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关节
  • 9篇关节置换
  • 7篇膝关节
  • 7篇假体
  • 6篇置换术
  • 5篇软骨
  • 5篇全膝关节
  • 5篇全膝关节置换
  • 5篇膝关节置换
  • 5篇股骨
  • 4篇置换术后
  • 4篇术后
  • 4篇全髋
  • 4篇全髋关节
  • 4篇全髋关节置换
  • 4篇全髋关节置换...
  • 4篇全髋关节置换...
  • 4篇人工全膝关节
  • 4篇人工全膝关节...
  • 4篇人工全髋关节

机构

  • 12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施小强
  • 11篇房晓敏
  • 11篇高智慧
  • 11篇鲍亮
  • 11篇金群华
  • 1篇王淑静

传媒

  • 4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第九届西部骨...
  • 2篇第十届西部骨...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β-连环蛋白在膝关节原发性骨关节炎关节软骨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2年
本研究旨在检测人膝关节原发性骨关节炎(OA)不同退变程度关节软骨中p一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现报道如下。
房晓敏施小强高智慧鲍亮金群华
关键词:原发性骨关节炎Β-连环蛋白关节软骨人膝关节
膝骨关节炎患者股骨后髁软骨磨损差异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旋转定位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通过测量膝骨关节炎患者股骨内、外侧后髁软骨厚度以及后髁角(posterior condylar angle,PCA),探讨其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中截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12月拟行TKA治疗的53例(60膝)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骨关节炎组),男12例(14膝),女41例(46膝);年龄57~82岁,平均71.9岁。胫股角为(183.2±2.6)°。以15例(30膝)健康志愿者膝关节作为对照(对照组),男6例,女9例;年龄59~68岁,平均66.3岁。将MRI扫描膝关节获得数据导入Mimics10.01交互式医学影像控制系统,测量内、外侧股骨后髁软骨厚度和包括与不包括后髁软骨时的PCA,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股骨内、外侧后髁软骨厚度分别为(1.85±0.33)mm及(1.92±0.27)mm,包括与不包括后髁软骨时的PCA分别为(5.0±0.9)°和(5.1±0.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关节炎组股骨内、外侧后髁软骨厚度分别为(0.45±0.40)mm及(1.78±0.51)mm,包括与不包括后髁软骨时的PCA分别为(3.3±1.7)°和(4.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关节炎组股骨内、外侧后髁软骨厚度差为(1.33±0.45)mm,与包括与不包括后髁软骨时的PCA角度差(1.5±1.3)°成正相关(r=0.75,P=0.01)。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股骨后髁软骨磨损程度存在差异,导致内、外侧后髁软骨厚度和包括与不包括后髁软骨时的PCA存在差异,TKA术中行截骨时,应将股骨后髁软骨厚度差异纳入考虑范围内。
高智慧施小强房晓敏鲍亮金群华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假体位置
白细胞介素1β及其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性与膝骨性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目前的观点是OA可能由遗传因素、慢性劳损、肥胖和外伤受力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并可累及其关节周围的全部组织。最近的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1(IL-1)处于整个致炎过程的核心地位,是介导...
施小强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Β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性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Vancouver B1型骨折的治疗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periprosthetic femoral fracture,PFF)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疗效。方法 2003年3月-2011年1月,收治7例Vancouver B1型PFF患者。男2例,女5例;年龄57~78岁,平均69.2岁。关节置换术后6~102个月发生骨折。骨折原因:摔伤5例,交通事故伤2例。骨折至手术时间为3~7 d。3例采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4例锁定钢板联合同种异体皮质骨板固定。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96个月,中位时间21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8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为73~91分,平均83分。X线片检查示,与术前比较假体位置均无变化,边缘无透亮线,无松动临床表现。结论使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或锁定钢板联合同种异体皮质骨板治疗Vancouver B1型PFF,固定牢固,术后恢复良好,是较好的治疗方法之一。
高智慧房晓敏施小强鲍亮金群华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假体周围骨折VANCOUVER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Vancouver B1型骨折的治疗
目的 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periprosthetic femoral fracture,PFF)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疗效.方法 2003年3月-2011年1月,收治7例Van...
高智慧房晓敏施小强鲍亮金群华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骨关节炎患者后髁软骨磨损差异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中股骨假体旋转定位的影响
高智慧施小强房晓敏鲍亮金群华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假体位置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与非髌骨置换比较,探讨髌骨置换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9月-11月符合选择标准的63例(63膝)拟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2例关节置换术中行髌骨置换(置换组),31例不作置换(非置换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骨关节炎分级、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系统(KSS)标准临床评分及关节功能评分、髌骨评分、髌骨倾斜角、胫股角及髌韧带比值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6周及3、6、12个月对疗效进行临床及影像学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置换组6例、非置换组8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均获12个月随访。置换组术后3、6、12个月时膝前疼痛发生率均低于非置换组(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KSS临床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后6周及3个月,其余各时间点置换组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非置换组(P<0.05)。两组髌骨评分除术后12个月外,其余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复查示,两组均无髌骨骨折、髌骨脱位、髌骨不稳、假体松动及断裂发生;术后12个月两组股胫角、髌韧带比值、髌骨倾斜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行髌骨置换可以一定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评分、髌骨评分及降低术后膝前疼痛的发生率。
鲍亮高智慧施小强房晓敏金群华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髌骨置换骨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髌骨置换对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0年9月至2010年11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共69例,随机分为两组即髌骨置换组和非置换组,置换组35例,非置换组34例。术后随访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比较两组之间在knee score评分、knee function score评分、髌骨评分、术后膝前痛发生率、影像学表现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在术后随访时knee score评分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在术后随访6个月、12个月knee function score评分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12个月髌骨评分置换组高于非置换组,P<0.05。置换组较非置换组术后膝前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置换组与非置换组术后平均股胫角、髌韧带比值、髌骨倾斜角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行髌骨置换可以改善knee function score评分、髌骨评分及降低术后膝前痛的发生率。
鲍亮高智慧施小强房晓敏金群华
关键词:随机对照试验
膝骨关节炎患者股骨后髁软骨磨损差异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旋转定位的影响
目的 通过测量膝骨关节炎患者股骨内、外侧后髁软骨厚度以及后髁角(posterior condylar angle,PCA),探讨其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中截骨的影响...
高智慧施小强房晓敏鲍亮金群华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假体位置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VancouverB1型骨折的治疗
目的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ver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periprostheticfemoralfracture,PFF)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疗效.方法2003年3月-2011年1月,收治7例Vancouve...
高智慧房晓敏施小强鲍亮金群华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假体周围骨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