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迪

作品数:14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种植体
  • 4篇骨吸收
  • 4篇边缘骨吸收
  • 3篇牙种植
  • 2篇电子计算机断...
  • 2篇电子计算机断...
  • 2篇断层摄影
  • 2篇义齿
  • 2篇皮质
  • 2篇皮质厚度
  • 2篇种植义齿
  • 2篇颌骨
  • 2篇下颌
  • 2篇小梁
  • 2篇磨牙
  • 2篇解剖学
  • 2篇颈部
  • 2篇计算机断层
  • 2篇骨皮质
  • 2篇骨皮质厚度

机构

  • 14篇滨州医学院
  • 6篇延边大学
  • 5篇韩国延世大学
  • 1篇滨州职业学院

作者

  • 14篇张迪
  • 12篇张晓燕
  • 12篇金光春
  • 10篇姜玲
  • 8篇金东春
  • 6篇黎卫星
  • 5篇金熙真
  • 5篇周聪
  • 2篇李香俊
  • 1篇董晨
  • 1篇孙晖
  • 1篇张君
  • 1篇李祥林
  • 1篇石红兵
  • 1篇高秀娟

传媒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口腔种植...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第七届全国口...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eck design对牙根形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评价种植体功能性负载后对种植体表面在边缘骨水平的宏观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非嵌入式种植一期手术,不行引导骨再生术。种植术后按时间段(3,6,12个月)进行影像学观察。结果:Ankylos种植系统(1.32±0.24mm)3个时段出现轻微的骨吸收,有统计学意义(P<0.05)。Straumann种植系统(0.76±0.19mm)与Osstem种植系统组(0.21±0.12mm)3个月时段骨吸收量显著减少,但3~6个月与6~12月时段骨吸收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个种植系统组在上、下颌植入部位的边缘骨吸收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颈部设计的牙根形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具有显著性差异,宏观表面结构种植体系统比精密颈部与微观表面结构的种植系统边缘骨吸收更稳定。
黎卫星金东春张晓燕张迪姜玲金光春
关键词:边缘骨吸收
影响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愈合反应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骨结合成功标准是第1年边缘骨吸收<1.0mm,之后平均每年<0.2mm,无松动,种植体周围无X线透射像区,无疼痛、感染和感觉异常等症状,5年观察期成功率在85%以上[1]。
张晓燕张迪周聪金光春
关键词: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生物学宽度
牙种植区颌骨骨密度的显微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测量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应用显微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MicroCT)测量牙种植区颌骨骨密度。方法:应用MicroCT对20例牙种植患者进行上、下颌骨扫描,三维重建,进行骨密度测量。结果:下颌骨前牙区平均骨密度值最大值为(945.23±102.46)HU,上颌骨后牙区平均骨密度最小值为(534.77±232.17)HU。结论:MicroCT可以提供种植区骨密度的信息,对提高牙种植成功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金光春李香俊周聪姜玲张晓燕张迪金熙真金东春
关键词:牙种植颌骨
牙种植修复中下颌磨牙区骨皮质厚度的显微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测量
2012年
牙种植技术已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其并发症如下牙槽神经损伤、骨壁侧穿等也越来越多显现,对下颌骨相关解剖结构特点认识不足和植入位置不准确是造成这些并发症的重要因素。牙种植体植入部位的骨厚度、皮质骨的质量、骨密度条件是提高牙种植术成功率的关键[1-5],因此种植术前掌握种植部位的骨皮质信息有指导意义。Sjdén等[6]应用显微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micro computerized tomogrphy,MicroCT)分析骨体积、骨小梁分离度、
张晓燕金东春姜玲张迪董晨金光春金熙真石红兵
关键词:下颌磨牙区牙种植
应用Micro CT下颌磨牙“C”形根管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应用Micro CT技术研究尚未修复或牙髓治疗的下颌第二磨牙"C"字形根管的患病率及解剖学特点。方法应用Micro CT(Skyscan1072,Antwerpen,Belgium)及cutome计算机软件分析"C"字形牙根管结构。测量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颈部、中部、根尖部位牙体组织最小厚度及正常下颌第二磨牙的危险区域的厚度。结果 60颗牙中"C"字形根管占46.2%,舌侧融合97%。在下颌第二磨牙的"C"字形根管根颈部、中部、根尖部窝沟区的最薄牙体组织厚度与正常下颌第二磨牙的危险区域厚度的测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icro CT是一种快速、准确、不损伤样本内部结构有效的评价方法。"C"字形根管解剖结构的分析和解剖数据库的建立,将为口腔医师提供可靠的参考和依据。
金光春姜玲张晓燕张迪李香俊金东春
关键词:下颌第二磨牙厚度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状态对种植义齿修复的影响被引量:18
2011年
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成熟发展,并且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已成为缺牙修复的最佳方式。如何保证种植修复的长期效果成为口腔种植学领域关注的热点,其中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状态显得尤为重要,软组织不足或形态不良都会严重影响种植义齿修复的效果。文中将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状态对种植义齿修复的影响作一综述。
黎卫星姜玲张晓燕张迪金光春
关键词:种植义齿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美学
应用MicroCT与Macro Cutting & Banding System正畸微型种植体周围骨微细结构分析
[实验目的]在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微型种植体作为一种新的支抗以其灵活、简单等优点而备受青睐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微型种植体植入骨组织后所形成的界面性质是微型种植体成功与否的关键。现阶段对种植体骨界面通常用形态学研究通过组织切...
张迪
关键词:微型种植体微细结构
文献传递
对不同颈部设计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比较研究
目的:对种植体表面在边缘骨水平的宏观和微观结构的比较研究.方法:采用的是非嵌入式种植的一期手术,GBR.种植手术后按时间段(3,6,12个月)影像学观察.结果:Ankylos种植系统(1.32&#177;0.24mm)3...
黎卫星金东春姜玲张晓燕张迪金光春
应用显微CT测量前牙区骨皮质厚度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测量前牙区骨皮质厚度,为避免种植术并发症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从20具韩国人尸体中取上颌骨标本,所有标本采用Micro CT和Macro Cutting&Banding System扫描,所得断面图像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分别对前牙区的骨皮质值进行检测。结果上颌切牙和尖牙根尖周围唇侧骨板很薄,平均厚度为0.5mm左右,尤其是尖牙唇侧骨板厚度最薄(S6之前),平均厚度在0.4mm左右;上颌切牙和尖牙牙周围腭侧骨板的厚度比唇侧骨板明显增宽,尖牙牙根处腭侧骨板的厚度最宽,但在距离釉牙骨质界8mm之前的腭侧骨板厚度仍然较为薄弱,平均厚度为3mm左右;上颌切牙和尖牙牙根的位置偏向唇侧,根尖的位置也偏向唇侧,牙长轴的方向偏向于腭侧;上颌前牙区牙根唇腭径宽度由釉牙骨质界至根尖逐渐减少。结论应用Micro CT测量的数据可以提供骨皮质厚度的信息,从而避免其并发症的发生。
张晓燕周聪姜玲张迪金熙真金光春
关键词:牙种植前牙区
应用MicroCT骨组织微细解剖学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取有效的解剖学信息,应用MicroCT测量骨微细解剖结构,探讨MicroCT测量的准确性。应用MicroCT(HMX-225 Actis 4,日本),成人牙列完整的颌骨标本40例,进行上下颌骨的解剖测量,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MicroCT与组织形态学结果之间的相关性。骨小梁、骨密度等几种Mi-croCT的观测指标,与骨形态学参数测量结果相似。MicroCT与组织形态学观测结果之间具有正相关性。
张迪金东春周聪姜玲张晓燕黎卫星金熙真金光春
关键词:骨小梁骨密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