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房克凤

作品数:80 被引量:146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机械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3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篇农业科学
  • 14篇生物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4篇板栗
  • 17篇花粉
  • 13篇花粉管
  • 11篇植物
  • 10篇萌发
  • 7篇花粉萌发
  • 6篇扫描电镜
  • 6篇苹果
  • 6篇花粉管生长
  • 5篇荧光
  • 5篇愈伤
  • 5篇愈伤组织
  • 5篇体细胞胚
  • 5篇胚性
  • 5篇胚性愈伤
  • 5篇胚性愈伤组织
  • 4篇秦冠
  • 4篇秦冠苹果
  • 4篇微丝
  • 4篇细胞

机构

  • 74篇北京农学院
  • 4篇武汉大学
  • 2篇农业应用新技...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辽宁省经济林...

作者

  • 80篇房克凤
  • 50篇秦岭
  • 47篇张卿
  • 42篇曹庆芹
  • 33篇邢宇
  • 24篇杨瑞
  • 22篇王建立
  • 22篇杨柳
  • 15篇郝敬虹
  • 12篇于同泉
  • 12篇王绍辉
  • 6篇张伟伟
  • 5篇姜奕晨
  • 5篇杨凯
  • 4篇范双喜
  • 4篇王志忠
  • 4篇南张杰
  • 4篇宋婷婷
  • 4篇孙中华
  • 3篇刘超杰

传媒

  • 13篇电子显微学报
  • 13篇北京农学院学...
  • 3篇园艺学报
  • 2篇Acta B...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果树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植物研究
  • 1篇植物生理与分...
  • 1篇果农之友
  • 1篇科教导刊
  • 1篇农学学报
  • 1篇第十届全国植...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8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7篇2016
  • 9篇2015
  • 15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3
  • 1篇2000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板栗新品种‘靓栗1号’
2023年
‘靓栗1号’是实生选育的板栗新品种。坚果茸毛少,栗仁金黄色。平均单粒质量10.61 g,可溶性糖含量26.74%,淀粉含量47.09%,蛋白质含量8.45%;果肉细糯香甜,涩皮易剥离,宜用作冰栗和炒制。该品种丰产性好,平均结果母枝抽生结果枝数2.34,结果枝上着生总苞数3.25,嫁接4年单株产量可达6.94 kg。耐旱性强,适合中国北方山地瘠薄的板栗栽培区种植。
刘阳刘建玲刘海涛房克凤曹庆芹张卿秦岭邢宇
关键词:板栗抗旱性
板栗正反交后代坚果性状遗传倾向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板栗坚果单粒重、坚果宽、厚、高和刺苞重性状在‘燕山早丰’与‘官厅10号’正反交后代中的遗传倾向。【方法】以板栗品种‘燕山早丰’与‘官厅10号’及其正反交后代为试材,测量坚果单粒重等相关性状,同时利用数量性状遗传分析方法,研究其遗传倾向。【结果】坚果单粒重、坚果宽、厚、高、刺苞重正交变异系数分别为13.99%、5.12%、6.28%、5.77%和17.29%。反交变异系数分别为13.60%、6.40%、8.16%、4.44%和18.95%;正交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56、0.67、0.60、0.70和0.63。反交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57、0.69、0.63、0.55和0.62。在正交中,坚果单粒重、坚果宽、厚、高、刺苞重的超高亲率分别为4.55%、4.84%、6.35%、7.94%和0%;反交超高亲率分别为6.12%、14.29%、8.16%、3.06%和5.75%。【结论】‘燕山早丰’与‘官厅10号’杂交组合中,坚果单粒重、坚果宽、厚、高和刺苞重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这些性状的遗传规律会受到正反交的影响,杂交后代因非加性效应的解体,出现变小的趋势。
纪飞杨张惠真王广鹏张树航张卿房克凤房克凤曹庆芹邢宇
关键词:板栗正反交后代果实性状
薄皮甜瓜中果肉蛋白质组分析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皮甜瓜中果肉蛋白质组分析方法,是将薄皮甜瓜中果肉总蛋白质提取后,首先进行等电聚焦电泳,再进行SDS‑PAGE凝胶垂直电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济、简便、易行、快速的适用于薄皮甜瓜中果肉的总蛋白的提取及双向电...
郝敬虹黄雅芳房克凤杨瑞刘超杰韩莹琰杨柳王建立张卿宋婷婷孙中华于同泉王绍辉范双喜
文献传递
一种适合板栗花粉培养的液体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板栗花粉培养的液体培养基,以双蒸水为溶剂,每100g溶剂中含有13-18g的蔗糖、0.005-0.01g硼酸、0.02-0.06g氯化钙。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提高了板栗花粉离体萌发率,增加了花粉管长度,...
房克凤张伟伟秦岭谢彭雪张卿杨柳曹庆芹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发根农杆菌介导的板栗转基因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发根农杆菌介导的板栗转基因方法,利用含35S::DsRed报告基因的发根农杆菌MSU440侵染北京主栽板栗品种“燕山红栗”无菌苗下胚轴,获得共转化植株,进而得到转化毛状根。采用本发明提出的“燕山红栗”...
曹庆芹陈双双邢宇秦岭杨柳张卿房克凤
文献传递
板栗胚性愈伤组织对遗传霉素敏感性的研究
2021年
【目的】探究中国板栗主栽品种‘燕山红栗’胚性愈伤组织对遗传霉素的耐受力。【方法】以‘燕山红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Yanshanhongli’)幼胚胚尖诱导出的两种不同状态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在含有不同质量浓度遗传霉素的固体和液体扩繁培养基上培养,观察其生长状况,并统计其死亡率和鲜质量变化量。【结果】在固体培养基上,遗传霉素对两种胚性愈伤组织的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30 mg/L和80 mg/L;液体悬浮培养中,遗传霉素对两种胚性愈伤组织的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60 mg/L和30 mg/L。【结论】确定在固体和液体悬浮培养条件下,两种板栗胚性愈伤组织对遗传霉素的耐受质量浓度,为板栗转基因过程中遗传霉素的使用提供依据。
孙佳晨高月荣李晓伟曹庆芹邢宇房克凤张卿秦岭
关键词:板栗胚性愈伤组织敏感性
一种中国板栗的基因转化方法
本发明涉及基因转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国板栗的基因转化方法,以中国板栗的体细胞胚作为受体,所述受体与含有pBI121植物表达载体的根癌农杆菌AGL1的转染菌液共培养,经筛选培养得到含有目的基因转化的中国板栗组织;其...
曹庆芹秦岭邢宇周婉房克凤张卿
文献传递
一种苹果花粉管微丝的标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苹果花粉管微丝的标记方法,是将苹果花粉经过培养、固定、酶处理、表面活性剂处理和染料标记步骤后封片进行扫描成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在梨花粉微丝标记的方法基础之上结合裸子植物花粉管微丝的标记方法进行借...
房克凤秦岭曹庆芹郝敬虹杨瑞王建立张卿杨柳
文献传递
EGTA对‘秦冠’苹果花粉管Ca^(2+)、微丝分布以及囊泡运输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研究Ca^(2+)螯合剂EGTA对花粉萌发和生长过程中花粉管形态、Ca^(2+)分布、细胞骨架和胞内运输的影响。【方法】以Ca^(2+)螯合剂EGTA处理‘秦冠’苹果成熟花粉,显微镜观察其对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的影响。运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结合荧光显微镜及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花粉管内Ca^(2+)分布、微丝分布和囊泡运输模式。【结果】发现低浓度的EGTA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影响很小,甚至有促进作用。用较高浓度的EGTA处理花粉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花粉粒甚至不萌发,花粉管有扭曲膨大短小等现象。用400μmol/L EGTA处理花粉后,花粉管顶端钙离子内流稍有增加,用2mmol/L EGTA处理后,花粉管顶端钙离子交换被抑制。用400μmol/L EGTA处理后,花粉管内游离Ca^(2+)在花粉管顶端聚集并呈现浓度梯度分布,与对照的分布模式一致,而用2mmol/L EGTA处理后顶端聚集模式消失。对照和400μmol/L EGTA处理后花粉管内微丝与花粉管生长方向平行排列,而用2 mmol/L EGTA处理后花粉管内微丝断裂、丝状结构不明显,无序分布在花粉管内。对照花粉管内囊泡运输在顶端以及近顶端区域聚集,用400μmol/L EGTA处理后分布模式变化不大,而用2mmol/L EGTA处理后,囊泡运输增加,布满整个花粉管内。【结论】钙可能作为一种信号因子,通过影响细胞骨架的构成和胞内囊泡的运输模式,从而调节苹果花粉的萌发及花粉管生长。
谢彭雪张伟伟张卿曹庆芹秦岭房克凤
关键词:苹果EGTA花粉管微丝
一种促进板栗水培新根发生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板栗水培新根发生的方法,包括:将催芽处理后长出胚根的板栗种子移栽至培养基中培养,在培养到板栗幼苗长到4~6片真叶时移栽;移栽前,将从培养基中取出的板栗幼苗的根部经清水和板栗水培营养液进行清洗,清洗后用...
张卿曹庆芹秦岭房克凤邢宇王志忠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