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揣国帅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辽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单胞菌
  • 2篇饮水机
  • 2篇生物膜
  • 2篇铜绿
  • 2篇铜绿假单胞
  • 2篇铜绿假单胞菌
  • 2篇铜绿假单胞菌...
  • 2篇污染
  • 2篇假单胞菌
  • 2篇次生污染
  • 1篇饮用
  • 1篇饮用水
  • 1篇生化鉴定
  • 1篇桶装
  • 1篇桶装饮用水
  • 1篇喹诺酮
  • 1篇喹诺酮类
  • 1篇显微镜
  • 1篇耐药
  • 1篇耐药性

机构

  • 4篇沈阳医学院
  • 2篇辽阳市疾病预...

作者

  • 5篇揣国帅
  • 4篇刘新
  • 4篇王岚
  • 3篇徐静
  • 2篇海晓欧
  • 1篇周园
  • 1篇方芳

传媒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沈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国境卫生...
  • 1篇第十届全国微...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2
  • 3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饮水机次生污染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了解饮水机的卫生状况,发现卫生安全隐患,采取措施加强监督管理。方法:随机采取校园内部分饮水机水样样品,包括新出厂的桶装水、经饮水机的常温水、沸水等不同水样,分别进行细菌总数检测和耐热大肠菌群的微生物学检验。结果:经饮水机常温出水口的水样,细菌总数超标现象突出,部分样品发现耐热大肠菌群。结论:饮水机存在次生污染情况,使用饮水机应适时清洗,并建议饮用加热的沸水,有效防止饮水中毒事件的发生。
徐静刘新王岚海晓欧揣国帅韩清
关键词:饮水机次生污染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作用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喹诺酮类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形成细菌生物膜的影响,探讨细菌生物膜在细菌耐药中的作用。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形成的细菌生物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A、B、C、D、E 5组,其中A组为喹诺酮类抗生素作用于成熟的细菌生物膜,B组为其细菌对照组,C组为喹诺酮类抗生素作用于未成熟的细菌生物膜,D组为C组的细菌对照组,E组细菌生物膜未做任何处理。培养完成后对培养物进行处理,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培养,计数A、B、C、D、E 5组形成的菌落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A、B、C、D、E各组之间菌落计数的统计学分析显示,A组菌落数与B、D、E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组与C、D、E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E组菌落数与C、D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是细菌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因素,这为深入研究细菌生物膜的耐药机制奠定了基础。
揣国帅刘新王岚徐静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耐药性
桶装饮用水再生污染的研究
目的:了解桶装饮用水的卫生状况,发现卫生安全隐患,采取措施加强监督管理。 方法:随机采取校园内部分饮水机上桶装饮用水样,包括常温水、沸水等不同水样,分别进行检测细菌总数和耐热大肠菌群的微生物学检验。 ...
徐静刘新王岚海晓欧揣国帅
关键词:饮水机次生污染
文献传递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过程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铜绿假单胞菌实验室保存株与临床分离的菌株体外细菌生物膜的形成过程。方法通过FITC标记的刀豆球蛋白(FITC-ConA)和碘化丙啶(PI),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摄取生物膜形成阶段不同层面的图片。结果培养3 d后可观测到生物膜中的多糖开始形成,培养第7 d,多糖基质逐渐增多,细菌趋向化聚集,膜结构致密,其内部存在相互交通的间隙及孔道;CLSM结合FITC-ConA和PI标记,实现了对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生物膜动态形成过程的观察。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可在体外支持物上形成并成熟;临床新分离株较实验室保存株更易形成生物膜。
刘新方芳周园王岚揣国帅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蜂房哈夫尼亚菌的生化鉴定
2021年
目的对蜂房哈夫尼亚菌野生株与志贺菌、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的生化鉴定结果进行对比,筛选出对于蜂房哈弗尼亚菌相关性高的试验项目,为蜂房哈夫尼亚菌的鉴定提供简单易行的方法。方法对5株分离的蜂房哈夫尼亚菌野生株、大肠埃希菌ATCC 8099、福氏志贺菌ATCC 12022、痢疾志贺菌ATCC 13313分别用全自动生化鉴定系统GN鉴定卡和试剂API 20E检测,分析鉴定结果,筛选出适合蜂房哈夫尼亚菌鉴定的试验。结果吲哚试验和山梨醇试验适用于蜂房哈夫尼亚菌与大肠埃希菌之间的鉴别;β-半乳糖苷酶试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丙酮酸盐试验、鼠李糖试验和蜜二糖利用试验适用于区分蜂房哈夫尼亚菌和志贺菌。结论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蜂房哈夫尼亚菌鉴定结果不理想时,附加β-半乳糖苷酶试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丙酮酸盐试验和吲哚试验及山梨醇试验可作为蜂房哈夫尼亚菌的确证试验。
李晓莹揣国帅孟琳雅梁丽琨
关键词:蜂房哈夫尼亚菌生化鉴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