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凯峰
- 作品数:86 被引量:560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成人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6
- 2013年
- 目的目前我国成人支气管扩张症相关的病因学研究极为缺乏,本研究通过对一组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分析,总结其常见病因及疾病特点。方法对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支气管扩张患者104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04例患者中,男47例,女57例;平均年龄(53.5±16.8)岁。特发性支气管扩张最常见,占48.1%,其次为感染后支气管扩张(29.8%),其他疾病包括囊性纤维化或囊性纤维化转膜传导调节因子相关疾病(5例,4.8%),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4例,3.9%),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3例,2.9%),原发性干燥综合征(2例,1,9%),以及胸腺瘤合并免疫球蛋白缺乏(2例,1.9%),普通变异性免疫缺陷病、恶性胸腺瘤合并免疫球蛋白缺乏、胃食管反流病、先天性巨大气管支气管症和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各1例(占1.0%)。铜绿假单胞菌为支气管扩张患者最常见的呼吸道病原菌(占病原菌总数的70.6%),占全部支气管扩张患者的35.6%;真菌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为曲霉(占病原菌总数的13.7%)。15例患者同时检测到2种及以上病原微生物培养阳性。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患者肺功能中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较没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患者低[(45.4±18.5)%比(58.2±27.4)%,P<0.05];患者感染单一或没有病原菌感染的患者与感染2种及以上病原菌的患者的FEV_1%pred也有显著差异[(56.4±25.8)%比(38.0±13.6)%,P<0.01]。结论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病因中以特发性支气管扩张最为常见,最常见的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且其感染及多种病原菌感染与患者的肺功能恶化相关。
- 田欣伦吴翔徐凯峰李雪李果珍朱元珏
-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病因铜绿假单胞菌肺功能
- 第567例 皮疹-肌无力-腹胀-呼吸困难
- 2022年
- 本文报道1例恶性肿瘤继发皮肌炎、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诊治经过。患者女,70岁,先后出现皮疹、肌无力、腹胀及呼吸困难,伴抗小泛素样修饰物活化酶(SAE)抗体阳性,糖类抗原19-9(CA19-9)显著升高,CT提示肺栓塞、肺部占位、胆囊底壁缩窄,后PET-CT提示胆囊为恶性病变,手术病理证实为胆囊癌伴肝转移,最终诊断为胆囊癌、肿瘤相关性皮肌炎、急性肺栓塞。
- 李宜瑶范俊平谢勇曾跃平杨惊刘卫冯瑞娥徐凯峰王京岚施举红
- 关键词:皮肌炎胆囊癌
- 淋巴管肌瘤病:从分子研究到靶向治疗被引量:9
- 2017年
- 淋巴管肌瘤病(LAM)是一种罕见的肺部疾病,分为散发性LAM(s LAM)和结节性硬化症相关LAM(TSC-LAM)两种,主要见于育龄女性,以肺部囊性病变和血管肌脂瘤或淋巴管肌瘤等腹部肿瘤为主要表现。其发病机制为LAM细胞发生TSC基因突变,导致哺乳动物西罗莫司(雷帕霉素)靶蛋白激酶(m TOR)异常活化,从而致病。m TOR通路在LAM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了m TOR抑制剂(如西罗莫司等)在其治疗中的应用。本文简述了LAM的发病机制,并综述了m TOR抑制剂在LAM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 田欣伦王俊徐凯峰
- 关键词:淋巴管肌瘤病结节性硬化症西罗莫司依维莫司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2
- 1999年
-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Insertion,I) 与缺失(deletion,D) 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易感性、肺功能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确定50 例哮喘患者,7 个哮喘家系所有个体以及50 名正常健康对照者ACE的基因型;乙酰甲胆碱(Mch) 激发试验测定气道的反应性;测定哮喘患者肺的通气功能[ 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占预计值% ) ,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用力肺活量(FEV1/FVC)]。结果 ACE 基因D纯合型在哮喘组及哮喘家系组的频率分别为46% 、53% ,在对照组为16%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 ,相对危险度为4-98。携带D型纯合子的哮喘患者FEV1 占预计值% 及FEV1/FVC的值分别为57% 、69% ,携带非D型的哮喘患者其FEV1 占预计值% 及FEV1/FVC 的值分别为74% 、79%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 。结论提示ACE基因D型纯合子与哮喘的遗传易感性相关,另外DD基因可能与哮喘患者肺功能损害的程度有关。
- 高金明林耀广肖毅徐凯峰许文兵马毅
- 关键词:哮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
- 急性肾损伤,多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双肺囊性病变被引量:1
- 2018年
- 1病例简介患者女性,20岁,主诉"咳嗽18 d,发热、血肌酐升高13 d",于2016年12月30日收住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1.1现病史患者2016年12月12日无明确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黄黏痰,咳嗽时伴胸痛,无发热、憋气、咯血,当地医院考虑"肺炎".
- 陈茹萱张磊刘昕超徐凯峰张玉石张夏范思远张舒李明喜陈丽萌郑可
- 关键词:结节性硬化症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错构瘤
- Golm1作为肺纤维化生物标记物、靶点的应用及检测Golm1的试剂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肺纤维化技术领域,公开了Golm1作为肺纤维化生物标记物、靶点的应用及检测Golm1的试剂的应用。检测样本中的Golm1蛋白含量或表达量的试剂用于制备检验肺纤维化的试剂盒,制得的试剂盒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快...
- 徐凯峰
-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被引量:17
- 1999年
- 张斌徐凯峰林耀广
- 关键词:ABPA变态反应性肺曲菌病病因
- 肺多发结节囊性病变罕见原因结节性硬化症1例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扩展临床对肺多发囊性病变和多结节病变的鉴别诊断思维,深化对结节性硬化症(TSC)这一罕见疾病表现多样性的认识。方法报告了1例以体检发现肺部弥漫病变就诊的结节性硬化症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探讨。结果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有心脏多发混杂密度影、肝内散在小结节、双肾多发结节占位、全身多发成骨病灶等多系统累及,肾结节行经皮穿刺活检病理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结合患者皮肤散在小点片状色素脱失斑提示了TSC可能性;进一步外周血全外显子测序诊断为TSC。西罗莫司治疗后肺内病变好转。结论成人多发囊性肺疾病和多结节肺病鉴别诊断应考虑TSC的可能性。深入认识TSC各系统表现对早诊断早治疗TSC至关重要。
- 王平徐作军徐凯峰
- 腹泻,腹膜后巨大占位,慢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 2018年
- 1病历简介患者男性,23岁,主诉“间断腹胀、腹泻3年余”,于2016年7月30日收住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1.1现病史2013年起患者间断出现腹泻,约3~4次/d,便量约300?400ml/d,呈黄色糊状便,伴腹胀,未重视。2015年9月当地医院肠镜检查示“肠道炎症”,予美沙拉嗪1000mgx3次/d,治疗1个月无改善。2016年1月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3.36xl09/L,中性粒细胞2.4xl09/L,血红蛋白125g/L,血小板40x109/L。粪便潜血(+),粪便病原学(-)。凝血:凝血酶原时间15.1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6.9s,纤维蛋白原0.5g/L。抗核抗体谱、抗双链DNA、抗可溶性核抗原、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淋巴细胞培养+干扰素测定均(-)。淋巴结超声: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最大者位于右侧腹股沟区(4.6cmx1.2cm)。腹部CT:腹膜后多发软组织密度影,包绕血管、胰腺;腹腔淋巴结多发肿大;十二指肠及乙状结肠、直肠明显狭窄。胃镜:胃、十二指肠黏膜多发点片状糜烂伴黏膜下瘀斑、瘀点,呈团块状分布。结肠镜:乙状结肠至直肠可见弥漫性肠黏膜水肿,散发红斑样糜烂。活检病理:慢性炎,急性炎症活动期。维持美沙拉嗪治疗,腹泻无改善。
- 李秀霞蒋青伟方秀才王凤丹霍力冯瑞娥张薇徐凯峰肖剑春周佳鑫周敬敏钱家鸣
- 关键词:淋巴管瘤病
- 从IPF到IIP:概念上的变迁
- 在过去四年中,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fibrosis,IPF)的概念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基础是对疾病认识上的进步。只有了解了从IPF到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
- 徐凯峰朱元珏
- 关键词:特发性肺纤维化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病理学分类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