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时磊

作品数:36 被引量:138H指数:6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经济管理
  • 7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农村
  • 6篇经济增长
  • 5篇公共
  • 4篇教育
  • 4篇经济发展
  • 3篇社会主义
  • 3篇教育发展
  • 3篇经济学
  • 3篇劳动力
  • 3篇劳动力市场
  • 3篇公共产品
  • 3篇公共品
  • 2篇低端
  • 2篇低端锁定
  • 2篇新农村
  • 2篇新农村建设
  • 2篇新制度经济
  • 2篇新制度经济学
  • 2篇新制度经济学...
  • 2篇育发

机构

  • 21篇扬州大学
  • 16篇南京大学
  • 4篇华东政法大学
  • 3篇江苏省社会科...
  • 1篇金陵科技学院

作者

  • 34篇时磊
  • 12篇杨德才
  • 4篇田艳芳
  • 1篇康志勇
  • 1篇刘志彪
  • 1篇顾婷婷
  • 1篇毛梁瑶

传媒

  • 2篇生产力研究
  • 2篇财贸研究
  • 2篇江苏社会科学
  • 2篇世界经济研究
  • 2篇中国经济史研...
  • 2篇中国发展
  • 2篇中共南京市委...
  • 2篇制度经济学研...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江苏科技信息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经济问题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求索
  • 1篇上海经济研究
  • 1篇贵州财经学院...
  • 1篇中国人口科学
  • 1篇理论与现代化
  • 1篇国际经贸探索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由灌溉系统的崩溃到西部乡村社区的瓦解——一种博弈论的分析框架被引量:9
2005年
灌溉系统对于乡村社区而言是一种公共产品,其外部性的有效克服是由于在一个社区内人们可以采取关联博弈的办法进行有效的惩罚。但是由于技术进步下的成本约束、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机会增多和社区外部的服务替代导致了关联博弈惩罚无效,使中西部乡村灌溉系统崩溃,进而引致社区的瓦解;瓦解之后的乡村社区重建对于我国农业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挑战性的课题。
时磊
关键词:乡村社区博弈论外部性公共产品
资本市场扭曲与产能过剩:微观企业的证据被引量:20
2013年
经济高速增长与产能严重过剩相伴随是中国经济近年来的显著特征之一。使用微观企业数据检验资本市场扭曲与企业产能过剩程度的关系,结果显示:企业债务杠杆主要获取方式的长期债务和商业信用对企业产能过剩程度具有稳健且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国资本市场扭曲的主要表现"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可能存在着加剧产能过剩的效应;资本市场扭曲通过商业信用的"所有制传递机制"和"规模传递机制"纠偏也具有十分显著的正向产能过剩效应。由此得出结论,资本市场扭曲及其纠偏可能是导致企业产能过剩程度严重的原因,资本市场扭曲虽然可以由商业信用渠道纠偏措施改善其要素配置效率,但这种诱发的纠偏效应具有高昂的社会成本。据此提出在合适时机逐渐改善要素市场扭曲的政策建议。
时磊
关键词:产能过剩
劳动力市场“去管制化”与“知识失业”被引量:6
2012年
文章从劳动力市场"去管制化"出发,提出对中国"知识失业"现象的解释。理论模型发现,随着劳动力流动和工资"去管制化",受教育人口不断增加,与之伴随的则是"知识失业"的出现和增加。但当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去管制化",知识失业率在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开始下降。因此,"知识失业"是劳动力市场"去管制化"的结果,"知识失业"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暂时的、阶段性的,继续推进劳动力市场改革,"知识失业"现象就会减少甚至消弭。微观数据实证分析证实,劳动力流动"去管制化"和工资"去管制化"都是2002年样本劳动力市场出现"知识失业"的原因,2009年样本劳动力流动"去管制化"仍是"知识失业"出现的重要原因,但工资"去管制化"效应不再显著。
时磊田艳芳
技术生态演化视角下人力资本推动自主创新机制研究——基于中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2014年
运用技术生态演化理论构建了人力资本对自主创新的作用机制,从理论上解释了人力资本必须达到一定门槛才能推动自主创新的原因,同时证明了人力资本积累门槛并不是推动自主创新的唯一因素,自主创新的实现是人力资本和技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通过对中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验证了这一理论,并对中国人力资本推动自主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顾婷婷杨德才时磊
关键词:自主创新实证分析
产业协同集聚对“淘宝村”形成的影响研究
2023年
基于2014—2019年288个地级市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重点分析产业协同集聚这一因素对于“淘宝村”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产业协同集聚对于“淘宝村”的形成具有正向推动作用,进一步发现二者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随着产业协同集聚指数的不断增大,“淘宝村”数量先呈现上升再下降趋势;地区异质性表明,东中西三大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区际差异性,东部与中部地区产业协同集聚对于“淘宝村”数量的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西部地区产业协同集聚对当地“淘宝村”数量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细分行业异质性表明,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集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集聚有利于“淘宝村”形成,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对其有抑制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因地制宜,坚持协同发展理念,助推“淘宝村”形成,发展农村经济。
魏源鑫时磊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
合作与不合作——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中的多重均衡被引量:3
2008年
本文在农户能力异质性的背景下,通过引入社会荣辱感,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社区公共品的不合作问题。研究发现:(1)社区凝聚力缺失导致的人们对于社会荣辱感的在意程度下降,是导致社区公共品合作参数序列狭小的重要原因。(2)合作有利于减小异质性,培育社区凝聚力,从而有利于合作,这是一个正反馈;不合作的负反馈也存在。社会调查的实证资料证实了我们的理论推测。对于当前中国面临的如何在商业化与人口流动背景下培育、重建社区凝聚力问题,文章结合日本的经验,认为需要政府发挥作用来培育农民相互协助的社会合作。
时磊杨德才
制度扭曲与经济增长: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增长逻辑的再考察被引量:4
2018年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取得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成就,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和缺陷,该文提出:中国经济发展初期的动力是技术模仿为核心的全要素生产率来源,为了更好进行技术模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构建了大量扭曲性经济制度,改变要素价格导向,促进技术模仿,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进入中期后,经济增长动力转变为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要素生产率来源,但扭曲性经济制度具有很强粘性,产生许多不合宜的经济结果。我们将中国经济发展初期技术模仿路径区分为"简单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相应的经济制度构建包括劳动力市场"去管制化"和"农民工制度",政府信誉注入银行体系和地方政府干预等;技术模仿导向经济制度构建促成了"中国增长奇迹"。但随内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经济发展早期构建的经济制度开始产生负面经济增长效应,供给体系质量提升亟待清理扭曲性经济制度。
时磊
关键词:技术模仿
制造业技术“低端锁定”和升级困境的摆脱——Lucas“人力资本”模型的修正与深化被引量:6
2006年
本文基于人力资本视角,但又不局限人力资本视角,对于中国现有的"低技术锁定"问题的解决思路进行了理论分析。一方面指出了,以吸收技术为目的的人力资本培养会制约技术的自我创新能力,但是有利于对于国外技术的引进与吸收。所以,我们对于不同产业与行业应根据技术差距对不同人力资本培养模式进行反思与采用,从而保证技术升级与产业竞争力共同实现。另一方面,本文认为过度的对外开放是十分不利的,会压缩高技术生存空间的同时扩展低技术的生存空间,从而影响了技术产业升级。本文认为采用一些政策保持适度的行业保护和贸易保护对技术升级可能是重要的。
时磊
关键词:人力资本
“微观经济学”实施研究性教学的问题及策略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微观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济类和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之一,由于内容复杂性和抽象性,是学生最难学、教师最难教的课程之一。研究性教学是以来自实践的真实问题为基础,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主要介绍了"微观经济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面临着教师案例和问题设置能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挑战,提出可以使用研究性教学的方式加以解决。"微观经济学"课程体系繁杂,建议提炼核心概念,不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案例建构和问题提出更适合用团队方式实现,这可能需要高等学校管理激励机制的部分调整,学生学习主动性问题,可能源于学生个人管理、规划能力不足,课程内容太多不适合复习和练习,练习主要依靠自觉等。
时磊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微观经济学学习主动性
外资主导型出口导向战略的“大国困境”: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对策被引量:5
2010年
文章通过对当代中国,尤其是长三角地区近年来面临的国际贸易条件恶化、资源和环境问题导致的企业脆弱性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长三角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是工业化发展战略导致的,文中称之为外资主导型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的"大国困境"。接着文章分析了大国困境的形成原因,认为缺乏国内市场开发、工业技术的弱原创性是导致大国困境的根本原因。更为严重的是,工业化战略的内在缺陷会导致经济发展中对这种战略的依赖性会不断加强。然后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是如何走上这一条外资主导型出口导向之路的。文章认为,低下的工业技术基础、狭小的国内市场和无效率的金融制度是这种外资主导型工业化战略的形成原因。
时磊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