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苏平

作品数:19 被引量:11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甘肃省地震局地震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3篇地震
  • 5篇震前
  • 4篇前兆
  • 3篇地磁
  • 3篇地震前
  • 3篇遥感
  • 3篇强震
  • 3篇强震前
  • 2篇低点位移
  • 2篇地磁低点位移
  • 2篇地震前兆
  • 2篇遥感影像
  • 2篇应力
  • 2篇前兆异常
  • 2篇GIS
  • 1篇德令哈6.6...
  • 1篇地磁场
  • 1篇地磁垂直分量
  • 1篇地磁台
  • 1篇地磁台站

机构

  • 19篇中国地震局兰...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陕西省地震局

作者

  • 19篇张苏平
  • 10篇陈文凯
  • 9篇周中红
  • 5篇孙艳萍
  • 5篇何少林
  • 4篇张昱
  • 3篇李晓峰
  • 3篇冯建刚
  • 3篇郑卫平
  • 3篇马尔曼
  • 2篇燕明芝
  • 1篇张小美
  • 1篇姚军
  • 1篇王兰民
  • 1篇蔡辉腾
  • 1篇徐钦
  • 1篇李少华
  • 1篇王兰炜
  • 1篇孙艳泽
  • 1篇张元芳

传媒

  • 4篇西北地震学报
  • 4篇地震工程学报
  • 3篇地震地磁观测...
  • 2篇高原地震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内陆地震
  • 1篇中国地震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1999
  • 1篇199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汶川地震甘肃省文县地震地质灾害遥感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2008年汶川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本文以多源、多时相的遥感影像(TM、AS-TER、SPOT)作为信息源,基于地学知识,采用图像增强、人机交互的方式对甘肃省文县地区汶川地震引发的次生山地灾害进行解译。以ArcGIS软件为处理平台,运用空间分析技术,将解译结果与海拔高度、坡度、植被覆盖度和地震烈度进行空间分析,获得了研究区次生山地灾害的分布规律,其特点为:文县境内的次生山地灾害主要分布在20°~60°的边坡;多发生在1 000~2 500m的海拔高程范围内;主要分布在地震烈度Ⅶ度及以上区域。
陈文凯何少林张苏平周中红
关键词:遥感GIS
中国西北地区强震前地磁短期异常特征分析
1999年
通过对祁连山中东段及共和盆地近几年来发生的5级以上地震前地磁异常特征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研究了中国西北地区强震的地磁短期异常特征和预报指标.结果表明,磁暴、低点位移和地磁垂直分量的相关性在强震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发震时间距低点位移异常开始的时间在1个月内,距磁暴出现的时间为倍九日期的±3天内.发震地点一般位于低点位移异常形成的分界线附近或低点位移异常所围绕的某个区域内.若相关系数异常持续5个月以上。
张苏平
关键词:强震地磁异常地震前兆
地震灾害应急风险评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张苏平陈文凯马尔曼孙艳萍周中红张元芳冯建刚马小平刘岸果
该项目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从建筑物、人口、地形地貌、活动断层、地质灾害等方面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调研,基于GIS软件平台、风险评估基础资料和主流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关键技术研究,从提高数据精度、改进评估模型着...
关键词:
关键词:抗震救灾软件平台
基于无人机、高分卫星遥感影像的甘肃省陇南市建筑物空间化研究被引量:19
2018年
基于无人机、高分卫星影像资料,通过实地调研与遥感影像对比分析,建立基于无人机、高分卫星遥感影像获取建筑物的技术路线,并以甘肃省陇南市为研究区进行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无人机航拍进行建筑物识别时,采用倾斜摄影和正射影像相结合的方式,建筑物识别效果较好,尤其是对屋顶相同或类似的不同结构建筑物的识别;基于遥感技术获取建筑物时不仅要建立区域建筑物遥感影像解译标志,还需要借助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建筑物排列、占地面积、建筑物阴影等因素进行辅助识别,才能获取较为可靠的结果;陇南市建筑物类型主要有土木(含木构架)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框架结构4类,占比分别为19.25%、44.29%、31.32%、5.14%,建筑物遥感解译结果精度在-23.92%~25.28%;基于无人机和卫星遥感影像获取居民地建筑物数据可以用于更新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但存在一定的误差。
陈晋习聪望陈文凯张苏平周中红
关键词:无人机居民地空间化
硬件中断方式下微机通信用于地震信息交换的探索
1998年
对近距离(一般不超过50m)的两台微机,利用其标准串行接口RS-232C,按照一种特定的连接方式,在空MODEM方式下进行联机.接收方可采用硬件中断方式来实现信息的实时接收以达到地震资料共享的目的.
张苏平王兰炜郑卫平
关键词:微机通信硬件中断地震数据
GM(1,1)-Markov模型在地震应急基础数据更新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受灾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GDP)数据是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中一类重要的基础数据,由于数据收集的周期较长,造成GDP数据的现势性差。利用灰色-马尔可夫模型(GM(1,1)-Markov模型),建立甘肃省县一级GDP增长模型,实现静态GDP基础数据在地震发生时的动态计算,使其接近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实际数据未得到之前,本研究中得到的GDP数据可以作为应急数据库中相关基础数据更新的补充手段,或作为未来几年震害预测时的基础数据参考。
周中红何少林陈文凯张苏平
关键词: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数据更新
甘肃地区地震烈度影响场评价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0
2014年
地震发生后,根据地震参数快速设计和显示出地震影响场,初步确定较为合理的地震烈度分布范围,对于政府及时了解灾情和损失分布非常重要。收集、整理甘肃地区实际地震等震线图,将其与现有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生成的理论烈度图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并与研究区DEM(数字高程模型)相结合,研究地形因子对烈度影响场分布的影响。结论表明:不同震级档之间,实际与理论地震烈度分布之间规律不同;分区研究发现,除极震区外,祁连山—河西走廊地区外圈等震线理论长短轴以及面积均大于实际,甘东南地区规律则与之相反。地形因子对烈度影响场的影响是明显的,海拔越高,烈度越高;山顶点处烈度高于周围地区;相对震中而言,坡度大的地方烈度衰减快,反之则烈度衰减慢。
孙艳萍陈文凯周中红张苏平何少林李少华
关键词:地形因子
GIS技术和神经网络模型在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1
2003年
在前人对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研究的基础上,以甘肃省景泰县城为实例,综合地震地质、地形地貌、活动断裂和场地条件等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分类.结果表明该方法使以前定性的各类指标尽可能定量化,实现了计算机自动成图,提高了工作效率,结果更加准确直观.
张苏平王兰民马尔曼
关键词:神经网络模型地理信息系统
地震b值研究进展综述被引量:3
2019年
地震b值是迄今为止地震活动性研究中应用较多的重要参数。介绍了b值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物理意义和不同断裂所主导的构造区域b值显著不同的观点,并简要叙述b值在强震地点判定、地震震级预测以及强震超越概率预测的相关应用,最后对未来b值综合性研究进行展望。
刘子璇冯建刚张苏平
关键词:应力水平
德令哈6.6级地震前甘肃地区前兆异常的初步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利用甘肃地区12个观测台包括三大学科(地电,水氡、气氡、水位,应力)共16个测项的观测资料,经去倾付氏分析及用日均值、5日均值、月均值等方法进行处理分析。分析发现,在2003年4月17日青海德令哈6 6级地震前,这些台项出现了较多远场前兆异常,并对6 6级地震与这些异常进行了初步分析。
燕明芝李晓峰张昱郑卫平张苏平张小美
关键词:地电水化应力德令哈6.6级地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