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结核
  • 3篇依赖者
  • 3篇脱毒治疗
  • 3篇精神分裂症
  • 3篇海洛因
  • 3篇海洛因依赖
  • 3篇海洛因依赖者
  • 3篇肺结核
  • 3篇分裂症
  • 2篇心理
  • 2篇心理变化
  • 2篇脱毒
  • 2篇利福
  • 2篇利福平
  • 2篇氯氮
  • 2篇氯氮平
  • 1篇血浓度
  • 1篇血药
  • 1篇血药浓度
  • 1篇药浓度

机构

  • 9篇上海市精神卫...
  • 1篇金坛市第二人...

作者

  • 9篇徐萍
  • 3篇孙克莎
  • 3篇金志兴
  • 3篇董萍
  • 3篇陈文忠
  • 2篇徐韩
  • 2篇袁炳荣
  • 2篇赵敏
  • 2篇刘根凤
  • 2篇陆光华
  • 1篇朱敏
  • 1篇李枫
  • 1篇王惠芬
  • 1篇王秋颖
  • 1篇王云海
  • 1篇陈淑玲
  • 1篇陈姬
  • 1篇李国琴

传媒

  • 2篇中国药物滥用...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现代护理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精神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结...

年份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海洛因依赖者脱毒过程中心理变化特点的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在脱毒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特点及对毒品的渴求程度等方面情况,以提供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毒品主观渴求度量表对戒毒者的心理特点作戒毒前后对照比较。结果戒毒结束后,戒毒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症状较入院时已有显著改善(P<0.01),对毒品的心理渴求度在入院第3~5天达最高值,随着戒毒过程的完成,毒品渴求度回复至入院初的低水平。结论掌握戒毒者脱毒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特点,可为治疗、护理和管理提供重要住处有助于脱毒过程的顺利完成。
孙克莎刘根凤董萍徐萍
关键词:海洛因依赖者脱毒治疗心理变化
利福平与利福喷丁对氯氮平血浓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比较利福平与利福喷丁对氯氮平血药浓度和去甲基氯氮平血药浓度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将50例伴肺结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分为利福平组和利福喷丁组,每组25例,分别于合用前及合用2、6周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氯氮平和去甲基氯氮平血药浓度,同期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结果:两组患者合用2、6周末去甲基氯氮平和氯氮平血浓度与合用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利福平组精神症状恶化者明显较多,出现精神症状恶化时间明显较短。结论:利福喷丁较适用于精神分裂症伴肺结核患者的抗痨治疗。
陈文忠金志兴徐萍袁炳荣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结核病氯氮平利福平利福喷丁
米氮平与苯二氮类药物合并美沙酮对海洛因脱毒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比较米氮平与苯二氮类药物合并美沙酮治疗对海洛因依赖者脱毒疗效。方法:比较了美沙酮合并米氮平组(37例)和美沙酮合并苯二氮类药物组(37例)在脱毒治疗后一周、治疗后二周戒断症状量表评分、HAMD焦虑量表评分及睡眠障碍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海洛因依赖者的戒断反应、焦虑症状在脱毒治疗后均显著减轻,米氮平合并美沙酮治疗比苯二氮类药物合并美沙酮治疗对戒断症状和焦虑减轻更明显,并明显改善入睡困难和睡眠浅。结论:米氮平合并美沙酮治疗和苯二氮类药物合并美沙酮治疗均可有效减轻海洛因依赖者的戒断症状,米氮平合并美沙酮的疗效更明显,并可明显改善睡眠障碍。
徐韩赵敏陆光华朱敏徐萍
关键词:美沙酮米氮平脱毒治疗戒断症状苯二氮革类药物
住院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男女互助作用的研究
2007年
婚姻质量是影响人类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婚姻是人类文明的产物,美好的婚姻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反之则可诱发精神疾病。同时婚姻与疾病的恢复和预后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在常规护理工作中会遇到患者提出希望能与异性的病友自由交往,丰富住院生活的要求。为探讨男女互助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中所起的作用,
孙克莎董萍陈姬李枫徐萍
关键词:住院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精神分裂症婚姻质量患者康复期
利福平对氯氮平与利培酮血药浓度及疗效影响的对照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对照比较利福平对氯氮平(CLOZ)与利增酮(RIS)血药浓度及疗效的影响。方法氯氮平组(CLOZ组)25例和利培酮组(RIS组)15例均为单用CLOZ和RIS治疗的精神分裂症伴肺结核患者,在持续原来CLOZ和RIS剂量治疗两周以上的基础上分别合用利福平(0.45g/日),共治疗6周。分别于研究前与研究后第2、6周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CLOZ和RIS药物血浓度,同期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结果与利福平合用前比较,合用后第2、6周末的氯氮平和利培酮血深度以及去甲基氯氮平和9-羟利培酮血浓度均有显著下降,期间差异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均存在非常显著性意义;CLOZ组患者合用前和第2、6周末的PANSS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以及PANSS总分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CLOZ组患者精神症状恶化者为(16人)明显多于RIS组的(4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23,P<0.05);CLOZ组患者出现精神症状恶化时间为(13.33±5.55)天,明显短于RIS组的(20.25±7.13)天,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t=2.12,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伴肺结核患者的药物治疗应该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利培酮比氯氮平更适用于这类患者的治疗。
陈淑玲李国琴姚文卫王云海金志兴徐萍
关键词:利福平氯氮平利培酮血药浓度肺结核
精神病性障碍伴肺结核的平衡治疗
本文阐述了精神病性障碍伴肺结核的平衡治疗,包括平衡治疗的定义,药物平衡治疗、心理平衡治疗、营养平衡治疗和行为平衡治疗等治疗方法。各类平衡治疗措施
陈文忠徐萍
文献传递
对海洛因依赖者预防艾滋病教育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评估对海洛因依赖者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的效果。方法:收集了101例海洛因依赖者的一般资料、HBV和HCV感染情况、高危行为等,并对所有对象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教育前后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并分析参与者对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反馈信息,了解对吸毒者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可行性和接受程度。结果:海洛因依赖者存在不洁注射和不安全性行为等危险行为特征,HBV和HCV感染率较高(分别为56.4%和46.5%);在教育前艾滋病知识问卷总分仅为31.1±12.1分,提示缺乏艾滋病相关知识,通过预防艾滋病教育,海洛因依赖者对艾滋病知识问卷分显著提高(97.29±2.42分);吸毒者对开展预防教育持支持、肯定和积极的态度。结论:海洛因依赖者是艾滋病传播的高危人群,对海洛因依赖者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具有可行性,能达到增加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预防艾滋病的科学方法、科学对待艾滋病等效果,应重视对吸毒者的预防艾滋病教育,降低艾滋病感染的可能性和降低毒品危害。
王秋颖赵敏王惠芬徐萍陆光华徐韩
关键词:海洛因依赖预防艾滋病教育流行病学
精神分裂症伴肺结核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伴肺结核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易感因素,以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对207例精神分裂症伴肺结核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伴肺结核患者医院感染率为39.1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皮肤软组织、胃肠道次之;结核病程、病灶范围、吸烟史、精神症状、并发症为易感因素。结论积极控制精神症状、防治躯体并发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或禁止吸烟,是防治精神分裂症伴肺结核患者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金志兴陈文忠袁炳荣徐萍石建喜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肺结核医院感染易感因素
海洛因依赖者脱毒过程中心理变化特点分析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在脱毒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特点及对毒品的渴求程度等方面情况,以提供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毒品主观渴求度量表对戒毒...
孙克莎刘根凤董萍徐萍
关键词:海洛因依赖者脱毒治疗心理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