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关节炎
  • 4篇类风湿
  • 4篇类风湿关节炎
  • 4篇风湿
  • 4篇风湿关节炎
  • 3篇疗效
  • 2篇痛风
  • 2篇强直
  • 2篇强直性
  • 2篇强直性脊柱炎
  • 2篇脊柱
  • 2篇脊柱炎
  • 1篇代谢
  • 1篇电针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血糖
  • 1篇血症
  • 1篇血脂
  • 1篇阳明经
  • 1篇阳明经穴

机构

  • 10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10篇徐萍
  • 7篇叶青
  • 5篇袁良俊
  • 5篇陶洪
  • 3篇曹小燕
  • 3篇李凤霞
  • 2篇郑建国
  • 1篇林宝虎
  • 1篇夏忠诚
  • 1篇李清
  • 1篇付坤
  • 1篇张育红
  • 1篇高桂琴
  • 1篇熊焰

传媒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西部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年份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胶原诱导关节炎应用来氟米特的时间治疗学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LEF)不同给药时间对大鼠胶原诱导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和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取6只大鼠作为空白组,其余造模后第15天加强免疫后关节炎指数>5的24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LEF7时组、LEF19时组,每组8只。LEF7时组于7:00、LEF19时组于19:00分别灌胃LEF 5 mg/(kg·d),模型组及空白组分别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均灌胃28 d。对比观察各组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炎症评分、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骨质破坏情况。结果给药后LEF7时组、LEF19时组关节炎指数、关节肿胀度均明显低于给药前及模型组(P均<0.05),LEF19时组有高于LEF7时组趋势,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F7时组、LEF19时组外周血TNF-α、IL-6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均<0.05);LEF19时组TNF-α和IL-6水平有高于LEF7时组的趋势,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关节均出现明显的骨质破坏,且模型组骨质破坏更明显。结论 LEF不同时间给药对大鼠胶原诱导关节炎及其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且可能延缓骨质破坏。
李凤霞徐萍叶青曹小燕郑建国张育红付坤
关键词:胶原诱导关节炎来氟米特时间治疗学SD大鼠
阳和汤方加减治疗肾督亏虚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观察阳和汤方加减治疗肾督亏虚、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期间门诊病房治疗的65例肾督亏虚、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阳和汤方加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病情活动度(包括指地距、枕墙距、扩胸度、晨僵时间、Schober试验)、血清CRP浓度与ESR水平及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前疼痛与僵硬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与僵硬VAS评分均降低,组内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僵硬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疼痛、僵硬症状改善幅度更大。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9%(29/33),高于对照组65.6%(2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和汤方加减对肾督亏虚、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可有效发挥补肾益督、散寒通络、祛风止痛作用,切中病机,促进患者炎症反应及活动受限的改善,效果佳,值得借鉴与推广。
徐萍陶洪袁良俊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寒湿痹阻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核磁共振改变49例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核磁共振(MRI)改变,以早期诊断和治疗,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49例确诊类风湿关节炎和疑似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双手关节、双腕关节磁共振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1年。本组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具有以下特点:病程<1年、均累及双手和腕关节、RF阴性多、CRP和ESR正常、双手X片未见明显骨质病变。结果初诊时20例患者符合RA诊断标准,但X线片未提示骨质病变。在29例初诊时不符合RA诊断标准患者中,15例在1年的随访中病情进展达到RA诊断标准,可确诊为RA。结论病变部位关节MRI扫描作为一种敏感而又可靠的手段有助于RA的早期诊断。
曹小燕林宝虎叶青徐萍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MRI
中医辨证论治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论治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效果,探讨中医治疗AS的优势。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AS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8例,对照组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中医辨证论治,4周1个疗程,持续3个疗程。评估临床疗效,行主症状量化评分评估临床症状,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评估炎性活动,Bar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估病情,记录临床观察指标,检测红细胞沉积率(ES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7(IL-27)的水平。随访患者至2015年8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3个月,计算两组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42%,明显高于对照组(64.58%)(P<0.05),复发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P<0.05);试验组治疗后中医主要症状评分、晨僵时间、指地距、枕墙距、BASDAI、BASFI及ESR、CRP、TNF-α、IL-2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AS可减轻自身炎症,缓解临床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
徐萍陶洪袁良俊
关键词:强直性脊椎炎柳氮磺胺吡啶辨证论治
益肾糖适安方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自拟方益肾糖适安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均予西药控制血糖、血压,观察组加用益肾糖适安方,随证加减;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症状、UAER、尿β2-MG、SCR、BUN、TC、TG、HbA1C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SCR及尿β2-MG、UAER均降低,观察组UAER、TC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益肾糖适安方能有效治疗早中期老年DN。
高桂琴徐萍夏忠诚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原发性痛风患者的血糖、血脂代谢特点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痛风与糖代谢异常及血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原发性痛风患者48例为痛风组,选择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高尿酸血症的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血尿酸、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痛风组除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外,余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2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原发性痛风易伴发糖代谢异常与血脂代谢紊乱等,应积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叶青曹小燕徐萍郑建国
关键词:原发性痛风血糖血脂
电针阳明经穴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评估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电针阳明经穴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本院门诊病房就诊的活动期RA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电针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阳明经穴电针方法治疗,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运用阳明经穴单纯针刺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临床总有效率,并分析治疗前后的关节疼痛程度、肿胀程度、关节压痛以及晨僵时间等症状,同时记录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结果:电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0.4%显著高于对照组74.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均有所改善,电针组患者在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时间以及量表总积分方面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电针组和对照组治疗后RF、ESR、CRP、RBC、HGB、PLT均明显改善(P<0.05),电针组改善较单纯针刺对照组更可观(P<0.05)。结论: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电针阳明经穴治疗活动期RA取阳明经穴疗法具有安全可靠,简便快捷,能够发挥较好的镇痛、消肿的功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关节活动功能的恢复。
徐萍陶洪袁良俊李凤霞叶青
关键词:电针阳明经穴类风湿关节炎
针刺加艾灸结合疗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近远期疗效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探讨针刺加艾灸配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月门诊病房治疗的7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7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实施西医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有效率为89.19%,对照组为70.27%,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1年疗效显示,对照组有效率为59.46%,观察组94.59%,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功能评分、握力等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变化,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与类风湿因子(RF)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有改善,但是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2%,观察组为2.7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配合针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取得较好近远期疗效,提高了患者关节功能及握力,有效缓解晨僵、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
徐萍李凤霞陶洪叶青袁良俊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艾灸针刺疗效
非布司他片、痛风定胶囊联合治疗长期高尿酸血症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析非布司他片、痛风定胶囊联合治疗长期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门诊病房就诊60例长期高尿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非布司他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痛风定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比较治疗1周、12周及24周时的治疗血清高尿酸水平达标率;治疗前、治疗12周、治疗24周时血清尿酸与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1周、12周、24周的血清高尿酸水平达标率分别为93.3%(28/30)、83.3%(25/30)、76.7%(23/3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尿酸与sICAM-1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尿酸与sICAM-1均降低,且观察组血清尿酸与siCAM—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LT与AST未发生明显变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治疗方案对肝功能影响轻微。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4/30),对照组为9.9%(3/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0.115,P=0.734〉0.05)。【结论】非布司他片、痛风定胶囊联合治疗长期高尿酸血症具有较佳疗效,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血清尿酸与sICAM-1水平大幅降低,且安全性高,肝功能未受明显影响,值得借鉴推广。
徐萍叶青袁良俊
46例男性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病理特征为滑膜炎,随着病情的进展,出现软骨和骨质的破坏,若延误诊治,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出现关节外的病变,累及肺、心血管及血液等系统。现将我院收治的46例男性RA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熊焰叶青陶洪徐萍李清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