨神经火器伤断裂伤动物模型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脓毒血症兔模型左心室收缩功能
对脓毒症兔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能够有效评估脓毒症兔左室心肌纵向、圆周、径向三个方向收缩功能的改变,尤其是LS、CS能更早、更敏感判定脓毒症兔左...
李陶刘娟娟王翔杜文华熊秀勤王孝君陈志强张良潮
关键词: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文献传递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