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利莹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冶金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动力学
  • 2篇熔体
  • 2篇硅酸
  • 2篇硅酸钙
  • 2篇分子
  • 2篇分子动力学
  • 2篇
  • 1篇氧原子
  • 1篇原子
  • 1篇配位
  • 1篇配位性质
  • 1篇

机构

  • 2篇上海大学

作者

  • 2篇徐利莹
  • 1篇王秀丽
  • 1篇蒋国昌
  • 1篇吴永全

传媒

  • 1篇硅酸盐学报

年份

  • 2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铝硅酸钙熔体氧原子配位性质研究
本学位论文的宗旨是铝硅酸钙熔体氧原子配位性质研究。 首先,采用MD模拟研究了CaO-Al2O3-SiO2系熔体中氧原子的配位及其动力学性质。发现:以Al为中心的次近邻(next nearest neighbor...
徐利莹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
文献传递
铝硅酸钙熔体中氧原子的配位性质及动力学被引量:6
2006年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xAl2O3·(1-x)(CaO·SiO2)系熔体中氧原子的配位及其动力学性质。实验发现:以Al为中心的次近邻的配位数总和大约为8,说明存在大量的三配位氧(triclusteroxygen,Ot)。在对平衡构像的分析过程中发现主要存在2种形式的三配位氧:Ot(Al,Al,Si)和Ot(Al,Al,Al),但没有发现Ot(Al,Si,Si)和Ot(Si,Si,Si)。另外,对存在的三配位氧的进一步分析表明这2种三配位氧还存在共棱和不共棱的精细结构。共棱现象只发生在AlO4四面体之间;而SiO4四面体之间,或者SiO4四面体和AlO4四面体之间不存在共棱现象。在此基础上,还对氧的均方位移及速度自相关函数等动力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发现三配位氧的增加明显降低氧原子的活动能力。
徐利莹王秀丽吴永全蒋国昌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