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月峰
- 作品数:11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市吴中区委党校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欠发达地区乡村治理机制的运行困境与改革思路
- 2007年
- 欠发达地区在实现乡村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现行的乡村治理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难以承担在新形势下促进欠发达地区乡村发展的历史重任。
- 施月峰李立周
-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乡村治理
- 以“政社互动”引航社会治理创新——苏州市吴中区社区治理实践的思考被引量:1
- 2015年
- “政社互动”即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其核心举措是政府还权于民、自治组织衔接互动.最终目标是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政社互动”是社会治理的一种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是社会治理模式、社会组织体制的一次改革。
- 戴晓东盛国健施月峰欧阳振婷
- 关键词:社会协同政府行政管理社会治理模式
- 提升我国环境行政执行力的深层思考被引量:4
- 2007年
-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但是,环境行政执行力的低下和缺失直接影响了环境行政管理的绩效。本文描述了我国环境行政执行力的现状,分析了环境行政执行中的障碍,并对如何提升我国的环境行政执行力提出了若干建议。
- 李立周施月峰
-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危机行政执行力
- 中国环境行政边缘化的成因探析与对策思考
- 2007年
-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面对愈演愈烈的环境危机,我国政府的环境行政明显缺乏有效的回应。如何突破环境行政内外交困的境况,成为中国政府当前的重要课题。
- 李立周施月峰
- 关键词:环境危机环境行政
- 我国欠发达地区乡村治理机制改革研究
-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现行的乡村治理机制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与乡村发展要求,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以政府职能定位和政府体制创新为视角,结合新公共服务理论、社会整合理论和当代地方治理理论,分析了欠...
- 施月峰
-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乡村治理
- 文献传递
- 政治合法性重建视角下的乡镇改革思路探讨
- 2007年
- 乡镇政府是连接国家政权与乡村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在实现乡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现行乡镇管理模式在促进乡村发展方面贡献甚微,随着人民对乡镇政权政治信任的流失,乡镇政府正经历着合法性危机。本文基于政治合法性的视角对我国的乡镇改革展开探讨。
- 施月峰何艳梅
- 关键词:政治合法性
- 中国环境行政管理的困局与出路——温州农民状告国家环保总局事件的反思
- 2007年
- 分析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给环境带来的严峻压力和面对愈演愈烈的环境危机。提出如何突破环境行政内外交困的境况,是当前中国政府的重要课题。
- 李立周施月峰
- 关键词:环境危机环境行政环境管理体制环境政策
- 中国环境行政边缘化的成因探析与对策思考
- 2007年
-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面对愈演愈烈的环境危机.我国政府的环境行政明显缺乏有效的回应。如何突破环境行政内外交困的境况,成为中国政府当前的重要课题。
- 李立周施月峰
- 关键词:环境危机环境行政
-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发展思路探析被引量:1
- 2007年
- 中国欠发达地区的乡村社会,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欠发达地区农民成为长期忍受经济贫困、文化贫困和生态贫困的弱势阶层。实现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发展,应重新设计乡镇政权的职能与机构,以制度建设推动经济发展,最终实现欠发达地区乡村社会的工业化和城镇化。
- 施月峰李立周
-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乡村治理
- 欠发达地区乡村发展思路探析被引量:1
- 2007年
- 一、宏观背景和总体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但由于地理位置、人口素质、资源禀赋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等因素的影响,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十分严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悬殊。欠发达地区人民在长期忍受经济贫困、文化贫困、生态贫困的同时,还必须面对发展机会的缺失和社会资源的弱势。没有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长期而艰巨,要考虑农民的真实需求,要考虑乡村的社会现实,不能搞政治运动,不能搞政绩工程,一定要有重点,有支点,有规划,有步骤。首先,加大政府的公共财政投入,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国民收入分配要更多地向农村、农业倾斜,通过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等,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其次,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要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最后,调整和重构乡村治理机制,进一步推进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农村管理体制的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微观层次主要指乡村治理结构。宏观层次指县以上农村管理体制。乡村治理机制改革的重点是推进村民自治和乡镇改革,以转变乡镇职能为�
- 施月峰李立周
-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乡村发展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现代农业建设乡村治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